第42章我就种了几分地,后悔啊 - 退圈回粤省老家种田爆红了 - 大河东流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2章我就种了几分地,后悔啊

蔬菜的生长期短,第一批从大队购买菜苗的村民们转眼间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

这些菜品种不一样,所以收获的日期是隔开的,而在这第一批里,安筱筠最关心的就是她爷爷奶奶和两个舅舅的情况了。

她爷爷奶奶之前就有在从她这里拿菜苗种,现在只是把规模扩大了,怕他们忙不过来,在最忙的时候安筱筠还叫了人一起去帮忙,平时倒是好打理,就是除除草,浇浇水,再施点肥,有虫了还要打农药。

他们自己种的,是免不了这些步骤的,也没法打着无农药的旗号去卖高价。

村里人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因为这些菜特别容易招虫子。

他们倒是也能理解,这菜他们人吃着好吃,虫子也是识货的,他们只能多注意,撒药杀虫,另外要专门测量菜的农药含量,不能超标。

村长说了,他们一定要正规,以后才能长远。

至于为什么安筱筠种的菜虫子这么少,就有点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了。

虽然是有些问题,好在结果是顺利的,就给赵老板发了消息,让他过来一趟。

赵老板一收到消息,第二天一大早就和人开着货车过来了。

他对这事也很重视,早早做好了准备。

他还没有定价,每一次从别的村民手里收菜他都要亲自验证过的品质之后,才会给出收购价。

他很注重品质,毕竟从这些人手里收的菜,价格不会太便宜,他转手卖出去的价格也不便宜。

他从安筱筠手里进的菜,味道是最好的,但是数量少,价格也贵,囊中羞涩的人占多数,而他从村民手里收的这些菜就适合卖给这些对品质有一定的要求,价格没那么高的良品蔬菜。

市场十分广大。

这一回跟大柳村签了合作协议,赵老板一点都不愁自己卖不出去,那些私房菜馆是捧着钱来买他的菜,他只担心面积大了,品质下降了。

这是签了协议后第一批大数额的收菜,所以不单单安满仓、周银梅在场,村长、安筱筠也在陪同在旁。

安满仓和周银梅种的是一片生菜地,赵老板来到地头随手拔了一颗,揪了一片下来,在水龙头下冲了冲就放进了嘴里。

周银梅有些紧张的看着他,“怎么样?没什么变化吧,我觉得跟我之前种的差别不大,我也检测过了,你看这个检测单。”

赵老板看了检测单,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然后拿出带来的泡面小锅,用白水煮生菜,又尝了一遍。

这个场面安满仓和周银梅都不是第一回见了,在旁边安静的看着他操作,他们自己也试过了,心里基本有数,只是没有得到一个准话,所以还有些忐忑。

尝过了,赵老板肯定了这一批菜的质量。

“还是老样子,这个生菜我用两块五一斤的价格跟你们收。”

爷爷奶奶的菜苗品种这回不是抽签的,而是指定了这个最早收获的生菜,好给其他人打个样。

这一片地有九分多,原本是水田,现在都成了菜地,按照估计,得有个两千到两千四百斤。

按照最低的两千斤算,就有个五千块,耗时三十多天。

而过两天,另一块地的生菜也能收了,比这块地大一些,大约能有五千五,加起来这就有一万了!

虽然也要成本,但孙女卖给他们的菜苗真的不算太贵,而且也是按斤称的,就她这里的菜苗成本,也就几百块,而且还是卖出去后才去结算菜苗钱。

另外的成本就是农药和水费了,也不多。

人力?

哪个农民会把自己的劳力当做成本呢?

他们高兴,赵老板也高兴,他这边两块五收,转手最少四块钱卖出去,他都不用入库,拉上车就直接到卖家那里卸货。

村长拿着计算器按个不停,他们村人多地少,每户基本上就那么几亩地,还分优劣,如果普遍这个价格上下的话,要是把所有地收出来,每个月是真能挣万把块钱啊!

现在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还不多,但只要他们卖过一次,自己心里也有数了。

随着这第一批买菜苗的人陆续收获,他们看着立刻到账的钱,一秒钟都没耽搁,跑到村大队那里去登记。

“我这回定的菜苗太少了,我要翻一倍!”

“我的也不够,我就种了几分地,后悔啊。”这几分地,就给他挣了两千多块钱。

“你们谁有我后悔,我明明抽中的菜苗不少,后面我担心卖不上价,转手给我邻居了,要是没转手,能多挣一倍!”

村大队里热热闹闹,村长笑的合不拢嘴:“我知道了,你们来这里登记,打算什么时候要,要多少地的,都给我登记清楚……”

激动过后,他们不约而同的给安筱筠家送东西,比如自家养的鸡,自家做的点心,自家做的熏肉,都是礼轻情意重的东西。

毕竟他们要送重礼的话,算一下自己的身家,还真送不起,安广川和陶莲盈他们在村里本来就十分受欢迎的,人气现在又上了一个台阶。

大家不是傻子,知道这是他们家有心扶持,才会有这个结果。

就连他们的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都增加了一大截。

有那些隔壁村的,还时常跑到村大队询问,什么时候这菜苗可以卖给他们?

这里面不得不说有村长和村干部的功劳,他们也担心有人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是因为彼此抽签抽中的菜品的不同,产生的收入差异不懂事去闹,所以一遍遍的跟他们说,他们村有安筱筠他们这种愿意带着大家一块挣钱的人是多大的福气。

有的时候就是缺那么一个领头羊,或许他们村也能成为跟那些模范村一样的集体富裕文明示范村呢?

这个目标不得不说十分远大,但不想当将军的小兵,不是好兵,村长认为这是一样的道理。

有了这一批吃到吃螃蟹的人在前面做示范,第二批申请菜苗的不管是人数还是菜苗数量一下子就涨了上来,不过不是他们想要多少就多少,还是一样去抽签,抽到多少抽到什么品种都是看运气。

这也是因为菜价不是固定的,要是大家一窝蜂都去种目前单价最高的菜,之后菜价跌了呢?

还不如分散开来,看运气,这样大家都有机会,而且就算运气差一些的,搭配的菜品市场价在当时也不会差太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