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侯爷的誓言
听到“嘉禾”两个字,傅瑞眼里闪过一丝激动。
他转头瞄了一眼杨嘉烈——令公也是满眼兴奋。
沉吟片刻,杨嘉烈喷出一口烟,故作随意地问:
“行啊,你需要多少人手?”
见杨嘉烈没有拒绝,邝志隆低头犹豫片刻,反倒不好意思起来:
“城里已经闹粮荒了,本侯想快些把山谷里的嘉禾收回来,免得万一戎贼又来袭扰,满城军民岂不是要继续挨饿。只是我手下兵力单薄,不能分兵太多去收割……”
“你这老憨,说话怎么如此不利索!”
杨嘉烈一拍大腿:
“要多少人,说!”
邝志隆挠了挠后脑勺,终于说道:
“至少要一千人,行不?”
杨嘉烈很耿直地一挥手:
“我给你一千五百人。”
邝志隆的一双小眯缝眼立即挤成了一条缝:“杨老令公倾力相助,我替朔风军民叩谢大恩!”
二人随即约定:明天鸡鸣即整军出城,往东赴希望谷收割嘉禾。
时近三更天,杨嘉烈领着众军将回到了暂住的镇卒营房——驻营。
其他手下各自回营歇息之后,杨嘉烈悄悄叫住了袁飞勇和傅瑞,三人一同来到中军帐。
走进中军帐,杨嘉烈首先对傅瑞说:
“傅郎官,明天你和老夫一同去希望谷,收割嘉禾期间要相机行事,探听朔风‘神迹’的虚实,并确定此神迹和‘司农神鼎’的关系——一旦确定‘司农’方位,立即通报老夫。”
傅瑞一拱手,应道:“得令。”
杨嘉烈点点头,又对袁飞勇说:
“阿勇,明天一旦确定‘司农’在朔风,你便动用‘后手’进逼封国。万一邝老憨不愿交出神鼎,你就依之前皇命行事。”
袁飞勇俯身拱手:“得令。”
安排完毕,三人各自回营帐歇息。
一夜无话。
天微明时,营内响起一片号音。
听到号音,将士们急忙起身、漱洗穿衣。
少顷,杨嘉烈传令,集合七百不着甲的御守骑兵,外加傅瑞帐下的八百轻骑,一同赴希望谷收割嘉禾。
为预防西戎的袭扰,另加五百着甲铁骑护卫。
很快,二千军马排成一列长龙,浩浩荡荡出了驻营,一路往朔风东门奔去。
来到东门,邝志隆及账下二千牙军已在城楼下等候。
见邝志隆所率牙军都是布甲轻装,杨嘉烈眼里闪过一丝喜悦。
二人寒暄了三五句,旋即合军一处,出城向东一路开拔。
途中,傅瑞举目眺望,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飞沙瀚海。
“这朔风侯国还真是不毛之地。也不知邝侯怎么想的,竟然要了这样一块地。”
傅瑞心中一阵嘟哝,又抬头看了看和杨嘉烈并驾齐驱的邝志隆。
一些关于这位侯爷的传闻,随之闪过傅瑞脑海:
位于赤金王朝西北边陲的朔风侯国,基本只有两种地貌——荒芜的戈壁滩和贫瘠的石头山。
而不管是哪种地貌,都存不住农作物所需的土壤和养分。
因此,当地百姓只能把洋芋、红苕和玉米等沙地作物作为主食,勉强糊口。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其他贵族避之唯恐不及的不毛之地,邝志隆却主动讨要过来,作为自己的封地。
那是先帝天勤元年,即“血海无涯”大战前九年。因为战功卓越,北图军拓骑帐前总管邝志隆获封朔风侯爵,并得到了一项殊荣——他获准在赤金疆域内任何未册封之地选择封地。
面对如此浩荡的皇恩,邝志隆并没把封国选在富庶的京畿地区,而是选择了西北边陲的戈壁苦旱之地,划地三千余里建城封国,是为“朔风侯国”之始。
消息一出,举朝震动。
这次册封之后,曾有军中同僚这样问邝志隆:
“侯爷战功彪斌千秋,何以圈尺寸贫瘠之地以自立?”
邝志隆给出了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
“朔风虽小,却横亘西宁、烈阳二镇之间,扼西疆联营边防锁钥。西戎若袭我大赤金,则朔风侯国挡之!”
第二个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