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火
温火
林英带着拟定好的册子进了曾广殿,贺兰玄胤正在后院养花逗鸟。
这些日子,每每撞见他挑逗枝头的八哥林英就忍不住感慨,贺兰玄胤这个活物杀手竟然真的把八哥和一院子花草给养活,该说不说这就是帝王的气运?
贺兰玄胤听脚步声就知道他来了,心情颇为不错,“你来了。”
林英将册子放在石桌上,“写完了。”
贺兰玄胤:“让我看看,我们林大学士到底写了些什么。”
林英一边煮茶一边解释,“这里只是粗略的写了一些变法政策,具体如何操作还得商议。”
贺兰玄胤:“嗯,很详细。十二城的人回来了吗?”
林英:“还没,不过应该快了。话说你这样曲解盟约他们知道了不得造反?”
贺兰玄胤擡起眼眸,“曲解?我曲解什么了?我只许诺让他们回到王都,没说十二城还是他们的。”他露出一个坏笑,“况且他们也没问啊,这怎么能怪我?”
林英笑了一下,“朝中那些大臣可不会轻易让你把氏族留在王都的。”
贺兰玄胤:“我知道,但我的态度也很强硬,敢有违者杀无赦。”
林英没了声,到底是小看他了。
贺兰玄胤:“前两天你提到的那个军器所怎么样了?”
此战能胜多是火药起了作用,这样一把好用的利刃怎么可能放过?贺兰玄胤命林英四处征召有才能的人组成了军器所,简单来说就是专门利用石烛研发新的武器。
林英:“人是够了,就是……”
贺兰玄胤:“什么?”
林英:“缺乏原料。”
贺兰玄胤合上册子,石烛确实是极难获得的原料。
“闻人卉蓝。”贺兰玄胤看向他,“若能把他拐进军器所,问题便会简单很多。”
林英有所犹豫,“可是很早以前闻人家族便早早退出了朝堂,如今贸然让他们在朝为官,恐多闲言。”
“闲言碎语算什么?想要改革就免不了挨骂。”贺兰玄胤说着将册子拍在他怀里调笑着说,“林英,等这些实行了,你会比他更惨。”
林英知道这人又拿他开玩笑,“那边境十二城你打算怎么办?”
贺兰玄胤随性回道:“举行四召例考,换一批前去的官员,再找一批督察。”
他说得简单,但操作起来却是费时又费力。
不过,他刚刚继位如果在这个改天换地的时刻不打牢根基,日后怕是多生变故。
林英:“好,我马上让人去准备。”
“考题什么的,你就自己看着来吧。”
贺兰玄胤伸了个懒腰,如今正是多雨之节,也是他困乏烦闷之时。
林英看着他窝回那个躺椅,没再问什么。
又过几日十二城城主抵达王都,下马车时众人脸上皆是掩不住的喜悦,这是数十年来第一次不为岁除而召归家。
白春生看着宫门心中悸动难耐,“诸位时隔多年再度回到王都,今日便是新的开始!”
贺兰玄胤与诸位大臣都在勤政殿等着。
“拜见王上,万岁万岁万岁!”
贺兰玄胤:“平身。”
公公:“朝宁元年,朝政有变。今,念安庆八族应战有功,又感边境动荡,现召八族子弟归京任职。钦此——”
“臣等领旨谢恩——”
除开非氏族的城主,还有人对此愤愤不满,王丞相便是其中之一。
关于氏族回到王都的上谏一众朝臣早在今日早朝便吵了个不可开交,以王丞相为首的臣子坚决反对,而以林英为首的寒门举子却持支持意见,最后还是贺兰玄胤实在看不下去了,才一言堂的落下了这道旨意。
贺兰玄胤让他们都退了下去,只留下林英。
他没什么拘束地坐下,“白春生要是反应过来怕是不会安生。”
贺兰玄胤:“他不安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走,我们去见闻人卉蓝。”
言罢二人便乘车出城去了。
城外竹舍
今日非是晴空万里的好日子,行至半路便下起了蒙蒙细雨,好像只要他们去竹舍便哪天都不是好日子。
早在竹舍里等待的二人见了他们调侃道:“王上邀约我们到这样偏僻的地方,还以为要暗杀了我们呢。”
贺兰玄胤没有架子随意坐在蒲团上,“这就要问林大学士找的什么地方了。”
这竹舍确实偏僻难寻,坐落在深山老林,上山之路尤其难走,倒是风景不错好几次,贺兰玄胤都错,以为这是他们退位辞官后的生活。
林英抿着唇,笑而不语。
金雾翃似乎总跟在闻人卉蓝身边,往上追溯闻人家似乎从没与金家走得近过,这二人倒是让他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