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39章他仰头,期盼地望着他的最后…… - 富贵大娘子 - 青丘一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富贵大娘子 >

第39章第39章他仰头,期盼地望着他的最后……

第39章第39章他仰头,期盼地望着他的最后……

虽然已有数次失望落空,徐问真还是不愿放过一次机会,立刻唤见通的侍从入内。

见通跟着先生出门游学,也不是出来做纨绔公子的,除了一些徐虎昶安排的护卫隐秘随行保护,就只有自幼跟着他的两个小厮跟了出来。

见通派去桃花镇打听的叫滴砚,为人很机灵。

他好容易找到季家医馆的所在,却发现那地方已经变成了星货铺,向左邻右舍打听也都跟锯了嘴的葫芦似的不肯说,便觉出不对,又设法打听到季家的宅子。

去了之后才发现季川已经死了,余下的孤儿寡母三人,见到他都很紧张,他心里觉着不对,又在季家周围撒钱探问,费了好些力气,才问出事情的经过。

“几个月前,季家的小郎做出一样叫‘玻璃’的东西,听闻小小一块,晶莹剔透,制成的镜子照人照得纤毫毕现,比铜镜清楚一万倍!”滴砚绘声绘色地形容,徐问真听了微微皱眉——这东西她听着怎么那样熟悉?

滴砚继续道:“玻璃甫一出世,四邻惊动,有商人以万贯之价求购。季川老先生知道此物绝非自家便能守住的,便打算献与刺史,结果本地一富商朱家听闻此事,便设法要强夺玻璃。季先生早年治好了前任刺史之子,在本地颇有盛名,却也树敌不少,这朱家经营药铺发家,便是其中之一。”

说到这,后面发生的事徐问真与见通便都能猜测到了——江州前刺史已经因贪贿卖官被查处流放,而朱家能在本地做成豪商,想来背后也有靠山。

只是……朱家的靠山,是谁呢?

想到郕王送来的面镜,与她走前京中已经逐渐流行起来,极受高门女子追捧、听闻内廷司也在大力采买的水晶镜,徐问真面色微变。

滴砚继续道:“朱家原本盘踞江州,经营药铺、丝绸等生意,听闻在京中还有一位大靠山。在桃花镇掌管药铺的是他家本家六郎,为人睚眦必报、心狠手辣,暗中还经营着数家赌场与风月之所,行事不择手段。

他对季川早怀怨恨之心,前刺史被流放后,便一直意图设法报复,碍于季川之声望没有动手,如今有了玻璃这一大益处吊在前面,那朱六郎立刻动了手,先暗算季家医馆,使人吃药吃出毛病来,上门找麻烦,又与本地县令勾结,将季川父子都关入了牢中。”

见通听了,皱眉道:“他就如此无法无天?”

“无法无天的东西多了。”徐问真按住他,问:“季家人现在怎样了?”

倘若东西保住了,季家绝不会是现在这个下场,医馆丢了、顶梁柱死了……徐问真皱皱眉。

滴砚道:“季川父子入狱后,季川在牢中染上重疾,他儿子主动献上玻璃方,二人才得以出狱,但季家医馆已经被人搬空,家中所储财物也大多赔偿了出去,季川出来后,虽有几位旧友帮助,但很快药石罔医。季家大娘的夫婿也攀附上朱家,与季娘子绝婚,将季娘子赶回家去。如今季家母子三人终日惶惶不安,家境寒微,艰难度日。”

“这简直、这简直岂有此理!”见通气得满脸涨红,半天憋出这几个字来。

徐问真想了想,道:“你过去了,他们很怕你?”

“是。”滴砚垂首回:“季家娘子与小郎对我都防备万分,后来季家大娘出面来,说家中确有两副理肺疾的良方,只是必须要见过买主,才肯出卖。”

见通看向徐问真,“我去一趟?”

徐问真想了想,却摇头道:“我与你同去。”

见通轻声道:“姐姐打算管这回事吗?”

“水晶镜最后牵连到的,可能不只是哪家高官。”徐问真徐徐起身,却笑了,“如此,就更有意思了。”

昂贵且新奇的物件流入京中,正常若非先献入内宫,便是先在贵眷圈子中风靡起来,然而这一回却是郕王处先得了,时隔许久之后才流入西市珍宝阁,然后立刻轰动京城,稀奇难得,价比黄金。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徐问真吩咐道:“立刻准备下山。”

见通迟疑一下,“天色不早了,这会赶过去,只怕就要天黑,夜里还有宵禁呢。”

“抢的就是这一点时间,多耽误一夜,信件晚一分发出,都会增添变数。”徐问真侧首笑看他,打趣道:“我就不信你在这边这么长时间没犯过宵禁。大不了在城中留一夜,不算什么。”

见通在她的注视下摸着鼻子低头,立刻出去安排。

徐问真身边的人更是习惯了令行禁止,别说徐问真要在山下过夜了,就算她发了疯要半夜去套县令的麻袋,秦风他们也能蒙上脸去办。

下山途中,秦风便做好安排,与滴砚商量好,叫他在季家所在的坊中寻好能过夜的住处。

马车一路疾驰,赶到桃花镇时天已擦黑,滴砚驱马在前面引路,秦风和马夫对视一样——这路越走越熟悉。

二人都留起心,最后马车停在一处门首前,他们却生出“果然如此”之感。

驾车的马夫低声道:“娘子,季家到了。与前回避雨时遇到的季蘅郎君是一家。”

上次送季蘅回家,徐问真并未留意他家中如何,此刻听马夫如此说,才掀起帘子一看,心中有些惊讶。

原来冥冥之中,真有如此奇妙的际遇。

滴砚上前轻轻叩门,不多时,季蘅走出来开门,见到熟悉的车队、护卫与前几日登门过寻医的人的奇妙搭配,不由惊愣在原地。

徐问真已下了车,对他微微颔首,“敢问,可否与令姊见面一叙?”

季蘅回过神来,忙道:“可,可以。”

徐问真擡步入内,他低声道:“娘子小心足下。”

又忙入内去通报,季家正房里掌着灯,却不只他们三口人在,还有那日见过的邻居娘子,正与季母在一处针线,见如此声势浩大、富贵逼人的一群人来,先是有些紧张,等看到那个熟悉的护卫脸孔,眼睛忽地一亮,忙起来帮着季母招呼茶水,不肯离去。

季母听了他们的来意,显得有些惶恐不安,徐问真柔和声调,温声道:“我们也是求医而来。舍妹尚在稚龄,饱受疾病之苦,娘子也是为母之人,应当知道我们为骨肉忧虑的这份心。”

季母迟疑一下,见她仪举高雅,但态度十分和善可亲,才稍微放下警惕,正要去喊季芷,却见季芷已经扶着墙缓缓走来。

“阿芷。”她连忙过去搀扶,“你要出门先喊阿娘去扶你。”

季芷摇了摇头,坚持自己走过来,端端正正地对着徐问真一拜,“江州季家,季芷,见过娘子。”

“我姓徐,舍弟见通,这是舍弟的书童,前几日曾经来拜访过娘子。”徐问真轻声道:“娘子执意见过我再谈其他,想必对舍妹的病是有办法的。”

季芷微微一笑,她面唇颜色皆十分苍白,说话时也中气不足,却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楚,“我自幼随阿爹在医馆行走,四岁启蒙,从医十八年。季家祖传医术,我学得八分。”

那位邻居阿嫂忙帮腔道:“正是呢,阿芷的医术是很好的,我家七娘有个头疼脑热,阿芷两剂药下去就给止住了!”

她一出声,笼罩着徐问真与季芷那种如迷雾般的气场便似乎散去了,外面巡夜的梆子越来越响,是在提示宵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