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我想把队伍拉出赵家峪
“别说一个多小时了,就让你脱了上衣站在这里,你能站一个多小时?”“好像是不行,我感觉现在都冷的不行了,还脱上衣,不可能的。”
“哎,所以说咱们这个十公里是加定了,以后啊,估计会越来越多了……”
听着这些战士们的‘哀嚎’,秦川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随后一边穿着上衣,一边来到了众战士的身前。
“现在,你们服不服?”
听到秦川这话,所有二营战士们连想都没有想,直接齐声回答道:
“服!”
“既然服了,那就好好听我讲,学好了这些东西,或许能在关键的时候救你们一命,又或许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侦查作用。”
“是!”
说完,秦川便是开始在众战士们面前来回踱步起来,一边走,一边开口道:
“一般的侦查手段,或许也会有伪装,但是,真正的伪装,则是让自己和环境融为一体。”
“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无论你以前多么有经验,只要敌人的人数够多,像你们刚才那样地毯式地搜索,最终都会找到你。”
“但如果你能够跟幻境融为一体,或许就还有一线生机在。”
听到秦川这番话,一众二营的战士们便沉默了起来,一个个都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确实如此,如果没法和环境融为一体,那最终都是会被找到,刚才他们找秦川就是很好的例子,由于秦川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将自己埋在了雪地中,将自己与环境融为了一体,所以他们才无法找到。
如果只是躲在某个位置,迟早也是要被找出来的。
见到众人这般思索的神情,秦川则是露出了一丝笑容,正当秦川想要继续开口说话的时候,魏和尚的声音响起:
“教官,如果是在一处平原上呢?完全没有地方可以躲的,那要怎么办?”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聚焦在了秦川的身上。
而秦川听到这话,也是微微一愣,随后将目光投向了魏和尚,只见此时的魏和尚嘴角挂着坏笑,见到秦川望向自己,则赶忙是收起了那一抹坏笑,露出了十分严肃的神情。
见到魏和尚这般神情,秦川则是在心中无奈地苦笑了一声,喃喃道:
“这个魏和尚真是个刺头……”
念罢之后,秦川便是清了清嗓子,随后看向在场的二营战士们,朗声开口道:
“魏和尚这个问题提的不错,我们没有办法挑战场,战争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爆发,谁也不知道会在哪里打响战斗,所以,不同地形的隐蔽手段都是不同的。”
“例如这片雪地,你们完全可以学习我刚才的隐蔽手段,但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要将自己的脚印清除,并且可以加上很多迷惑性的脚印,通向别的地方。”
“而魏和尚所说的平原之上,那几乎对于隐蔽者来说是致命的,如果你们遇到这样的场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跑,如果是打伏击的话,也绝对不会选择在平原上,而是会选择在平原边,有掩体的位置。”
……
讲解持续了足足两个多小时,不少的二营战士手都冻僵,却丝毫没有感觉到,脸上仍然是意犹未尽的模样。
而秦川看着他们离去时还有些恋恋不舍的模样,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只有保持在提升自己的路上,才能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个人如此,团体也是如此。
回到了团部之中后,秦川便是径直来到了李云龙的住处,一进院落,秦川便是看到了在赵刚搀扶下正尝试着走路的李云龙。
见到秦川到来,赵刚便是笑着开口道:
“你看,这老李我怎么说他他都死活不听,让他继续在床上休息,他就不,硬要我扶着他下来走走。”
李云龙此时也是看到了秦川,听到赵刚这话后,则是白了一眼赵刚,没好气地开口道:
“老赵,你懂个屁,老子是独立团的团长,整个独立团要是没了我,还不成一盘子散沙了?我可没那么矫情,一点点小事情就要在床上躺个十天半月。”
闻言,赵刚则是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而秦川也是笑着走向了李云龙,搀扶住了李云龙的另外一侧,同时开口道:
“团长,你这话就不对了,赵政委是想让你恢复的更好一些,再让你出来,你看你现在这样下来,万一到时候又沾染上了风寒,不亏得更多吗?”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就是,你这家伙还不听我的,我难道还会害你不成?”
见到秦川和赵刚两人穿一条裤子,李云龙则是笑骂道:
“你们他娘的少给老子扯淡,老子就是要走!”
片刻之后,秦川和李云龙以及赵刚坐在院落中的凳子上,讨论着这一次突围战役的过程以及从中学习到的经验。
“秦川啊,你小子这次可算是立了大功了,上一次是师长来抢你,我还能跟师长说说,还能把你留下,但这次可是老总啊,要是老总开口跟我要人,你说,我要咋办?”
听到这话,秦川则是微微一笑,随后开口道:
“团长,我说了,这一点你不需要担心,腿在我自己身上长着,难道我不愿意去其他的队伍,老总还会强求我去不成?更何况,现在咱八路军哪个队伍不弱?咱独立团也不算最强的啊,啥玩意儿都没有,都得靠自己缴获。”
听到秦川这话,李云龙和赵刚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但片刻之后,秦川忽的神情一变,变得有些严肃认真起来,语气偏凝重地开口道:
“团长,政委,我还有件事情,想要跟你们说说。”
这话一出,让李云龙和赵刚二人不由得是对视了一眼,看着秦川这少有的严肃神情,便也是心中有些敲锣打鼓起来。
难道真的有什么大事?
“你说,要是有什么大事,我们一起讨论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