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视察女子学堂
李陵等人此次返回长安,除了带赵充国觐见皇帝和两位大司马,还需详细禀告军情,包括新并入大汉疆域的土地的风土人情、河西军营目前的人员物资补给情况、军队内部是否存在贪腐欺压不公问题以及在历次小规模战斗中涌现出的值得嘉奖提拔的年轻底层军官等等。
因此,轻松的觐见表彰结束后,皇帝立刻召集目前生活在长安的几乎所有军事将领人员结合桑弘羊为首的财务大臣,围绕李陵等人从河西带回的信息,连着三天三夜举行河西前线情况的报告与讨论。
会议不仅冗长,而且大部分时候与会人员讨论的内容都不是作战时的调兵遣将,而是战斗前的情报收集、军事动员、作战计划制定与变动、战争物资的统筹运输,以及战斗结束后的对将士们的奖惩手段、如何根据被占领区域的风俗人情进行针对性融合统治等等。
刘据原以为自己会听到前线将士用激情的语言描述热血沸腾的砍杀冲刺场面,没想到会议实际讨论的内容竟然乏味枯燥到让人发疯,难免有些提不起精神。
李令月对这些内容其实也是一知半解。
但她深知战争本质不是前线冲锋,战争前后的工作比战争本身更重要,因此,即便听得囫囵吞枣也努力试图理解,实在无法理解的就趁休息时间找霍去病或卫青答疑解惑,在军事领域有极强的倾诉欲的刘彻看到以后,也经常主动凑过来滔滔不绝。
卫青与霍去病:“……”
好在刘彻虽然在指挥战争这件事情上欠缺天赋,但是他读过皇家书库内收藏的几乎所有兵书,并以帝王胸襟制定国家军事战略,因此,只要内容不涉及具体的作战指挥,卫青和霍去病都会恪守臣子本分,耐心倾听陛下的长篇大论。
刘彻因此非常满意。
更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他把刘鹏这个才两三月大的婴儿带到讨论军事的宣室殿,原本只是想让孩子在襁褓里就受到军事熏陶,没想到婴儿居然全程安静,不哭不闹,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认真倾听屏风另一边的成年人们讨论枯燥严肃的军国大事。
“小小年纪如此天赋,将来必成大器!”
刘彻下定论。
刘据闻言,不以为然,心中暗自念叨:才两三个月的婴儿能听懂什么军国大事?父皇仅凭一点捕风捉影的吉兆异兆就对一个婴儿寄以如此厚望,将来怕是要——
当然,无论这孩子将来能否成大器,对自己都是有好处的。
想到这层,刘据也开始附和刘彻,夸刘鹏天生不凡,将来必能接替他的父辈成为一代战神。
刘彻对刘据的附和非常满意,于是奖励他选良辰吉日将李敢的女儿纳为内宠。
“谢父皇!”
刘据开心极了。
因为李显君和李禹的原因,刘据一直对从未谋面的李禹胞妹充满期待,如今终于得偿所愿,恨不得明天就是良辰吉日将李氏接到身边。
……
刘据兴高采烈选取日子准备纳李氏为内宠的同时,李显君和上官桀也趁着此次回长安叙职的月余逗留时间,聚集双方亲友,正式举行婚礼。
两人都是名门出身,家世、地位相当,又是皇帝亲口赐婚,双方长辈自然不会有任何阻挠和反对,上司、同僚等得知此事后也纷纷送来贺礼。
两人的婚礼算不上隆重却也热闹非凡,宾客满门不说,贺礼还堆满房间。
李显君的母亲看着上官桀这个长相一表人才、嘴巴特别能说会道的好女婿,笑得心花怒放,感谢列祖列宗保佑。
李显君闻言,更正道:“母亲,女儿能有这桩好亲事,真正要感谢的不是列祖列宗,是陛下和公主殿下的恩泽。”
李陵也道:“若非陛下和公主殿下赏识,堂妹绝不会有这份好造化。”
李显君的母亲听过两人的话,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随即开始催女儿女婿抓紧时间生孩子。
李显君无语。
上官桀却是一脸跃跃欲试。
……
……
李显君和上官桀的婚事,成全了一对两情相悦之人,也让李令月想起刘解忧如今九岁,已经完成开蒙教育,于是派人到刘解忧母女在长安的住处,要给她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刘解忧母女欣然接受,并随使者入宫向陛下和公主谢恩。
刘彻此时几乎已经忘记长安城中还住着参与七国之乱的罪人楚王刘戊的后代,见刘解忧虽是罪人之后,却能小小年纪就口齿伶俐条理分明,颇感意外,随即夸奖刘解忧的母亲是个教育有方的好母亲。
刘解忧母亲不敢居功,直言女儿能有这份表现全是因为女子从五岁起就进入四公主殿下开设的女子学堂学习,如今不仅能识文写字,还能背诵整本《诗经》,懂得简单的匈奴语,与同班女学生一起骑马游戏。
“九岁年纪能学会这么多确实非常不错。”
刘彻对刘解忧的聪慧感到满意,于是赏赐金银丝绸给母女二人。
李令月趁机请求刘彻特许刘解忧以后能出入宫廷,学习更多的知识。
“身处逆境尚且如此自强努力,如果给她足够的机会,必定能成为对父皇、对大汉有重要价值的人才。”
“好,就依姣儿所言。”
本就对刘解忧的聪明伶俐颇为满意的刘彻当场答应。
刘解忧母女闻言,赶紧向皇帝和公主谢恩。
……
觐见完毕后,李令月走到刘解忧身边,看着女孩圆润光滑的脸蛋,笑问道:“你以后想嫁个什么样的夫君?”
“解忧现在还小,没想过以后嫁什么样的夫君,而且解忧……”
“如果我允许你随意选择呢?”
李令月想知道刘解忧对未来的人生有什么期待。
刘解忧闻言,认真想了很久,回答道:“陛下让解忧嫁给谁,解忧就嫁给谁。”
“那如果父皇把你嫁给年纪比你大很多很多的男人呢?”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