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李夫人进宫
刘据离开后,对太子表现颇为不满的平阳长公主和卫青商量:“仲卿,你说太子这样下去能登基吗?”
“这件事……”
卫青露出苦笑。
连平阳长公主都能一眼看出的事实,他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马大将军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其实你也知道陛下是看你的面子加上二皇子、三皇子他们年纪更小所以才至今没有废太子,对不对?”
平阳长公主径直问丈夫。
卫青笑了笑,道:“你都已经看出来了,我能说什么?”
“那该怎么办?”
平阳长公主焦虑地看着卫青,道:“不论最终是哪个皇子继位做了皇帝,我身为陛下长姐都能晋升大长公主,但是仲卿你怎么办?你那三个儿子怎么办?”
受周礼影响,大汉皇帝确定太子人选后若太子生母在世必会将她立为皇后,如此太子便有了嫡出名分。因此,一旦皇帝下定决心换太子,皇后也会被废掉,连同她的家族一起淡出大汉的权力中心。
“陛下正因为担心这点才让你我成婚,以免将来太子被废,卫家彻底没了依靠……”
说到这里,卫青叹了口气:“陛下曾经承诺过我,只要我还活着,太子就不会有变动,但是我……”
“你这身子是真的……唉……”
平阳长公主叹息。
想当年,卫青是她的骑奴,相貌是府上所有骑奴中最为清秀漂亮,双目炯炯有神,脾气外柔内刚,格外讨人喜欢。那时她便知道这少年郎若有出头之日,必定无可限量。
因此,皇帝从她这边带走卫子夫时,她特意将卫青送上去,让他脱离奴隶身份。
结果——
他真的成为天下仅次于皇帝的尊贵之人,她却感受不到快乐,心疼他的身体被常年的征战和案牍摧残,变得憔悴虚弱,摇摇欲坠,更疼惜他即便享受群臣跪拜的殊荣还日常为太子惹下的祸事辛苦操劳。
“如果皇后当年生下的不是一个皇子一个公主而是两个皇子该多好。”
平阳长公主有感而发。
虽然说四公主若是被立为太子必定也会被陛下处处挑剔嫌弃,但绝对不会像现在的太子这般频繁犯错连累仲卿成天担心受怕、忙碌劳累。
何况,四公主与霍去病关系极好,若她是皇子,和霍去病的关系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要知道,长眼睛的都能看出霍去病是卫青的接班人、大汉的下一代大司马大将军,而且他也确实能力绝世,担得起统帅千军万马的重任。
所以,当霍去病接受多方授意,亲自上书请求陛下将三个皇子都赶去封地时,几乎所有与太子有关的人都欢呼雀跃:如此一来,即便三位皇子以未成年身份强行留在长安也不敢和霍去病建立私人友谊,平添变数。
多方这般苦心谋划,谁承想换来的却是太子身在福中不知福,明知霍去病分量匪浅却仗着他是自己的表哥,不但不讨好,还……
想到这里,平阳长公主突然生出个大胆的想法:“仲卿,我给陛下再送一个美人如何?”
卫青:“……公主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
平阳长公主:“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和你的三个儿子!太子如此不堪,长期以往,必然惹出祸事,殃及你和你的三个儿子。所以我们要尽快弄出些东西转移陛下的注意力,例如倾国倾城的美人。”
“公主说这话,莫非手中刚好有美人?”
卫青诧异。
平阳长公主也是直言不讳:“陛下给我们赐婚的时候,我心里虽然高兴,却也知道我年纪大了,而你正是壮年,成婚以后恐怕……所以特意挑了几个美人,以备不时之需,如今看来……”
“公主,你——”
卫青无语。
平阳:“谁让我早在十几年前就喜欢你,什么都想给你最好的!”
说话间,平阳让人去后院把原本预备给卫青的几名妙龄女子带过来。
“就是她们。”
卫青点点头,让这些容貌姿色都堪称一流的女子们挨个上前与自己交谈,以此观察她们的言行品德,最终选中其中一名容貌出色且聪慧的少女:“她长得不错,是陛下喜欢的样貌。”
“她是李延年的妹妹,本就是这批美人中最聪明最出挑的。”
平阳让李小妹向卫青行礼,叮嘱道:“大将军对你说的每句话都要牢牢记住,将来若进宫,可以凭此得到陛下的宠爱。”
“妾身明白。”
李小妹向卫青跪拜,态度谦卑好学。
……
……
因为上林苑大演兵造成的巨大压力,原本蠢蠢欲动的南越国本土贵族们不敢继续公开支持赵德兴。
汉皇帝派往南越国的使者安国少季同辩士谏大夫终军、勇士魏臣等人进入南越王宫,和生命垂危的赵婴齐一番深入“讨论”,赵婴齐在长安迎娶的樛家女所生长子赵兴顺利继位成为新任南越王,樛氏为太后。
樛氏还未嫁给赵婴齐时原本和安国少季是情侣,如今,安国少季以汉皇帝使者身份来到南越助樛氏成为太后,樛氏也投桃报李,邀请安国少季等人长留南越国都,镇住国内不服他们母子的本土贵族,顺便与自己重温旧情。
安国少季奉命出使南越前曾经被皇帝召见,知道陛下图谋南越国已久,帮助旧情人成为太后以后,一再劝说赵兴母子尽快上奏表请求归附汉皇帝,争取大汉的庇护。
赵兴也知道他能成为南越王是因为汉皇帝的支持,南越国内以吕嘉为首的本土贵族根本不服他们母子,登基后力排众议,遵从安国少季建议,向汉皇帝上奏表,请求比照内地诸侯,三年朝见天子一次,撤除边境的关塞,废除南越国内的黥刑、劓刑等酷刑,改用大汉律法等等。
刘彻收到赵兴母子的奏表,非常高兴,全盘接受的同时,也给予赵兴等同大汉诸侯的高规格待遇,又给南越丞相吕嘉赐银印,给内史、中尉、大傅等赐官印,其余的官职由南越自己安置。安国少季等汉使者留在南越都城协助赵兴母子完成这一系列改革。
赵兴母子得到汉皇帝的庇护,兴高采烈,南越丞相吕嘉眼看自己从大权独揽的南越丞相变成被汉皇帝使者约束的诸侯国相,心里却是异常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