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统一五经版本
屏风后的交流因为刘彻的出现而结束。
所有人齐声向刘彻行礼。
刘彻显然心有不快,整个人都是阴沉的。
好在大臣们早已习惯皇帝的喜怒无常,日常事务禀告完毕,话题逐渐转进丞相的人选。
此时因为已经连续三任丞相(李蔡、庄青翟、张汤)死于非命,对于丞相这个身份尊贵代价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死无葬身之地的职位,大臣们难免态度不一。
几乎每个有竞争丞相之位的资历的大臣们都担心自己成为丞相后会和前任们一样横死任上,但如果被皇帝点名,他们也——
眼看朝臣们个个畏缩推脱,刘彻点名道:“赵周,朕看你不错,丞相之位——”
赵周闻言,抖如筛糠:“陛下,臣才疏学浅恐怕无法担任丞相。”
“才疏学浅无法担任丞相?朕命你接替庄青翟为太子太傅时,你怎么不说自己才疏学浅无法担任太子太傅?”
刘彻冷冰冰地说道:“说,你究竟是在担任太子太傅的时候对朕撒了谎,还是现在对朕撒谎?”
“臣……”
赵周顿时有口难言。
皇帝的这个问题,他不管怎么回答都是——
想到自己是太子太傅出身,由自己担任丞相对巩固太子地位有一定的好处,赵周咬咬牙,叩首谢恩,受下了丞相的任命。
“这还差不多。”
刘彻似笑非笑。
屏风后的刘据看到接替张汤成为丞相的依然是前太子太傅,也是喜上眉梢,放在膝盖上的手偷偷打拍子。
李令月对此不予评价。
另一边,因为已经“选”出新丞相,刘彻将早就准备好的大议题扔出。
他要将大汉正朔从水德改成土德,原因有三:
第一,水德本是秦德,秦二世而亡,汉用水德亦险些二代亡于诸吕之乱,如今经文景两代的休养生息,又有本朝励精图治,早已武德充沛,四方臣服,不宜再用水德;
第二,陛下自登基以来境内水患不断,显然是上天在示警,本朝继续以水德为正朔会助长水患;
第三,陛下有意以土德取代水德,因为五行之中,土能克水,更因为土是中央黄帝,水是北方黑帝,黄帝轩辕是黑帝颛顼之祖。
三条理由扔出,朝臣们即便有心反对也无话可说,只能以天地还未显出吉兆为由恳请陛下不宜操之过急。
对此,刘彻也很直接:“是否只要上天降下明显吉兆,你们就一致赞成将我朝正朔从水德改成土德?”
“臣等惶恐,陛下高见。”
朝臣们哪里敢反驳,一个个点头称是。
刘彻对此很满意,随即抛出第二个大议题:皇帝有意扩大地方官办学堂的规模,向更多的人提供教育,让朝廷拥有更多人才。
对于这个议题,几乎没有大臣提出反对,但是——
“官办学堂的教育范围将不限于五经,”刘彻话锋一转,“朕有意增加开设专门的算术科、工科、医科以及武科。”
“这——”
不少大臣顿时懵逼。
唯独桑弘羊笑逐颜开——他负责各地官企专卖之事,自然希望计算人才、工科人才能多多益善。
卫青与霍去病则非常期待武科的开设。
正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如果军队能够批量培养具有一定军事能力的军官,大汉军队的战斗力必定能再上新台阶。
至于医科,大臣们倒是没人反对。
毕竟,是个人就会生病,三公九卿会生病,平民百姓更是稍有不慎就会——
何况近年来天灾不断,而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若是地方有足够多的听从官府调配的医者,小型的瘟疫能得到快速扑灭,大型的瘟疫也可以得到一定控制,减少尸横遍野的惨剧。
一番议论过后,朝臣们最终全盘接受皇帝增开算术科、工科、医科以及武科的想法,其中,武科的学员选拔和培养只针对军队,其余三科的教学将在长安试行三年后逐步推广全国。
另外,传统的五经教育从明年开始必须采用由长安太学统一刊印下发的版本,凡使用非长安刊印下发版本的五经书籍开课授业者均为非法教学,不能参加进入太学的考试。
“为什么突然这么严苛?”
刘据不明白刘彻统一五经教育书籍版本的用意,小声问李令月和上官婉儿:“你们素来聪慧,可知父皇此意何解?”
李令月不说话,看了眼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会意,对太子道:“太子殿下,细君以为,五经因为年代原因,存世版本杂乱,还残缺不全,以至于流派众多,争论无数,其中难免互相矛盾相互攻讦。如今陛下统一五经版本,朝堂官员便不会因为读的五经版本不同而分成不同派系,争斗不休,荒废国事。”
“哪怕被删出统一版本的五经内容比留在统一版本的五经内容更加正确?”
刘据始终觉得父皇此举不妥,有效仿始皇帝焚书坑儒之嫌。
李令月见状,示意上官婉儿不要再说话。
上官婉儿也觉得刘据的状态很危险,得公主命令,随即低头沉默,一言不发。
……
晌午,议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