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敲打六安王
匈奴右贤王将在九月底率大军来犯大汉的密信无法确定真假。
但考虑到匈奴在漠北决战被大汉打垮前确实时常趁着秋季收获入侵大汉边境劫掠粮食钱财,如今在匈奴王庭掌权的右贤王呴犁湖又是个极端仇视大汉的主战派,大汉这边于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简单商议后,霍去病亲自前往北境主持军务,防范匈奴来袭。
刘彻也下诏督促北境多处加快边防修建工作,不许匈奴骑兵入大汉一步!
“朕要在有生之年彻底打垮、打烂匈奴!”
“陛下英明!”
群臣纷纷高呼。
然而,群臣高呼之余,一个不容忽略的现实问题再次摆在所有人面前。
钱。
打仗需要钱!
边防修建工作需要钱!
黄河治理工程更需要钱!
除此以外,皇陵修建、宫殿维护、百官俸禄……全都需要钱!
“孝文皇帝曾与天下人约定,不轻易增加百姓赋税,朕牢记孝文皇帝教诲,继位以来虽然连有征战,又有水患、旱灾、地震等各种灾祸,依然不增百姓赋税!如今,匈奴再次来犯,黄河治理又处于关键时刻,各地的诸侯王、豪强、富户们是不是也该为大汉做一点贡献?”
刘彻希望诸侯王们能带头捐献钱财解国家的燃眉之急,免得他用强制手段把场面闹得很难看。
可惜——
即便亲身经历过酎金夺爵的惨剧,刘氏诸侯王们依然大多对皇帝的捐献号召置之不理,暗搓搓聚在一起议论。
“陛下年近半百,恐怕时日无多,大将军更是身体不适多年,随时可能离世。朝中唯一还年富力强值得我们忌惮的骠骑将军为了防范匈奴右贤王的可能来犯去了北境,能不能回长安还未知。”
“不错!陛下年近半百膝下却仅有四名皇子,其中皇长子被废太子后去了遥远的南国,皇三子能力平庸难当大任,皇四子更早早触怒陛下,皇五子是个无知小儿。一旦山陵崩,长安城内必定动荡,我等或许可能……”
“你们说得对极了!我们如今应当藏匿钱财铸造兵甲,即便将来不能成大事也能拿来自保!”
“万一陛下用强硬手段逼迫我等?”
“怎么逼迫?大将军时日无多,骠骑将军未必能回长安,四公主虽然精明能干终究是女流之辈,难成气候!”
“没错没错!我们只要暂时顶住压力不吐钱,很快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
诸侯王们彼此鼓劲,拒绝向中央奉献钱财。
刘彻见诏书发出数日竟没有一个诸侯王愿意响应号召捐献钱财,拍案道:“反了!”
“谁又惹父皇不开心?”
李令月明知故问。
刘彻阴着脸道:“这些人以为朕年纪大了、仲卿身体不好、小子在边境防范匈奴来袭,没办法修理他们!就敢阳奉阴违!说什么江山为重,不肯吐一个铜板!当真可恶至极!”
“父皇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处置……”
刘彻眯眼:“这些人当然要处置,但不是现在。现在大军都在河西和北境,没有多余的兵力收拾这群不长眼的东西!何况他们拒不捐献钱财这件事虽然让朕不满,真要论罪却也算不上罪过……毕竟,祖制允许他们享用封地内的所有赋税收入……”
孝景皇帝能够从诸侯王手中拿回封地的军队管理权和官员任命权是因为他打赢了诸侯王挑起的七国之乱。
如果诸侯王不犯下叛乱之类的大错,即便是皇帝也无法在不违背祖宗制度的前提下将诸侯王的封地收入强行占为己有。
“父皇,女儿愿意为父皇向伯父、叔父们讨要封地的赋税收入。”
李令月主动请缨。
因为她想得到皇位,而诸侯王们也想得到皇位,他们之间终有一战!
现在不打,将来更难打!
“你亲自上门讨要?”
刘彻闻言,既欣喜又担忧:“他们可是——”
“女儿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国家大义说服他们。”
“真的?”
刘彻不信。
李令月自信道:“女儿相信,同为刘氏子孙的他们会被我说服。”
“……你想试,那就试一试吧!”
刘彻想知道刘姣会施展什么手段从诸侯王们的库房里搬出黄金充盈国库。
“谢父皇。”
李令月领受命令,随即笑语嫣然地请求道:“此次上门说服,女儿希望能有一部骑兵随行。”
一部是四百人。
四百骑兵可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
闻言,刘彻大概猜出女儿的打算,笑道:“姣儿不愧是朕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