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匈奴的动向
殿试的日子终于到来。
天还没亮,取得殿试资格的试子们就聚集在未央宫前,按宫人要求分为大汉各郡县的汉人试子和四方属国的异族试子两支队伍。
其中,汉人试子的队伍里有近三分之一的试子是女性,异族试子中也有两名女子。
天边渐渐泛白,人们不禁屏息凝神,双目紧盯着沉重的宫门。
咚!
悠长的钟声响起,接着是洪亮的鼓声,钟鼓声一声接着一声,以未央宫为中心传遍长安城。
哐当——
宫门缓缓打开。
朝臣们鱼贯而入,他们的威仪让还需等待才能进入未央宫参加殿试的试子们羡慕不已,纷纷暗中发誓:终有一天,我要和他们一样每日穿戴礼服进出未央宫,向陛下进献国策,受天下敬仰。
又过了一些时间,终于到了试子们入未央宫殿试的时刻。
人们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和紧张,按队列跟在领路的中常侍身后,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慢走一步路,即便被沿途的壮丽风景吸引,也会立刻掐灭贪恋,跟上队伍。
……
“……你们是通过层层选拔的饱读诗书之人,你们中最为优秀的十人将会成为大汉重臣,其余人等也都会得到任用,为国效力。”
随着这段话,试子们依次从阉人手中领到殿试考卷。
计时长香点燃,殿试正式开始。
试子们展开散发墨香的考卷,看着内容涉及地方的具体治理的三道大题目,冥思苦想。
题目好难……
但如果能完美回答问题,就可以得到陛下的赏识,从此一飞冲天,贵不可言。
所以,题目再难也不能气馁,要在限定的时间内竭力展示自己的才学,让天下人看到我的能力!
怀着对未来的雄心壮志,汉人试子们或是冥思苦想或是奋笔疾书,墨香浓郁的大殿内,交错着试子们的野心。
聚满来自四方属国的试子的考场中,类似的故事也在上演。
对近几年才接受大汉经典教育的他们而言,大汉的殿试考题实在太难太难,光是读懂、读透题目就要小半个时辰,但想到通过殿试后能得到大汉朝廷授予的官职,这些人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双目如炬,斗志昂扬。
……
试子们在考场的种种表现都被负责巡查殿试现场的内臣们看在眼中,记在心中。
计时香燃尽,中常侍宣布考试结束,伺候试子们磨墨的阉人起身,从恋恋不舍的试子手中收走考卷:“殿试已经结束,还请您离开考场,不要为难奴婢们。”
“可是……”
试子们大多不愿交卷——有人还没写完题目,有人则觉得给自己再多一些时间能写出更完美的答案。
“交卷吧。”
阉人笑里藏刀地看着不愿交卷的试子。
试子无奈,不得不交出答卷,委屈地走出大殿,看着外面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风景,心情低落,如丧考妣。
“诸位不必太过惆怅担忧,即便殿试不能高中,你们依旧可以得到朝廷授予的官职,每年都可以凭在任政绩获得朝廷嘉奖甚至擢升高位。”
路过此地的公孙如君和善安慰众人。
众人闻言,想起眼前这位男装女性官员正是通过科举得到官职,出生商贾世家的她如今协助桑弘羊管理丝绸之路的各种生意往来和由此产生的税务征收,兼职侍中,可以每日进出未央宫,在陛下和皇太女殿下面前都有一席之地。
“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一定会得到朝廷重用。”
说完,公孙如君缓步离开。
看着她远去的身影,忐忑不安的试子们逐渐平复心境,在中常侍的带领下走出巍峨宏伟的未央宫,并在心中默默发誓:今日是我第一次进入未央宫,但不是我此生最后一次进入未央宫!终有一天,我也会得到侍中职务,每日进出未央宫,成为陛下和皇太女殿下的心腹重臣!
……
……
上官婉儿抱着考卷走进宫殿:“殿下,此次殿试考卷已全部收齐。”
跟在上官婉儿身后的宫人也将捧在手中的来自四方属国的考卷呈上。
“这些都是?”
“全部都是试子们的卷子。”
“好。”
李令月点点头,让上官婉儿把这些卷子分给内臣们评审,选出回答优秀、见解不凡的再呈给自己。
“喏。”
上官婉儿领命,将卷子交给身后宫人,随即走到李令月身旁,轻声问道:“殿下可是身体不适?”
“不知为何,明明不是第一次怀孕,也已经过了容易恶心反胃的初期,但我近来却时常感觉困倦劳累,仿佛……”
李令月低头,看了眼越来越明显的小腹:“仿佛怀的是双生子,而且这两个孩子还是都打娘胎开始就争强好胜,调皮捣蛋。”
“还未出娘胎就活力旺盛,不甘人后,将来必能成就大事业。”
上官婉儿温馨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