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山陵崩
五柞宫与长杨宫毗邻,都是上林苑的一部分。
其中,长杨宫中有垂柳数亩,五柞宫中有五柞树荫覆盖,在后世典籍中并列为秦汉皇帝最爱的游猎之地。
刘彻也确实喜欢五柞宫和长杨宫。
年轻时,在精心选拔的陇西、北地良家子的陪伴下,他时常深夜出发,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驰射鹿豕狐兔,手格熊罴,数日不归,还曾在此处款待司马相如,亲眼看着司马相如写出《上林赋》。
如今年近古稀,看着春色依然的五柞宫,刘彻不仅感慨:“枯树能逢春再生,人的青春却是一去不回。”
“陛下,您虔诚修道,服用长生药,又有功于天下苍生,必定可以长生不死。”
内臣们一如既往的言语恭维刘彻。
刘彻摇摇头,笑道:“高祖皇帝寿六十有一,朕如今也年过六十……”
“陛下德行天下,得天地庇佑,怎么可能——”
“别再说这些你们自己都不信的恭维话!”
刘彻打断内臣们的恭维:“朕确实渴望长生,但朕更知道生死之事不是朕不想面对就能够不必面对,何况……朕见到仲卿,他说他一直都在等着朕,还有很多很多很多……朕……朕或许也已经到了时间……”
“陛下……”
内臣们不敢随便插话,跪在地上隐隐哭泣,以表明忠诚不二。
刘彻眯眼,靠在软榻上,缓缓沉睡。
窗外,春光正好,繁花似锦。
……
李令月等人抵达五柞宫后,立刻前往刘彻寝殿,对守在寝殿外的内臣道:“父皇现在什么情况?”
“太医说陛下身体无恙,只是精神憔悴,需要多多休息。”
“父皇最需要的不是休息,是——”
李令月侧头,看了眼儿女们。
内臣会意,小声道:“微臣这就领殿下进入。”
“劳烦了。”
“殿下的事情就是微臣的事情,为殿下做事是微臣的荣幸。”
内臣知道皇位即将发生更替而皇太女几乎占尽优势,自然要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为自己谋划将来。
说完讨好话,内臣领李令月等人进入寝殿:“陛下——”
“姣儿?”
刘彻睁开眼,苍老浑浊的眼睛蹦出非常精光。
“父皇——”
李令月向刘彻下跪。
霍去病等人也一起行礼下跪。
刘彻眯眼看着他们,眼珠古怪转动,挥挥手,示意闲杂人等全部暂时离开。
“喏。”
众人全数退出,大殿内只剩刘彻和刘姣全家。
刘彻看着女儿一家,抬手,示意他们走到面前。
“喏。”
李令月等人来到刘彻面前,脑袋微微下垂,保持谦恭姿态。
“你们……”
刘彻有些迟疑。
“父皇可是在担心大汉江山的未来?”
李令月看出刘彻的担忧,主动问道。
刘彻点点头,道:“朕这一生都不在乎他人的反对,因为朕自信朕做出的每个决定都是正确的!朕也不在乎愚蠢迂腐的儒生们对朕的诽谤!他们再恨朕也必须臣服于朕,献上阿谀的语言换取朕的青睐!但是朕……唯独在你们……朕时常徘徊犹豫……”
“父皇在犹豫什么?”
“朕选择你们,因为朕相信你们,相信大汉江山交到你们手中必定会不断地开疆拓土壮我国威,但是未来……史书……史书会怎么评价朕的这个决定,写史书的儒生们会不会因为对朕的怨恨而攻击你们……”
“父皇,女儿相信天下人心中自有一份衡量,儒生们的认知不会成为天下人的认知。”
“你真有这份自信?”
刘彻神态有些许沮丧。
李令月肯定地点了点头:“女儿相信历史记在纸上更记在人心中。”
“好!好!好!历史在纸上,更在人心中!好!好!好!”
刘彻连声说着“好”,苍老的眼神从刘姣移到霍去病,又在刘鹏、刘凤身上短暂停留:“年轻真好……有用不完的精力,可以做想做的任何事……而朕如今……四十年前,朕也曾是个少年郎,年轻,英俊,精力充沛……如今却是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看奏章的时间稍长一些都会觉得头昏脑涨精神不济……”
“父皇,您不老,您还是当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