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安息人的如意算盘
“原来如此,难怪詹师庐率领匈奴进入安息后如入无人之境。安息的制度弊端确实非常严重。”
李令月感慨。
她知道安息皇帝的权力并没有他们的“万王之王”头衔那么夸张,帝国大贵族对自己的封地有一定的自治权,并且这种自治权力半独立于皇权之外,也知道安息各大行省总督彼此间通常各自为政,缺乏沟通,连派人来西域学习大汉的井渠(坎儿井)灌溉技术都是各派各的。
但今日听了李显君和上官桀的禀告,她才知道安息贵族的封地自治权已经宽泛到可以在封地独立发展军队,相当于七国之乱爆发前的大汉诸侯封国。
或者说,原本历史上的东汉末年各郡县。
难怪这个国家号称帝国却一度被乌孙和匈奴从西域赶走的大月氏残部入侵国土,连续两代君主战死,直到米特里达提二世上位。
但即便有了米特里达提二世这样的强势君主,安息的整体实力依然一言难尽,驻扎东方国境的军队得到大汉的协助才能完全驱逐盘踞在大夏地区的大月氏人,将大月氏五大部落赶入身毒国。
如今,米特里达提二世在匈奴人詹师庐入侵的危机中去世,新君登基不过半年就被亲生儿子米特里达提三世伙同兄弟奥罗德斯二世篡位杀害,完成弑父夺位的两兄弟又为了独占国家掀起连续两年的内战——
整件事情里,或许只有安息国的普通百姓值得同情。
思量至此,李令月径直问:“米特里达提三世这次来长安,想从大汉得到什么好处?”
“根据他和他的禁卫队长的谈话内容判断,他来长安是想向大汉借兵,帮助他夺回国土和皇位。”
李显君谨慎回答道。
李令月闻言,冷笑道:“借兵给他?他能许给大汉什么好处?”
“这……”
李显君和上官桀一起陷入沉默。
国土固然是越大越好,且安息也有大片湿润肥沃的土地,但是——
安息离长安太远了。
尤其是在西域各小国还未完全接受汉化并从内部瓦解最终融入大汉的统治秩序、南北两路同时进入身毒的汉军还没有完成对身毒地区的完全占领的此刻。
这种情况下,即便大汉能派出军队帮米特里达提三世复国成功并获取安息的土地,也很难完成对新获得的安息土地的有效、长久统治。
“土地和金银是他唯二能许给大汉的好处。然而安息离大汉太远,即便他许给土地,大汉也无法将他许诺的土地完全纳入疆域。至于金银,大汉本就能通过丝绸之路得到安息的财富,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将士为异国的皇位战争牺牲性命。”
“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是,在安息这件事情上,大汉只追求不让匈奴人重回西域,威胁大汉在西域的统治。”
“需要对西域地区尤其是靠近安息边境地区的大宛等属国增派军队以防万一吗?”
“当然。”
李令月笑着看向霍去病:“这件事情就劳烦朕的大将军了。”
……
……
未央宫中商议如何接待并处理安息逃王米特里达提三世的同一时间,长月宫中,卫子夫正焦急等待宫人从外面带回好消息。
见派去打探消息的女官快步入内,她难掩兴奋地问道:“到了没有?”
“禀王太后,齐王一行已经抵达长安。”
“真的?”
卫子夫喜极而泣:“赶紧准备车马。”
“遵命。”
“还有——派人去长乐宫将此事告诉皇太后,再由皇太后决定是否告诉陛下。”
“喏。”
女官领命,碎步退下。
卫子夫则在简单筹备后坐着马车来到长孙刘进处,从欣喜若狂的刘进手中接过虚岁三岁的重孙,眼中写满喜欢:“这孩子真可爱,像极了进儿你小时候。”
刘进闻言,略带惭愧地说道:“孙儿原本准备明日带孩子入长月宫拜见——”
“胡说八道!齐地到长安路途遥远,成年人都可能生病,何况病已这孩子自小柔弱。”
卫子夫打断刘进的话:“应该是我来你这边看孩子。”
“王太后——”
“你虽然在礼法上是齐哀王的儿子,不能再喊父王,但你永远是我的孙儿,这点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卫子夫向刘进作出承诺。
刘进含泪,连连点头。
卫子夫随后又询问史良娣等人的情况,得知一切平安健康,长舒一口气:“进儿,你要好好对待你的妻子,别像你父皇当年……”
“进儿明白,进儿一定全力孝顺父母,善待儿女。”
“你果然是个孝顺父母又敬爱妻子的好孩子。”
卫子夫满意地点了点头,爱不释手地抱着孩子,问道:“孩子的大名想好了吗?”
闻言,刘进脸上流过淡淡悲伤:“孙儿觉得‘病已’作为大名也无不可,为人父母只愿孩子能人如其名一生平安顺畅无灾无难。”
“病已……病已……刘病已……这个名字听着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