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 月落春枝 - 南楼载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月落春枝 >

第56章

第56章

江绾和沈玦在永安县待了两日便继续前行。

离开永安县的时候,除了县丞一行人在城外送行外,江绾还注意到,有许多百姓三三两两聚集在城门口空地旁的林子里。

那李县丞的目光时不时超那边瞅一眼,眼神十分狠戾。

未过多久,便有几个人五大三粗的壮汉往那林子里去了,那些百姓一见那几个壮汉,犹如老鼠见到猫一般,惊恐地呈鸟兽散。

江绾看了几眼,放下帘子。

“这个李县丞,果然问题很大。”

沈玦没精打采地靠在榻上,闻言恹恹地应了一声,“嗯”。

江绾见他这幅模样,不由奇怪道:

“咦,王爷怎瞧着一副放荡过度的样子,难不成昨夜偷着去寻了欢?”

沈玦唇角勾起一抹坏笑,懒懒掀开眼皮,乌木般的眸子透出玩世不恭地顽劣笑意,语气漫不经心,“本王昨夜有没有出去寻欢,姝儿不知道么?”

男人一双眼睛似笑非笑地直勾勾盯着她,身上的狐裘大氅衬得如玉面容徒生几分懒骨勾人的风流。

江绾一噎,倏然想起昨夜她睡意朦胧间,看到的那一幕。

昏暗的光线,热浪翻涌中男人粗重的喘息和衣衫簌簌的摩擦声,以及最后攀爬高点后,男人餍足的低叹和混着腥气的麝香味儿。

脸色忽然一红,后悔方才自己最快,竟忘了这一茬。

她抿了抿唇,随手抽出一本书,胡乱翻开,低头不语。

忽然,头顶再次传来男人的嗤笑,沈玦好整以暇的声音响起,“想不到姝儿如此勤奋好学,在路途中也不忘钻研。”

江绾正想问钻研什么,倏然瞥见自己手中拿着的书,竟是今日临走时,金氏悄悄塞进自己手中的那本,原本就飞红的脸颊越发烫得厉害。

她吞了吞口水,又忍着尴尬随意翻了两页,状似不经意地将书放下,轻咳一声,“我们现下去何处?”

沈玦晦涩含笑地看她一眼,顿了顿,才拖着语调道:

“队伍照常行进,往邺城去。”

邺城是江绾母亲和外祖父一家流放的地方,也是距离北边边境最近的一座城。

江绾下意识握紧掌心,强压下剧烈的心跳,竭力稳着声线,佯装若无其事地问:

“队伍照常行进,王爷去哪儿?”

沈玦将江绾方才放下的那本《十八势》拿起来,饶有兴致地翻开看了两眼,撩起眼帘笑看她,“你跟本王去孜州,以行商的夫妻身份。”

窗外寒风呼啸,寒梅的芬芳顺着窗缝儿被风扫进来,男人眼底盛着一汪清泉,涌着波光粼粼的深晦笑意。

江绾心脏无端一突,低声软语,“好。”

言罢,垂首撩着耳边碎发,颊边飞红平添妩媚和娇羞,纤长脖颈在冷白的日光下如玉一般莹润。

沈玦眯了眯眼,幽深视线如有实质般,在她轻抿的红唇上慢慢聚焦。

——好像,又有些想尝尝了。

-

马车又行了两日。

在一个镇子上,深夜,沈玦带着江绾悄无声息离开往东走,第二日,大部队人马簇拥着沈玦和江绾的马车,依旧朝北往邺城赶去。

孜州是永安县和邺城这一片的州府所在地。

城中相较永安繁华不少,沈玦和江绾换上具有当地风格的寻常衣裳,在白日里随着进城的人流一道进了城。

虽说连年征战影响了边关商贸,但城中仍有不少异国商人,这些人有些是长期在此通商生活,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有些是借着战事想要倒卖一些药材和女人等发战争财的商人。

城中不少建筑也保留了外域风情。

沈玦领着江绾进了一家不大的酒楼,并未在前台登记,而是直接上了楼。

“不用登记间房子么?”江绾疑惑。

沈玦笑睨她一眼,在一间房前站定,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房中男子坐在窗边,面前的药箱敞开,正在擦拭手中的银针。

江绾吃了一惊,“戴神医也来了?!”

许是从前戴璟和江绾一起调侃过沈玦的缘故,戴璟对眼前这个女子颇具好感,他冰山一般的脸上难得显露出几分调皮,对她眨了眨眼,“好久不见。”

沈玦瞧着戴璟的样子,不动声色上前半步,挡住他的视线,冷淡道:

“钥匙呢。”

戴璟收回视线,在沈玦脸上打量一番,意味不明地“啧”了一声,掏出钥匙,“给你的,天字一号。”

沈玦收了钥匙,威胁般看了他一眼,把江绾往自己怀中一搂,“走了,别理这人。”

“王爷,今日晚间,你过来我给你施针。”

房门关上前,戴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回到天字一号房,江绾一边从衣柜中抱出一床被褥,一边问沈玦,“戴璟怎么过来了,他说今晚给你施针,你怎么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