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离奇的窒息
“是的,我在国外的时候看过一些类似这样的案例,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存在某些性心理偏差,在某种刺激下,他们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口鼻遮住或是把一些东西套在头上让自己进入轻微缺氧的状态,据说在这种状态下,会有更深一步的体验。”
“啊?居然还有这种人…”任羽婷不可思议地说道。
“之前在国内也发生过类似的案例,大概在七八年前,我国西南地区某山村里,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被发现死在家中。警方在现场发现他被吊于房梁之上,脚上还挂着秤砣。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打斗过的痕迹和嫌疑人留下的脚印等线索,虽然一个少年能将自己离奇的悬挂于房梁之上,是一件很难让人理解的事,但最终经法医鉴定,死者为窒息死亡,在他的身体其他部位,还发现了少量来自于自己的身体分泌物。”
“那也就是说,死者很可能是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追求更大的刺激,才将塑料袋套在头上,结果不慎操作失误,丢掉了性命?”
武浩扬问道。
“恩,是的,有这种可能。我们不妨做这样一种假设哈:死者黄玉珊与雷建民来到旅馆开房,两人发生性关系之后,雷建民由于自身工作原因,因此提出先行离开,黄玉珊穿好衣服,把他送到门口。雷建民走后,留下了黄玉珊一个人,在先前的过程中,她从生理上并未得到完全的满足,根据以往的习惯和这种性心理偏好,她在房内找来一个塑料袋,于是套在自己头上,享受着缺氧状态下带来的额外的快感,由于死者会出现短暂的身体痉挛和神志不清的状况,加之塑料袋导致的缺氧和酒精的作用,使得她没能从中及时摆脱出来,最终以外导致窒息死亡。”
有了这一论断之后,警方开始对黄玉珊生前接触过的客人以及她的亲人、朋友进行了大规模的走访调查,最终还是从少数几个人的口中证实了黄玉珊有过这种“性窒息偏好”。
由此,本案最终判定为黄玉珊为自杀,死亡原因是塑料袋套在头部导致其窒息。
雷建民被无罪释放,而旅店老板因知情不报、故意毁坏尸体、妨碍执法和容留妇女卖淫,被做出了相应的处罚。
“性窒息”,一个日常生活中并不能随处听到的词汇,它在一部分年轻人眼中,却是偶像一般的存在。通常有这种偏好的人,大多属于内向型人格。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会问了,黄玉珊的所作所为,能算的上是一个内向的人吗?
这里恐怕要解释一下,通常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内向意味着不爱说话,不爱交流,朋友少,经常做着一些自己就能完成的事。外向的人则是爱说话,爱交流,朋友多,身边总是会围着很多人,不愿意独处,更加喜欢热闹。
其实这些,只是对内向与外向的最浅层理解。经心理专家证实:内向的人通常内心更加细腻丰富,他们的心理活动在多数情况下要比外向的人更多。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表面很开朗活泼的人,但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往往是曾经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外向的人,他们是在刻意隐藏自己的性格,这些人通常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别人的一些评价,他们很介意把自己的缺点和弱势暴露在他人面前,只有遇到绝对知心的和值得信任的人才会提及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
国外曾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年轻的男孩,因为童年受到过某种创伤,导致他后来经常出入一些酒吧、歌舞厅之类的场所,来用沉沦的方式麻醉自己。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在酒吧接触到了一个特殊爱好组织,从那以后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不久后他在酒吧认识了一名女孩,两人因为聊得来,很快走到了一起,并成为了情侣,还开始了同居生活。
两人在发生关系的时候,男友常常要求女孩勒住他的脖子,让其保持缺氧的状态,可女孩对这种怪癖表示难以接受,又怕哪次失手累死了自己的男友。
她常常劝慰自己的男友,趁早戒掉这种不良的癖好,可男孩不但不听,反而愈演愈烈。此后女孩还多次为男友找来心理医生,试图让他逐渐摆脱这种危险的特殊爱好。
本以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男孩有了改观,可一次女孩下班回到家中时,还是发现男友死在了床上,死亡原因为窒息。
本案中的黄玉珊,也正是此类患者之一,如果说其他一些性心理偏好者在直观上仅仅是对自己的心理有极大影响的话,那么这种“性窒息偏好”则是一种很危险的,甚至会随时夺走自己性命的不良嗜好,在某种程度上说,它的危险性不亚于吸食违禁类药品。
希望看者引以为戒,不要在死亡的边缘上做这种大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