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讨伐国贼李辅国
第89章讨伐国贼李辅国
洛阳城一时之间美名远播。
流离失所的百姓争相赶赴东都,期许能在城外领到一片地,一点良种,再搭个茅草棚子,也就凑活着茍活下去了。
一座城能容纳的人到底有限,七娘估摸着可负荷的人数,终究叹气喊了停。
她不能只停在这一座城里。
七娘这边思索着下一步动作,皇太子李亨那头得了消息,却是雷霆震怒。他先后下命让郭子仪的朔方军、高仙芝的北庭军向洛阳进攻。
五月,郭子仪带领朔方全军再度支援河北战场,装作错过了长安的军令;
而高仙芝就更直接了,他是眼看着封常清死在面前的,对如今的唐廷很失望,便直言:吐蕃虎视眈眈,北庭军必须坐镇安西,以免被趁火打劫。
李亨气得差点叫李辅国带兵去砍人。
长安城内气氛越发沉重,李泌就在这时候寻到了皇太子跟前。
这是李亨依礼相求,专程请回来的辅国贤臣,他一向看重、宠信李泌,礼遇有加,跟李辅国那样的宠臣有本质上的不同。
然而,他的贤臣如今跪在地上,正在向他请辞。
李亨闭目,深吸一口气:“为什么?”
“长安世家关系盘根错节,臣虽有功绩,却顾忌太多。许多话此时都不敢与太子说,若等到日后天下安稳,就更不敢说了。”李泌笑笑,深深揖手,“如此一来,臣留在长安,反而只会叫您为难,若等到有一日殿下将手中的刀对准臣,怕不是您想见到的。”
李亨沉默许久,他想到近日这些破事儿,盯着李泌,向前探出半个身子:“先生是埋怨我没有北伐,反而一味执着于两京,甚至不惜向回纥叶护太子许下重利吗?”
李泌摇摇头,半晌,又难免多劝谏几句,只当是临行前最后一点臣子的本分。
“殿下,建宁王李倓实为冤杀,个中缘由,殿下细细想来当也知晓谁人才是受益者。”他深深一叩首,“还请殿下,护住广平王。”
李亨垂眸——
前些日子回纥军将入洛阳城时,唯有广平王李豫下马恳求叶护,不要伤及子民无辜。
这是个好孩子,确实该护着些。
李亨心中也十分清楚,李泌是在提醒张良娣与李辅国不可信。
可他用惯了这个宦官,也难得中意这么一个女人。不过就是两个握在手心里的玩意儿罢了,何至于如此小题大做。
君臣二人在很早的时候,便已经背道而驰。如今将真相本质摊开说了,李亨便再也没有强留人的打算。
李泌要重回衡山归隐去。
李亨到底对他还有几分真情在,送了不少金银,又派人一路护送出了潼关。
等到与相送的太子府家奴道别,李泌便顺着潼关道,径直入了洛阳城。
*
李亨听闻消息,当即料理了那几个家奴。
“没用的东西,竟能让他在眼皮子底下去投靠李乐央,还带着孤的赏赐!”
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李泌愿意无名无分跟着个丫头片子吃苦,也不愿被他高高供在长安。
皇太子憋了许多火气,从他当太子之日起算,似乎就没有一天是顺的。这些怒气与憋屈成堆地爆发出来,叫李亨一下子想到了他的父皇。
他那尸体都烂了的父皇。
父皇早已归天,高力士却敢欺瞒百官,与那臭丫头里应外合,叫他失去了抢夺军权的先机。
如今,他暂且拿李乐央没办法,但要处置这个宦官,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般简单。
李亨命人杖杀高力士,并允许宫人围观。
高力士在这宫中扎根数十年,到底有着自己的势力,宫人里头受他恩惠的也不在少数。此时,便是不能相救,也都赶来送他一程。
高力士知道自己将死,闭目片刻,恸哭道:“皇太子受阉人与妖女蒙蔽,终究不得侍奉君上终老。”
“陛下,奴未完成陛下所托,无颜见您啊——”
他吐着血,断断续续说了许多,声音越来越微弱,最终消失在无边长夜中,只余下一地血迹。
那血染了砖石,擦不干净。
于是,宫中一时间流言四起,时不时便有人猜测当今陛下是否已经不在人世。曾经御前伺候的奴才们咬紧了牙关,半个字也不敢透露出去。
李亨借机派了李辅国带领禁军肃清宫城内外,挟制臣属,预备登上大宝,直指天子之位。
洛阳却抢先一步放出消息来:
“皇太子弑君逼宫,追杀亲弟李璘,冤死皇子李倓。又偏听偏信,以宦官李辅国和宠妾张良娣为亲信,将东都洛阳许给回纥太子叶护做交易,置生民于不顾,其罪天理难容。”
“圣人已死,安贼未灭。今天策府再以讨伐国贼李辅国为己任,敬告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