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祭侄文稿》 -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 - 鸦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2章《祭侄文稿》

第82章《祭侄文稿》

李白炸毛,众人顿时乐作一团。

只有方才提起话茬的赤水军副使薛让,隐晦地又往七娘那头瞧了一眼。

赤水军是河西节度军主力,其中,主将赤水军使更是要由朝中重臣出任的要职。昔年萧嵩、李林甫、李光弼、哥舒翰等人都曾先后担任过这一职务。

弘农杨氏得宠时,更是出了好几位大使。1

薛让从军二十余年,最高才只做到赤水军副使,可确实是老人了。

他见过当年太平公主领军时的风姿飒爽。自然也就知晓,赤水军上下信服的军师“小诸葛”长什么样貌,如何性情,又是怎么被先天政变牵连致死的。

那是武氏难得的好儿郎啊。

薛让想到从前事,总忍不住有些唏嘘。

当年若非他只是薛家的旁支子弟,再加上薛崇简背叛亲生母亲太平,选择了陛下,只怕,他薛让连这副使都做不得。

如今薛崇简已经作古,他的儿子却被困在了崇文馆只做个讲经博士。这次长安大乱,才有机会逃了出来。想到近日来薛谨对七娘的种种关照,薛副使总觉得这件事透着些古怪。

武氏,李氏,薛氏……

他们一族的心结,难道就系于这位颇有大唐公主风骨的女郎身上吗?薛副使琢磨间,已经完全换了个视角再去看这位上将军。

他要好好跟着她,用这双眼仔细去辨别。

七娘察觉到薛副使的变化,态度倒是依旧淡定。等到平叛之后,她要做的事情总会置身于腥风血雨中,身世早晚都会被人公之于众,倒不如她自己提前借势。

她不免苦笑叹了口气。

如今就筹谋尚且为时过早,在这之前,太原的一场硬仗先得打得漂亮才是。

……

太原城是河东治所。

七娘带领大军昼夜兼程赶来,却发现师祖裴旻将军已经被贬了官,也不再担任河东节度使一职。

太原大营内,日暮西沉,营中点了许多火把照明。

裴旻将七娘和李白迎进账中,见这二人一脸的欲言又止,叹口气卸了佩剑。

入座道:“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新任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尚在河北回途路上,我这一时没有统兵权,还怕安禄山大军与史思明两方夹击太原呢。”

七娘率兵昼夜兼程,不知朝廷对河东有新的排布,蹙眉问:“发生什么事了?为何忽然罢了师祖您的节帅之位。这整个河东军,就近来说,除了您还有谁能有资格调动。”

裴旻沉默许久,道:“有件事须得告知于你。”

“师祖请讲。”

“河北道颜真卿、颜杲卿兄弟力守平原、常山郡的事,你可曾听闻?”

七娘大喜:“知道的。这次太原若真有一场硬仗,我还想与常山郡守颜杲卿里应外合,打通河东军入河北的道路。”

裴旻面上黯然,垂着眸忍痛道:“颜杲卿怕是已经没法响应你了。”

帐中忽然安静下来。

裴旻话开了头,接下来的事就更好出口了。

“颜太守心怀大义。守常山时,擒获了叛军来使何千年。”

何千年归顺之后,辅佐颜太守恐吓了叛军张献诚,说他手下的兵将都是团练兵,根本敌不过这次入河北平叛的朔方军。

正逢朔方军赶到了井陉,李光弼配合着颜杲卿出步骑兵一万人,吓得张献诚仓皇逃遁。

他手下的团练兵没有了主将,不战而败。

“紧跟着,颜杲卿为了扩大战果,命人遍告河北各郡,说朔方、河东大军已经下井陉,这几日便会到达各郡平叛。诸位早早开城受降着有厚赏,若是等大军攻破城门,叛军尽诛!一时间河北诸郡纷纷响应起来,十七郡尽数归附朝廷,唐军几乎就要拿下安禄山的贼窝了。”

七娘注意到裴旻的用词,分析道:“这种情况下,安禄山得了河北有变的消息,一定会率兵借道河东而还,好与史思明里应外合,夹击朔方军。只要河东抢先应援,颜杲卿那头就有机会对付史思明才对。”

裴旻冷笑一声:“可京中传讯,要我们沉心静气,夺回东都优先。”

“颜太守为了牵制安禄山西进长安,还特意派了身边死士逃出河北,前来太原送信,要太原尹王承业密切配合常山。”

裴旻说到此处,愤恨拍了桌道:“王承业那王八羔子并未向颜太守传达京中的意思,表面上竟然答应了。等叛将蔡希德率兵数万,从河内北击常山时,王承业按兵不动,而郭子仪、李光弼缠斗于马邑,鞭长莫及,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史思明、蔡希德两军围攻常山,攻陷城池,生擒了颜杲卿……”

然后,活活一片一片剜去他的肉,用钩子钩断他的舌,折磨而死!

裴旻不忍心再细说颜杲卿的下场,侧目沉默下来。

七娘握紧了拳,抑制住自己胸腔中的愤怒:“京中要趁安禄山挂心河北取洛阳?这是谁的主意?”

老糊涂陛下已经死了,高力士可没这么蠢。

如此目光短浅之辈,只能是李隆基那个亲亲的儿子——皇太子李亨了。

裴旻的回答证实了七娘的猜测:“……是太子殿下。”

七娘一走,高力士不可能事事都出头反对太子。只能看着这位折腾。

七娘将这笔账狠狠记在了李亨头上,又问:“师祖并未参与此事,为何会被罢了河东节帅之职?”

“因为,我杀了王承业。”裴旻此刻却忽然平静了,道,“颜杲卿死后,整个常山因为反抗叛军,遭受一场屠杀,等平原郡太守颜真卿得知此事时,颜氏一族子侄早已被诛尽。”

裴旻看向众人,站起身道:“颜真卿手书一篇《祭侄文稿》,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