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各方心思
夜色如墨,繁星点点,清河镇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月光如银,洒在青石板上,反射出淡淡的光芒。镇上的云客来酒楼灯火通明,灯笼随风摇曳,显得格外的热闹。
天字一号房内,窗棂半开,微风带着一丝凉意,轻轻拂过窗前的轻纱。
楚亦轩,这位年仅十岁的明王世子,端坐在桌旁,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身着华贵的锦袍,上绣金线云纹,彰显着不俗的身份。
他的对面,坐着的是王昭阳王太医,他的眼中带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看穿一切。
“王太医,关于县令谷沐风被灭门一案,你有何看法?”楚亦轩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露出少年难得的成熟。
王昭阳王太医,一位年近五旬的老者,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
他微微颔首,回答道:“世子,微臣认为此事多半是仇家所为。谷沐风以前的所作所为,确实得罪了不少人。
他身为右相时,仗着权势,为非作歹,缺德事可是没少干。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结下了不少仇怨。”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谷沐风的不满和鄙视。
楚亦轩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也是,以前的他确实作恶多端。但如今他已是县令,却仍遭此厄运,可见江湖上对他的恨意之深。”
王太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世子,永安县知府张铭远已经亲自前来查案了。
我们身为过客,实在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人身上。还是赶紧带福星神医回京复命吧!”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和催促。
楚亦轩沉吟片刻,终于下了决心:“嗯,你说得对。明天我们就启程回京。”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果断和坚决。
而在天字二号房内,气氛却与一号房截然不同。年仅七岁的农家女孩秦若云坐在床边,她的脸上带着几分得意和自信。
她的父亲秦铜柱则坐在一旁,秦铜柱是一位憨厚老实的农户,此刻却眉头紧锁,显得忧心忡忡。
秦铜柱的声音带着一丝责备和担忧,“若云啊!今天我们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下,和二房闺女秦若瑶发生争吵的。
他们一家都已经被逐出族谱了,万一让世子他们听到了,不会后悔带我们去京城了吧?”
秦若云抬起头,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爹,你放心吧!
毕竟我是福星神医,又帮世子解了毒,是他的救命恩人,他们不会这么忘恩负义的。而且,以后我还要成为他的世子妃呢!”
秦铜柱听到女儿的话,不由得笑了起来:“你这孩子,总是这么自信。但愿你说的是真的吧。”
然而,他的眉头很快又紧锁起来:“不知道谷沐风的案子什么时候能查清楚。
这案子一天不破,我就一天不能安心。万一牵连到我们,那可如何是好?”
秦若云拍了拍父亲的手背,安慰道:“爹,你别担心。我相信知府大人一定能尽快破案的。
我们只需要安安心心地等着世子,带我们去京城就行了。”
“我们在这里待得越久,我就越担心夜长梦多。”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几分焦虑和不安。
秦若云微微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显得天真可爱。她安慰父亲道:“爹,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心里却是急得不行,心想:“在这里待的越久,越容易暴露。毕竟福星是假的,是自己冒充的。神医?全都是靠着系统罢了。”
父女俩又聊了一会儿,直到夜色渐深,才各自歇息去了。夜渐深,清河镇的夜空繁星点点,宛如一颗颗宝石镶嵌在黑暗中。
明王世子楚亦轩和王太医已入梦,而秦若云也沉浸在甜美的梦境之中。
夜幕低垂,月光如水,洒在秦家老宅的青砖灰瓦上,斑驳的光影映照出几分历史的沧桑。屋内灯火通明,透出一派祥和的暖意。
秦老太坐在木制的太师椅上,手中把玩着一只玉镯,脸上带着几分忧虑。
她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秦老头,轻声说道:“老头子,听说新来的县令被灭门了,这案子到现在还没个头绪。
明王世子和王太医还在查案,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顺利带回若云和老三。”
秦老头点了点头,捋了捋颌下花白的胡须,缓缓说道:“是啊,这案子可不小。现在京城那边怕是也知道了,若云和老三要是有个闪失,咱们秦家可就难办了。”
他顿了一顿,又说道:“是啊!我也担心这个。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若云的婚事。
老婆子,你还记得李昊天将军吗?他前阵子也是若云救的,那孩子还答应过成为将军夫人呢!”
秦老太闻言,眉头紧锁:“哎呀,我也正是为这事担心呢!李将军确实是个好人,可若云要是成了将军夫人,那就得跟着他去边关,那多苦啊!”
顿了顿,秦老太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