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罪有应得
如果有什么重要的案子或者紧急情况,小的会及时向您禀报。是,大人一路小心。小的这就去办。”
张铭远又转身对衙役说道:“李衙役,你随本官一起回清河镇查案。另外,你立刻派人通知县衙的其他人员,让他们做好准备。”
说完,他拿起桌上的官帽,戴上后大步走出了书房。
李衙役紧随其后,一边走一边说道:“大人,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再见到您。
这次的事情真是太严重了,连刚到清河镇的明王世子都给惊动了。我们得赶紧回去,给百姓一个交代。”
两人匆匆出了府衙,骑马向清河镇赶去。沿途的风景在他们眼中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他们的心中只有对案件的担忧和忧虑。
到了清河镇后,张铭远和李衙役直奔谷沐风的府邸。只见府邸大门紧闭,门口聚集着不少百姓议论纷纷。
一个大婶疑惑问到:“这县令大人不是昨天,才到咱们清河镇吗?怎么被人嘎了?”
“兴许是这个县令,以前太过作恶多端了,仇家上门所为呢?”一个老者抚摸着胡须。
“难说,要不凶手怎么不嘎其他人呢!”一个员外手放在大肚子上。
“哎!听说被灭了满门,恐怕是被江洋大盗灭的吧!”一个摊贩自认为了解真相。
“哎呀!就是可怜那些孩子了,看来昨天新到的县令,可不是啥好鸟啊!”一个老太太八卦开口。
一个书生说着:“如果那个县令作恶多端,还能继续当官的话,岂不是刚好说明了,官子两个口,官官相护嘛!”
“哎!除了上任县令,你看看……之前来的哪个县令是好官?”一个小媳妇感叹开口。
一个刀疤不屑道:“是啊!有道是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张铭远下马后,快步走到门前。
“哎!快让让,咱们以前的县令大人回来了。”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喊了一句,百姓如同潮水一样退开,给张铭远让出一条通道。
张铭远看到百姓们,对自己这样爱戴,感动不已。只是现在还有要事在身,只得对着百姓简单说了几句。
“各位清河镇的百姓们,本官现在是永安县的知府。由于今天一早清河镇的李衙役,快马加鞭来到永安县衙门。
说昨天刚和本官交接的清河镇县令,谷沐风谷大人。在昨天夜里,被人残忍的灭了满门。
这案件影响极其恶劣,不仅是谷沐风满门性命,更关系到整个清河镇的安定,还有朝廷的颜面。
还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议论这件事。”
闻言,众百姓听着好像事情还挺大的,都安静下来。但是私下里八卦,那肯定是少不了的。
然后张铭远和李衙役就走了进去。
府内一整洁的很,除了地上血迹斑斑。张铭远走进书房,只见谷沐风的尸体倒在地上,旁边是他的夫人和孩子。
他们面容安详,仿佛只是睡着了一般。然而张铭远知道,他们再也醒不过来了。
张铭远心中全是不屑,心想:谷沐风,你也有今天?可还记得当年你做的那些事?
我的哥哥在右相秦宏兴的府里做小厮,可却因为你的栽赃陷害,右相被满门抄斩了。
就连府里的丫鬟小厮,全都没能幸免。当初要不是我的哥哥,自卖己身……
我哪有上京赶考的银子,我高中了,本想接哥哥回来享福,可我还没有来得及去,哥哥就和秦相一家人被砍头了。
现在你有这样的下场真好,哥哥,你可以瞑目了,仇人死了。”
午后的云客来酒楼前,一片繁忙的景象。路上的行人络绎不绝,有的为了避暑,有的为了寻找一处清凉之地享用午餐。
而在这众多的人流中,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格外引人注目。
秦若瑶,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聪慧的光芒,小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她的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快步走向云客来酒楼的大门。
酒楼内人声鼎沸,食客们围坐在桌旁,品尝着各式佳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秦若瑶轻车熟路地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酒楼的内堂。
内堂光线柔和,摆放着几张精致的木桌和木椅,显得格外清幽雅致。
酒楼内的张掌柜手中把玩着一块玉佩,脸上露出沉思之色。见秦若瑶进来,他连忙站起身,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
“瑶瑶丫头,你终于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张掌柜热情地迎了出来,一把抱起秦若瑶,脸上堆满了笑容。
“张伯伯,我今天有好东西给你。”秦若瑶的小脸上写满了得意。
将秦若瑶手中的食盒接过来,亲热地叫道:“瑶瑶丫头,有啥好东西?快随我去内堂说话。”
秦若瑶甜甜一笑,脆生生地回答道:“好的,张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