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心思2
钱氏翻个白眼,“我就是唠叨几句罢了,我知道我们家三个儿子还指望,老三和若云丫头帮扶呢!不然的话……”
秦银柱看着钱氏,继续说道:“你知道就好,今天别忘了,不要给谁摆脸色。”
话音刚落,老三秦铜柱和钱氏也起床了。
钱氏担忧道:“孩他爹,路上可要注意安全呐!我们家可都指望你和若云了。我们家里还有四个儿子在念书呢!”
秦铜柱伸手摸着钱氏的头发,“孩他娘,你就放心吧!我都知道的,这次若云去了京城,保不齐就是世子妃了。
咱们家的四个儿子,大房的三个儿子,还有四弟。八个孩子以后也能有更好的出路啊!”
秦若云虽然只有七岁,但已经是个美人胚子,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显得格外机灵。她走到秦老太身边,甜甜地叫了声:“奶奶。”
秦老太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头,说:“若云啊,这一去京城,可要好好听你爹的话,知道吗?”
秦若云点点头,说:“奶奶,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早饭很快就准备好了,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气氛虽然热闹,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打算。
秦铜柱知道这次去京城是个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要与家人分别,心中有些不舍。秦若云则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有些忐忑。
吃过早饭后,秦老头站起身,郑重地对秦铜柱说:“老三,你要照顾好若云,你们到了京城后,别忘了给家里来信。
你们这一去京城,可是为秦家光耀门楣的大好机会。别忘了家里还有你大哥、二哥,还有你那未出世的侄子,以及你那才七岁的儿子。
若是得了空闲,便提拔提拔他们,让秦家也能在京城有个立足之地。”
秦铜柱点点头,说:“爹,您放心,我会的。”
秦老太也嘱咐道:“若云啊,你是奶奶的孙女,到了京城后,可别忘了多给奶奶送些钱回来。
等你安稳了,记得来接我们一家人去京城享福。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哪比得上京城繁华啊。”
秦若云听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知道,家里这些人其实并不是真心为她好,只是看中了她未来的地位。
但她也明白,为了以后的生活,她不得不答应。于是,她微笑着回应:“奶奶,我会的。”
秦银柱也走过来,拍了拍秦铜柱的肩膀,说:“三弟,若云救了贵人,又被请去京城。你们可别忘了家里的孩子们呐!
此去京城路途遥远,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京城那地方,龙蛇混杂,你可得处处留心。到了那边,别忘了凡事要以秦家利益为先。
若是有机会,就把咱们这一家子都接去京城享享福。”
钱氏则更加直接,眼里带着的算计,都不加掩饰开口说道:“三弟,云丫头,路上注意安全,到了之后,多给家里一些钱财,家里八个读书人,需要钱财的地方太多了。
好让你娘和你哥哥们过上好日子。若是能去京城,那就更好了,咱家也能沾沾你的光。”
秦铜柱听着这些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他知道,这是家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对家人的责任。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说:“大哥大嫂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和若云的。”
孙氏是秦铜柱的媳妇,她看着丈夫和女儿即将远行,心中虽有不舍,却也知道这是为了秦家的未来。
秦铜柱听着家人的话,心中既感动又无奈。他一一回应每个人的话,脸上挂着坚定而温和的笑容:“爹、娘、大哥、大嫂、若云,你们放心。
我会记住秦家的恩情,也会尽力为秦家争取更好的未来。若是有机会,我一定会把你们都接到京城去。”
她轻轻握住丈夫的手,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孩他爹,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啊。家里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爹娘的。”
而一旁的秦若云,虽然年纪尚幼,却已经能感受到家中每个人心中的算计。
她微微皱起眉头,心中不禁感慨:老秦家的人,一个个都是贪婪无比啊!
可是想到自己冒充福星,已经帮明王世子解了毒,以后能成为世子妃的前途,她又只能默默应承下来。
她抬起头,用稚嫩的声音回应着每个人的话:“爷爷、奶奶、爹爹、娘亲、叔叔、婶婶,你们放心。
我会记住你们的话,到了京城后一定会努力为秦家争光的。”
一家人就这样在清晨的阳光下,各自心怀算计地,吃完了这顿早膳。秦铜柱收拾好行囊,准备启程。
秦老头和秦老太站在门口,目送着儿子和孙女的背影渐行渐远。他们心中明白,这一去京城,或许就是秦家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