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进分子为实验田 - 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 讨厌夏天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以激进分子为实验田

以激进分子为实验田

某个集体农庄内,一片田地中,一个社员擡头看天许久,脸上从犹豫不决到满脸决然,恶狠狠扔下了锄头,匆匆就往田地外走。

其余社员一怔:“张三,你不干活了?偷懒要受到责罚的!”

张三边走边道:“学堂今日有历史课,我要去学堂听历史课!这些农活我晚上补。”

有社员叫道:“农活这么多,晚上只怕补不过来。”

张三大声回答:“那就克扣口粮好了!”

“我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为什么我家忽然就没了田地。”

“到底为什么穷人永远是穷人,官老爷永远是官老爷!”

以前为了一碗野菜糊糊拼命地时候,脑子里除了野菜糊糊,就是无尽的疲倦,什么都没有力气想,什么都没有心情想。

如今吃着馕饼和肉,有力气和心情想些事情了,可一颗心竟然越想越迷糊了。

为什么自己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种地,家里却越来越穷,越来越活不下去?

这事情闹得自己晚上竟然睡不着,一定要去学堂多听几次历史课,搞明白为什么,不然这辈子都不安心。

另一个社员大声叫着:“我也去听历史课!这几天心里堵着什么,憋屈极了!”

一个社员扔下锄头,嘴里骂骂咧咧地:“老子也去听课!老子家里以前富过的!老子祖上有几百亩地呢,为什么就成了佃农了?”

其他社员附和着,也跟着去了学堂。

另一个小队的人见到一整个小队的人尽数偷懒,惊讶地问道:“你们去哪里?”

去学堂的人群有人大声叫着:“我们去学堂听历史课!老子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老子世世代代是穷人!”

另一个小队的人低声聊了几句,众人放下了锄头,叫道:“我们也去!”

有人一边快步向田埂走去,一边道:“老子本来觉得历史课就是听故事,听得开心极了。”

一群人附和,生活无聊,听故事的时候最开心了,尤其是官老爷讲故事又好听又新奇。

那人继续道:“可是这故事听完之后竟然脑子懵懵的。”

一群人点头,历史故事真好听,可是听完之后的感觉怪异极了。

另一个人道:“我总觉得关系到我全家的人生,可是又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一个人大声道:“没错!就是这种感觉!”

历史故事中好像隐藏着关系自己人生的重大故事,可自己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那种感觉令人抓狂。

农庄中一群人浩浩荡荡去学堂听历史课,越来越多的人问清了原因后同样跟上。

到了学堂的时候,整个集体农庄的人竟然尽数都来了,好些人的脸上带着匆匆赶路的汗水,以及无限的郑重。

上千人聚集在学堂外,竟然没有人嬉笑,没有人说话,仿佛历史课关系着所有人的人生。

学堂内,一群夫子面对整个农庄的人都来了,惊讶又不惊讶。

一个夫子叹气道:“今日就在露天讲课吧。”

天气冷不冷,适不适合室外讲课,这个时候统统无需考虑,只是朝廷新的历史故事还没到,能讲什么?

另一个夫子慢慢地道:“其实,我也想知道为什么啊。”

一群夫子沉默了,学堂的夫子中至少有七八成以前是门阀士人,对千百年来王朝更替,却只是原地踏步,不断重复前朝的崛起、兴旺、衰退、灭亡,一样无比的惊讶。

一群夫子聚集千余农庄社员,大声道:“朝廷还没有发新的历史课本,我们不知道新的内容。”

无数农庄社员大声喧闹,更有人大叫:“杀尽天下断章狗!”

一个夫子见群情激愤,大声道:“知道有句话叫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哪怕是已经知道的东西,多读几遍,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多听几遍历史课,说不定就能知道历史的真相了。”

千余社员重重点头,渐渐安静。

一群夫子松了口气,开始炒冷饭,讲已经讲过的历史课。

千余社员认真听完,有人乐呵呵地笑,丝毫没有压力,其实就是跟着来凑热闹的,朝廷怎么更替,自己怎么挨饿受冻,都是天意,想这么多干嘛。

有人皱紧了眉头,第一次听没有注意到,现在才发现前朝开国的时候竟然是给百姓分田地的,那么自己家的祖先想必也分到了田地,为何自家三代内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回事?

老祖宗的田地在哪里?

有人喃喃地道:“为什么不论汉朝,还是铜马朝,百姓都会越来越穷,越来越过不下去?”

听完历史故事,只觉世道真是奇怪,明明开国的时候人人欢喜,为何百十年后官老爷依然欢喜,百姓却要活不下去了。

一个社员神情严肃,说出了真理:“那是因为朝廷没有‘德’!没有真正走孔圣的道路!”

他傲然看着四周的社员,大声道:“朝廷没有‘德’,所以被老天爷惩罚了!”

“前朝有个皇帝失德,天下大旱三年!”

他激动地大叫:“历史告诉我们,一定要有道德,一定要尊敬孔孟,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天意。”

四周立刻有社员反驳:“若是朝廷没有‘德’而导致王朝灭亡还有些道理,但朝廷没有‘德’关百姓p事,为什么要大旱三年,百姓饿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