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下少阴门肾经27
第205章下少阴门肾经27
涌泉金莲府。井穴。别名,地冲、地衢、蹶心。主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调二便。 然谷火龙府。荥穴,属性火。别名龙渊,然(燃)骨。位于在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
太溪太溪府。太输穴,原穴。别名,吕细(十二音律之一,六吕,纯阴)。属性土。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主益肾。
大钟冲石府。络穴。内踝后下方,太溪穴下0.5寸稍后凹陷处。主足跟痛,肾疾。
水泉水螭府。郄穴。踩地,可见明显内踝尖,其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为太溪穴,直下1横指处。主女子月事不来,闷痛,挺出,小便淋沥,腹中痛,调经活血。
照海阴海府。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别名漏阴,阴跷。
《针灸甲乙经》:女子不下月水,照海主之。
《标幽赋》: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
《玉龙歌》: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
复溜伏白府。五输穴之经穴。属性金。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主女性下焦冷、痛经、手脚浮肿。功指补肾益阴,温阳利水。
交信入阴府。太溪穴直上2寸,复溜穴前0.5寸。别名,阴跷脉郄穴,内筋穴、竹柳穴。主外散寒冷。
筑宾筑滨府。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别名筑滨、腿肚。主疝气,小腿内侧疼。
阴谷阴谷府。合穴,属性水。主男女科生殖系统,癫狂,膝痛如椎。在膝后区,两天筋间,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外侧缘。
横骨横空腹。别名,下极、屈骨端、髓空、屈骨。在下腹部,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主脱肛,五淋,小便不通,阴器下纵引痛,小腹满,盗汗之多出。妇人遗尿不知出时。
大赫大日府。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别名,冲脉、足少阴会穴,阴维穴,阴关穴。主男、妇科炎症,增加性快感。30s按摩
气穴神气府。别名:胞门、子户。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主奔豚,气上下引腰脊痛,泄利不止,目赤痛从内眦始,妇人月事不调。《扁鹊心书》:带下,子宫虚寒,浊气凝结下焦,冲任不得相荣,故腥物时下。
四满第四府。别名:髓府、髓中。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主月事不调,肝硬化腹水,便秘,泄泻,遗尿,水肿,小腹痛,膀胱炎。
中注中注府。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冲、少相交,注于胞中。主腹胀,便秘,月经不调。
肓俞子户府。当脐中旁开0。5寸。别名,子户。
商曲别名高曲,商谷、商舍。位于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商,五音之一,金之音,大肠属金。曲,弯曲。本穴内应大肠横曲处,故而得名。主腹切痛,目眦痛,健脾和胃。
石关石关府。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冲少之会。主产后腹痛,妇人不孕。
阴都阴都府。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别名食宫,不宫,通关。功聚散脾土,主便秘。
腹通谷通谷府。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主食谷不化,目眩晕。别名通谷,通骨。
幽门幽关府。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别名,上门、上关、幽关。主降逆止呕,通乳消痈,胃之疾,便血等。
步廊步郎府。别名,步郎。膈上,与任脉之中庭穴相平,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宽胸理气,止咳平喘,补肾纳气。
神封天封府。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神封是在膻中向左右外侧旁开约三个指幅之处。主降浊升清。属心血管系统。
灵墟灵墟府。于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胸胁支满,闷乱烦满不得饮食。配肩井、合谷,治乳腺炎,乳腺增生。
神藏神藏府。位于胸部,当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咳嗽,气喘,胸痛,烦满,呕吐,不嗜食。
彧中彧阳府。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胸部正中线(华盖)旁二寸。功主生气壮阳,利气、平喘。坚持按摩,能宽胸理气,增强心肺。
俞府输府。腧穴,别名,输府。位于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俞,指脉气输注处。府,通“腑。主利气、止咳、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