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萧荆山与朱淑真(二)
阿姐说她是来上京寻亲的,他忙前忙后地打听,才知道,她姨母一家早在几年前离京,没了音讯。
萧荆山站在身后,她背着小包袱,仰着头,望着紧闭的大门出神。
随后,又低下头,用帕子抹去眼角泪水。
身后的男子看得心焦,他走到小娘子面前,声音嗡嗡的,“朱娘子,要不你去我府上吧。”
萧荆山怕她不肯,接着解释,“我大哥刚赏了一个大房子给我,里面有好多事务,我弄不清楚,你读过书,我想请你来府上帮忙。”
朱淑真抬起头,眼角还有些泛红,“是请我去做府内的管事?”
萧荆山心里不太乐意这话,但为了留住心上人,不住地点头。
朱淑真进侯府了,十分认真细致,将府内上下的琐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萧荆山身为当朝新贵,自有许多媒人上府,但他都大手一挥将人全部赶走。这时,京城里开始传出许多流言蜚语,就连宫里的张阿姐也跑过来问他。
他只是低着头,闷不作声。
那晚他喝了许多酒,坐在石阶上,心里不畅快,他早有心上人了,她才华出众、长得也很好看,自己不过是一粗人,哪里配得上人家?
但他又赶走了围绕在小娘子身边的人,他舍不得她,但又不敢开口,怕被拒绝。
朱淑真瞧见他喝得酩酊大醉,坐在台阶上发呆,担心他的身体,就走上前,想要劝诫几句。
早已喝迷糊地某人一抬头瞧见她,看着那满是担忧的眉眼,不知怎得,直接伸手抓住那人,将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朱娘子,我喜欢你。”
那人瞪大了双眼,受到了惊吓般,用力挣脱,踉跄地逃走了。
果然,果然是如此。
原本坐着的男子啪地躺在地上,嚎啕大哭。
过了一会儿,那人却去而复返,站在一旁,怯怯地开口,“萧侯爷,地上凉,你快起来吧。”
被心上人瞅见这丢人的一面,他却偏过身子,用手盖住脸,还是止不住地呜咽着。
朱淑真踱步坐在了一旁,她刚刚是不知如何面对这才逃走。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却是捂着发烫的脸蛋,心里横冲直撞。
她早就喜欢上他了,当他如英雄般出现救了自己时。时至今日,两人的身份有着天壤之别,自己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纵然心中悸动,也不敢流露丝毫。
刚刚府上的仆人跑来告知萧侯爷躺在地上痛哭,想到他那满身的伤痛,心下着急,又忙慌地跑来。
朱淑真瞧着心上人,刚想表明心意,一开口却是,“我不为妾。”
萧荆山这时头脑却是十分灵光,他马上坐起身,抹了把泪,直视着对方,“朱娘子,萧某定会娶你为妻。”
朱淑真被他盯得满脸羞红,偏过头,过了许久才点头。
两人成婚了,婚礼办得很热闹,连当今圣上都出现在现场。
那段时日,两人过得很幸福。
他不会认字,朱淑真就从千字文教起,每每瞧见他抓耳挠腮的样子,就在一旁鼓励,领兵打仗的将军怎能败在这上。
聚会上有人言语上贬低她,萧荆山就把那妇人的男人揍一顿,就算告到圣上那里,也只是袒护威远侯喝醉酒罢了。
一切的变化,出现在圣上娶了肃国公嫡女为后。
那日,大夏朝百姓普天同庆,萧荆山却守在张家爹娘的牌位前默默垂泪。他知道阿姐身份低,迟早会有这天,但就算心里有了准备,还是会心疼阿姐。
朱淑真自请去宫里陪张桃儿,她现在是贵人,住在皇帝附近的朱翠宫。
原本张扬明媚的小娘子穿上了锦衣绸缎,伺候的宫女无数,眼里却有了伤感。
她并没有多说,只是陪着她,替她梳发,染指甲,就像在小县城里一样。
待了几日后,张桃儿似缓过神来,笑着推她回去。
在出宫的路上,她却被一宫女拦住去路,说是长公主有请。
朱淑真知道这是相公大哥的亲阿姐,态度十分恭敬。
可到了长公主住的地方后,却被晾在了门外,无人问津,外头太阳很毒,她身子不时晃动就要坚持不住时,宫女才将自己迎进去。
她站在宫殿里,瞧见了尊贵的公主殿下,她容貌秀丽,却似有病态,不时地咳嗽着。
“你就是威远侯娶的新妇?”
“是。”
接着是一阵死寂的沉默,她低垂着眼眸,任由那肆意打量的目光审视着自己。
过了许久,那人才开口,“本宫身子不好,忘了送去新婚贺礼,你现收着吧。”
接过礼后她又被打发退下,出了门口,听到里面隐约传来宫女的声音。
“殿下,不过是一小门小户的娘子,既没样貌又没家世,真不知威远侯看上她哪点?”
“殿下您可是当今圣上的亲姐,何等尊贵,那威远侯真是乡野小子,没眼光。”
朱淑真抿着唇,精神恍惚地离开了此处。
她不止一次受到这种讥讽,从未退缩,可知晓长公主的心意后,不知为何,心里有了怯意。
她渐渐自卑,贪恋着美好却不肯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