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拜访儒雅
就在余天来为云城受贿案焦头烂额时,另一边书芮的日子可谓是轻松惬意。
自上次参观学堂后,书芮留了下来,成了学堂的一名教书先生,至此收了四处云游的心,也算是在云城有了立足之地。对此,我与书生也颇为放心。
原本我们是打算即使他留下也让他住在原来的住所,这样离的近,也方便相互照应,而待时机成熟时会让他搬回我与书生的秘密住所。但是自从上次在瀑布下远远的见了一次儒雅之后,书芮便铁了心思要住在学堂,拒绝了我与书生的好意。我也曾笑话他,他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对此,他也只是笑而不语,只是闷头搬走了行李。至此,很少下山。
学堂交给他打理,一是可以减轻小乞儿的负担,二是如书生所说,可以收回一些小乞儿的权力。虽然我知道小乞儿对我无二心,但事情总是防患于未然比较好。书芮是路途中认识的朋友,相处时日已久,对他的品性我们皆为认同,就连小老头对他都是赞不绝口。因此,学堂有他照看,我们也放了不少心。
对于儒雅,自上次一见后,我虽也被他吸引,对他好奇,但远远不如书芮的那一份心心念念。儒雅在我的认知里,是难得一见的奇人。他的那份淡薄,那份与世疏离的心,以及周身的气质都深深的吸引着我。我也很想如书芮一般义无反顾的为他而去,但我知道,世上所遇人和事,若非一定的缘分,即使强求也是无用的。更何况,现在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因此,即使对儒雅有这份心思,我也悄悄的收了起来。
书芮自搬去学堂后,倒是兢兢业业的教书育人。虽然进阶版考试的成绩暂时未出,但是书芮在算账方面的知识体系却是储存量庞大。因此,在他教授一段时间后,学堂孩子们的算账技术是突飞猛进。小乞儿在书芮照看学堂之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出去寻找店铺,洽谈合作,虽然都是些小商铺,但学堂的收益倒是日益见长了。当然,书芮也开始接手一些店铺的账,也帮孩子们指点一些做账技巧和方法。就这样,学堂在书芮的照看下,越发的好。
前面说道,书芮当初留在学堂,并且义无反顾的搬到学堂居住是为了只见过一次面的儒雅,这点毋庸置疑。在学堂之事忙完之时,空闲之余,书芮经常独自徒步到儒雅冥想的瀑布附近。也不靠近,就远远的看着。若是儒雅在,他就悄悄的站在一边,儒雅冥想多久,他就站多久,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若是儒雅不在,他就寻一地坐下来,慢慢等待。有时候看风景,有时候学着儒雅的模样冥想,但更多时候,他是拿出一本随身携带的书慢慢阅读。书芮喜欢读书,这是他作为书生最基本的修养。有时候读的累了,儒雅还没来,他便起身活动活动,然后坐下继续读,直到日头西落,他才慢慢的起身踱步回去。也有时候,书芮书读到一半,儒雅来了,他便放下书静静的看着。有些时候,书芮想向前走近一步,又想起小乞儿说过儒雅喜清净,不喜打扰,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收回了迈出去的脚步。就这样,两人,一人身处瀑布之下,一人身处山间草丛之中,一近一远互不干扰却又和谐的相处着。只是,不知瀑布之下那人知不知山间之人的存在。
我与书生经常会去学堂。给书芮和孩子们带去新鲜的食物、书籍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小乞儿会定期去,然后带去洽谈下来的商铺账本,离开的时候会带走做好的账,再派人送回商铺。如此一来,书芮几乎可以不用下山就可以保证学堂的正常运转,他也有了更多时间打理学堂以及与儒雅相处。
儒雅自在云城隐居以来,少与人相处。只是日日在竹屋中读书写字,烹饪煮茶,闲来听风雨,忙时观内心。有时也会去瀑布之下大石之上打坐冥想。听那瀑布之水从高处落下,气势磅礴,一下一下的撞击着自己的心。自发现那一处妙地之后,瀑布便成了儒雅除小屋之外的最喜爱之地。自离开世俗之后,儒雅发现日子从未如此轻松惬意过。若是可以,他倒是愿意一直这么下去。只是~
近日来,总有一男子在瀑布附近林中出现。也不知对方是何身份,目的如何。自第一次发现后,那男子便经常出没于附近林中。每次去,几乎都能看见他的身影。只是,对方似乎并无恶意,也从未向瀑布靠近,只是安安静静的站在林中。有时候自己的去的晚了,会那发现那男子坐在林中草地上读书,倒是有一番野趣。当自己去了之后,那男子便放下了书本,然后站起身,一直望着瀑布的方向,也不知在望些什么。直到自己离开时,他还站在那里。儒雅不知道男子有没有知道自己在观察他,也许他大概以为隐身于林间草木间,便不会被发现。却不知,像儒雅这样视觉听觉灵敏度都极强的男子,他的隐匿与完全暴露在日光之下毫无分别。就这样安静相处了些时日,儒雅对那男子倒是越发好奇起来。想在这偏远之地,人烟稀少,除了附近有一学堂之外,再未见过他人。也不知这男子是何来历,不知是不是那学堂中人。想到此处,儒雅忽然想起前些日子见过的那瘦弱男子,曾邀约他去学堂,却被他拒绝,如今好些时日过去,倒是未再见到。那男子与眼前男子不同,多了一份世俗气,少了一份书生气,相比起来,还是眼前男子比较可爱一些。
这天,儒雅在瀑布下冥想完了之后,迅速起身离开,倏忽之间便不见了踪影,速度之快,让人震惊。书芮本来安安静静的看着儒雅,看他打坐冥想完毕,打算等他离开后,自己再慢慢踱步回去。这些日子以来,两人虽未见面,但似乎已有了默契。安静和谐的相处,让两人的身心都得到安宁,化身在林间草木间,彼此慰藉。但这日,儒雅的举动并未像往常一般,书芮只感觉在呼吸之间,儒雅便不见了身影。如此速度,让他惊讶。于是四处张望,寻找儒雅的身影,却在不知不觉间突破了自己设定的界限,到了瀑布之下。然后抬头一看,蓦然发现,儒雅停在瀑布旁山崖上的一棵小树上,衣袂飘飘,玉树临风,微微笑着看着自己。书芮一时窘迫,愣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既想留下与儒雅说话,又怕扰了他的清修。于是犹豫之间,竟是进退两难。正在书芮与自己做着心理斗争时,从儒雅站立的树上轻轻的传来一句:
“此处地杰山林,兄台既喜爱,何不正大光明立于这瀑布之下,躲躲藏藏在那林间做什么。”这声音很轻,本该被瀑布之水落下之声淹没,但此刻却偏偏犹如在书芮耳畔响起一般,让他更觉窘迫。原来儒雅一直都知道他的存在,只是未点破而已。
想到此处,书芮心里有些慌张,那种似是偷窥却被抓个正着的感觉紧紧的折磨着他。本可以正大光明的靠近,结交,却不知道为何自己会选择那样的一种方式。难道真的是不忍打扰吗?书芮开始反问自己。如今被人抓住尾巴,书芮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不齿,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是,此时此刻却无可奈何。顿了顿,平静了下内心,书芮终于做出了决定。只见他抬手向儒雅站立的方向深鞠一躬,道:“实在抱歉,我本无心闯入。只因初见兄台时见兄台气质非凡,生了仰望之心,又见兄台常独自坐于这瀑布之下冥想,不忍打扰。因心有所念,故常立于林间,想以此沾染兄台周身之气,以净内心。我并无恶意,只是不知如此打扰了兄台清修,实在抱歉。”说完,书芮又深深鞠了一躬。对于瞻仰之人,书芮毫不吝惜他的溢美之词和瞻仰之心。之后,书芮起身迈出脚步打算离开。心里无限后悔却又有些不舍。却在起身之后,见儒雅如天神下凡一般,脚步轻点,身体轻盈如飞鸟,伴随着瀑布之水,轻轻飞落在他面前。如此绝美的画面,让书芮一时晃了神,竟再次定在原地,完全忘了离开之事。当儒雅再次微笑着开口之时,书芮才收回心神。
“无妨。此地并非我一人所属。我只是因喜清净,故寻了这世外之地。若是兄台喜爱,可常来。”儒雅轻轻的说道。
“这~只怕是会打扰到兄台。”犹豫片刻之后,书芮说道。虽然儒雅的话让他很心动,但是他心里还是有所顾忌。
“不会。此地本偏远,故少有人来。这些日子,也只有兄台与我二人常立于此。此前虽从未说话,却也知兄台并非那俗世之人。且兄台为我肯忍那林间蛇虫鼠蚁之险,可见兄台之心甚好。小生颇为感动。你我二人能和谐相处数日,也是有缘。如此,便不必推脱。”儒雅依旧轻轻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便多谢了。”书芮说完,双手作揖再次行礼。心里虽还是有些担忧。但是面对儒雅,他似乎没有了拒绝之心。
“我住那边林中小屋,兄台若是不介意,可有空来访。”儒雅说完,轻点脚步飞身离开。只留下书芮一人立于瀑布之下。此时瀑布之水声很大,淹没周围的一切声响。书芮却似闻所未闻一般呆立原地,脑中回响的依然是儒雅离开时的话语。良久之后,待书芮收回心神之时,儒雅早已不见了踪影。
慢慢踱步回到学堂,为自己今日的奇遇高兴。对于儒雅,他终于有了进一步的机会。心心念念默默观望了这些日子,始终不敢向前一步,今日却意外打破自己设下的界限。本以为会打扰儒雅,心中为此懊悔不已,却不曾想,原来尽管自己躲藏于林间草木,儒雅也早已将自己的举动看在眼里。书芮本以为自己藏匿的够深,也尽量不发出声响,以免被儒雅发现。却未曾想到,以儒雅如此耳目灵敏之人,又怎可不会发现自己。想到此,书芮竟觉自己多日来的举动有些好笑。今日与儒雅短暂交谈,更是加深了儒雅在书芮心中的印象。想起谈话内容,不知儒雅所言是否属实,若真是这样,那自己~想及此,书芮脚下的步伐越发轻松。据小乞儿所言,儒雅那林中小屋也只有小乞儿一人机缘巧合之下去过一次,今日儒雅主动邀约,倒是让他为此欢喜。书芮此时的内心因为儒雅的关系浪潮翻涌,思绪万千,也不知该如何平静。只是脚下步履越发轻盈。
回到学堂,书芮忍不住内心想要分享的喜悦,写信与我,告知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我收到他信时,正在里间与书生讨论以后的计划。自我们回到云城以来,半月之间,我与书生已断断续续的讨论了多次,但均无结果。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小乞儿将学堂打理的井井有条,且已慢慢走上正轨,云城大部分的小商铺的账务已被小乞儿收入囊中,交予学堂。书芮去了学堂后,又将学堂规整了一番,现在学堂在书芮的治理下,已变得井然有序。只是,目前学堂的规模仍不算大,至少与曾出现在云城的白衣人背后的组织相比,差了很多。且,孩子们算账的手艺,参差不齐,虽有个别优秀者,但仍与预想的差了很多。为此,也是头疼。
云城近日来又开始风起云涌。自白衣人之后,又有一些陌生面孔开始陆续出现。只是与白衣人不同的是,这些人行事更加低调,行踪更加诡秘,飘忽不定,让人无法察觉。我与书生也是在一个偶然的夜晚遇见,跟踪了一段,却一无所获。对方最终消失在了茫茫黑夜里。
白日里的云城看起来风平浪静,与平日没什么两样。但却没有人知道,这样的风平浪静之下再次起了暗涌。我不知道那些人的来历,目的,书生亦不可知。但隐隐约约的,我却感觉这一波人似乎不属于算账这个行当,他们更多的像是在寻人,且是在秘密之中进行。也不知他们所寻何人,需要发动这样的阵仗。
我没有给书芮回信,却与书生商议是否要再次去一趟学堂。书芮信中所言儒雅邀他去他的小屋。他很开心,虽有犹豫,却最终决定前往。长久以来的心心念念在如今即将实现,书芮如今的心情是非常愉悦的。同时,他托我从云城买些上好的茶叶带与他,他要去拜访儒雅时作为礼物相送。对此要求,我深感无语。对于儒雅,书芮真的是用尽了心思。
对于儒雅,虽然我对他一直很好奇,但他的身份也一直让人存疑。对此,我与书生达成了共识。一起去云城最好的商铺买了茶叶,然后去了学堂,见了书芮。将茶叶交予他,说,购买茶叶的银钱从他的月银里扣除。书芮爽快答应。然后,我又说,我们想一起去拜访儒雅。书芮对此略显犹豫,因为他也不确定如此会不会唐突了儒雅。我说,无事,既是相遇,便是有缘,我很好奇,他身上到底有什么能让你如此上心。话已至此,书芮也不好再拒绝。于是,一行三人拎着茶叶去了儒雅的小屋。
小屋在离瀑布不远处的一处竹林之中,四面被繁茂的绿竹环绕,清净优雅。小屋不大,像是一人的临时住所。屋外有一小片空地,空地上有竹子做的桌椅,桌上是烧好的茶水,还在“咕咕”冒着热气,而儒雅正坐在竹椅上独饮。悠悠山林,山风吹拂,远处瀑布之声回响,茶水的氤氲之气从儒雅的身旁缓缓升起,好一番美而静的画面。我们一行三人站在竹栅栏外,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久久不语。
“既已到访,何必久立屋外等候。”良久之后,儒雅的话裹挟着山风轻轻的传进了我们耳朵里。
闻言,方才清醒。
书芮上前,轻轻推开竹门,道:“冒然到访,还望兄台恕罪。”
“无妨。既有邀约,来了便是。兄台请进。”儒雅说完,放下茶杯,默默的站起身迎接。
我与书生跟随在书芮身后进了门,儒雅看了我俩一眼,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对于我俩的突然到访,儒雅既未表现出排斥,却也没表现出热情,好似我俩并不存在一番。如此,更让我与书生觉得此番到访实在冒昧。
一行三人逐一到桌旁坐下。儒雅回屋取了干净茶杯,坐下后又一一倒进茶水递与我三人。伸手接过,小酌一口,茶香之气瞬时在唇齿间弥散开来,让人忍不住赞叹。
儒雅问,兄台对茶也有研究?
我说,没有。日常虽饮茶,却并未有研究。但知道好茶喝在口中唇齿留香,让人流连忘返。兄台此茶,若朔及既往,却是我从未喝过的好茶。
说完,我又忍不住小酌了一口。
听我如此说,书生不免多注意了些。开始小口小口的啜饮起来。其间并未言语,却也好几次陷入沉思。书芮倒是无心,只一门心思的想与儒雅多说些话,亲近些。
先生此处甚是幽雅。是个适合清修之地。不知先生如何寻得如此宝地?书生啜饮完茶之后悠悠开口。
呵,说来也巧。我孤身一人,本四处云游,四海为家,在江湖游荡行走多年,一直尚无落脚之地。直到无意间来此,遇那瀑布,清潭和大石,见那瀑布之水从高处落下,在空中形成一片薄雾,又在清潭中激荡起水花一片,声音激荡,回荡在此山间。那大石于清潭之上,薄雾之中,人静立其上,练功打坐,听那潺潺水声,吸收山间之精华,浑身通透,舒畅,再也没了俗世之烦忧。于是便喜欢上了这里,日日留恋于此,后便决定暂时安顿下来。儒雅一说起这山间之景,便滔滔不绝,眼里是掩饰不住的喜爱。
原来如此。先生眼光甚好。此幽静之地,世间不可多得。先生偶遇此地,也是有缘。
是的。此地人少,又被竹林环绕。最是适合。
初见先生之时,于那茶水氤氲之气间独坐啜饮,与这四周清幽之景颇为融合。想那茶汤口感极佳,与市井之茶颇为不同。不知先生这茶产自何处。书生开口,又于不经意间将话题转至茶水。想,他沉思之时莫不是在想这茶之事。
日常用茶而已。是我云游之时遇一老先生所送,至于产自何处,恕在下实在不知。
原来如此。
对了,兄台,这是我托他二人在云城商铺购买的茶叶,许是不如兄台之茶,但初次见面,当是礼物相送,还望兄台不要介意。书芮说完,递上了茶叶。
儒雅并未推诿,只含笑接过,道,如此,费心了。在此谢过。
儒雅说完,又起身再次倒了一次茶。然后或各自闲话,或彼此沉默,待杯中茶水殆尽,我与书生起身告别。书芮虽有些依依不舍,好似与儒雅的话未说完一般,但见我二人已起身告辞,他也不做停留,与儒雅拜别,同我们一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