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国明投资借势发展,业务范围辐射周边 - 投资纵横 - 股子百家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投资纵横 >

第35章国明投资借势发展,业务范围辐射周边

古子百现在是不满意只在龙洞市这块地盘发展的,获得十大杰出人物后,已经给古子百的身份镀了一层金,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同样一个人,如果披上了一件官方认可的外衣,办事就变得容易多了,古子百如今的杰出不仅仅是属于古子百,而且是属于金融办领导有方,还属于谢市长提倡的先进模范的排头兵,古子百现在身上是带有使命感的。

人一旦有了名气,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在于名气本身就是一张通行证,去哪里都会得到开绿灯,畅通无阻,事情好办了,好听的话也多了。坏事是,应酬太多,现在一些重要部门搞动,古子百也经常受邀参加,还时常被邀请去坐讲座,几乎每一次都讲着相同的话,传递着自己都不很相信的正能量,着实让古子百感觉到有些疲惫,但敢拒绝吗?二者相比来看的话,好处总体还是多于坏处的。

古子百的目标,当然不是为了得到虚无的恭维,他想得到实在的,他想把自己的国明投资推到整个黑口省,想把业务做到全国各地。

有一天,龙洞市相关部门召开一个内部会议,想办法给全体贫困户筹措一笔保障金。这也是谢市长上任烧的第二把火,他想让老百姓姓念他的好,想得一个“时时记住底层人民的好市长”这样的名声。谢市长在官场上混了多年,深知这一招见效快,因为同样一笔钱,如果花在有钱人身上,或者平均花在每位市民都能享受的公用事业上,其实得到的赞誉并不及花在最穷最需要钱的人身上,因为这会让那部份人特别感激,这就是经济学里面的边l际效用,即在饿了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总比第二个第三个甚至后面几个馒头味道要好,因为第一个馒头给饥饿的人的感觉是最需要的。这样看来,谢市长对经济学也研究得比较深。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曾恒耳朵里,曾恒觉得里面有机会,就来给古子百汇报。古子百左思右想没有看到机会,就说,“曾恒呀,我们可以做公益和慈善,但我们作为企业,这个钱也要用到刀刃刃上,我们讲究的是投入与回报,我们不能为了获得一句好话,就不计成本的付出。”

“我正是考虑到了回报,才觉得这是一笔大买卖。”曾恒接着说,“我们近一步来梳理一下,为什么要对贫困户筹措这样一笔生活保障款,说白了,明眼人都看在眼里,就是谢市长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获得一个好名声。但当前龙洞市财政比较吃紧,这是好多内部人士都在传的一个消息,如果说,这一笔钱不要政府出,但是由政府来牵头组织,那是不是谢市长又有了名声,还不用出钱,他是不是很高兴?”曾恒看着古子百,然后停顿了一下。

“那当然,只要是政府组织,那功劳肯定最终是谢市长的,而政府不出钱,那相对于给政府节约了一笔财政支出,又给谢市长记了一笔功。但是,曾恒,我刚才说了,我们国明投资,是不愿意做这样一点实惠没有的好人,不是不愿做,是我们也要持续经营,这个对我们没有带来多大的好处呀?”古子百再一次表明自己的态度。

“古总,我再给你剖析一下,记不记得上次我们参加一个项目招商会,认识的平惠省的几家在当地知名的企业,当时他们是不是说想到我们龙洞市来发展?”曾恒提醒古子百。

"是啊,当时他还向我们了解龙洞市市长,可那时张轩被抓,谢市长还是代任市长,还没有正式任职”。古子百回忆道。

“那这个时候,我们联系他们来做一些扶贫对口业务,提供一些资金支持,是不是很容易办成,一是谢市长希望有企业帮助,解决财政紧张的难题;二是又达到了招商引资的目的,能推动龙洞市的经济发展;而这些,不是平惠省那几家企业正需要的吗?他们不是就名正义顺的在我们龙洞市投资建厂了吗?”曾恒进一步说道。

“然后呢?”古子百问道。

“这是不是龙洞市与平惠省一次联谊的机会,相互合作的机会,又是不是谢市长与平惠省省长友情联络的机会?这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谢市长是不是可以也带领我们龙洞市的一些知名企业投资平惠省,我们不是可以顺理成章的走进平惠省了吗?”曾恒说道。

“能实现吗?谢市长会同意吗?”古子百担心说到。

“古总,你现在是龙洞市的大红人,与谢市长这么多接触的机会,只要我们能联系好对方的那几家企业,其他的事,不就是皆大欢喜吗?”曾恒信心满满的说道。

是的,古子百心想,如果仅仅靠我们走出去,没有官方的推动,是比较难的。而如今真的还是一个机会。随后,古子百拿起电话,给平惠省的商会会长,就是上次想来投资的企业的领头人打了电话,两人谈得很愉快,满口答应,对方也认为是一个好机会。古子百也让他们给平惠省的领导沟通一下这个事。

古子百轻松搞定了出资方。对于谢市长这边,方案正在商讨中,主要难的事情就是财政紧张。听到说有出资方,且能招商引资,同时还可以推动龙洞市的企业走出去。谢市长很是兴奋,随即拨通了平惠省这边负责人的电话,说想带领一批企业过去投资。

就这样,没有过多久,谢市长就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引进来,走出去,促进龙洞市经济大发展”活动。很多企业来到龙洞市建厂开办企业,还对当地的一些重点贫困区域进行点对点帮扶,当企业家们把一叠一叠的现金发到那些经济困难家庭手中时,老百姓对这些企业老板无一不是好话不断。而对短期龙洞市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最好都把好话搁在了谢市长的头上,说他有大格局,领导有方,能带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而古子百作为走进平惠省的代表企业家,携同国明投资和予人策划,得到了平惠省领导及广大人士的欢迎,特别是迎得了老百姓的夸赞,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谢市长据说后面还得到了上级的表彰,全国很多地方都来龙洞市参观学习,这样,谢市长又接着和好几个地方建立了这种紧密的联系,并且每一次都带上了国明投资。就这样,古子百寻找到了突破口,想以平惠省为据点,逐步向周边辐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