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国运:华国秘史被我曝光了 - 毛小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5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自己国家的挑战选手跑去韩宁的圣地,向他发出文化上的对战,也许这也算是一种方法。棒子国方面之所以觉得可以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华国的历史被抹除了,没有人知道他们有什么文化历史底蕴。

第二个方面,也是因为,所有的棒子国人对于本国的这个李长白还是很崇敬的。

在他们心里,毕竟这也是棒子国历史上顶级的大诗人了。

正是处于这样的自信和对敌人的误判,才导致了不管是圣地挑战选手还是现实世界的国人,都觉得可以和韩宁一战。

所以,圣地中,关于这场文化上的大对决,终于快要开始了。

两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棒子国的挑战选手依旧没有退出了华国的挑战圣地,这标志着,圣地系统可以开始当裁判了。

……

【时间到,华国与棒子国挑战正式开始,第一轮,请两国象征物写出关于送别场景的诗歌,然后交由圣地系统评判,有五分钟时间准备。】

熟悉的机械声响起,挑战终于开始,棒子国选手那边,顿时陷入了一阵微微的紧张之中。

而韩宁只是一愣,送别场景的诗歌?他刚才还和李白聊起过这事呢,现在居然就被圣地系统给拎出来了。

他含笑看了李白一眼:“太白老祖宗,现在十四万万华夏子孙正看着你呢?现在正是……”

李白大手一挥,止住了韩宁的话语。

“不用说了,我李白都明白,在我李白写过的诗歌中,离别诗不少,随便拿几首就可以了。”

说完,他开始继续拿起旁边的毛笔,在纸上书写了起来。

可以说是根本用不着等五分钟。

第一首,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完这一首诗,李白连忙又写了第二首离别诗。

第二首是《金陵酒肆留别》,只见他大手挥动,一气呵成,毫无凝滞。

写完两首,他还有意犹未尽,抬起头来,看着韩宁,微笑道:“这两首够不够?不够我李白还可以再写!”

韩宁也是笑了起来,说道:“太白老祖宗,这是您的专业,您随意。”

李白哈哈一笑,又在纸上写下了第三首他的离别诗《赠汪伦》。

所有人本以为他一口气写下了三首著名无比的离别诗就要搁笔时,却意外发现,李白竟然还在继续书写。

第四首《送友人》

第五首《渡荆门送别》

第六首《南陵别儿童入京》

第七首《赤壁歌送别》

第八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

……

李白竟然一口气写出了十首自己创作的离别诗,而且全都是一气呵成,毫无停顿,犹如拈手即来,有巧夺天工的造化。

而李白不知道是,一旁观看自己书写作品的韩宁早已经看呆了。

韩宁曾经在学校上语文课的时候,在读李白的这些诗歌时,心中总是感叹他的才华洋溢,天姿夺人,脑海中想象着这个来自大唐的诗仙李白该是多么的潇洒放纵。

如今,韩宁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此时此刻竟然亲眼看见货真价实的李白在自己面前,写出这些诗歌。

时光又仿佛悠悠回转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让韩宁有了一丝错觉,他感觉自己见证了李白的一生。

如果让他回到学生时代,让他告诉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说李白写这些诗的时候,自己就站在他旁边,应该会没有人相信吧?

可是现在真的发生了。

一口气写出了十首诗歌之后,李白终于放下了笔,然后喝下一口酒。

而李白的目光,也看向了对面的棒子国。

此时此刻,棒子国那边,他们所有人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自己的象征物身上。

他们也希望自己国家的诗人,能写出惊天动地的诗歌出来。

李长白,这个被棒子人尊为最伟大的诗人,在一顿磨磨唧唧之后,在一番冥思苦想之后,终于皱着眉头,开始写自己的诗歌。

离别诗李长白写的不多,哪怕以前写过,现在也不记得了。

等待了很久,在一片棒子人期待的目光里,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诗。

《与妻儿离别》

诗歌大意是这样的:青山不知我,一别数寒年。白霜飞两鬓,绿鸭下北江……

写完第一首,李长白又写出了第二首离别诗《与故友重逢别汉城》

然后,他又在一片炽热的目光中,勉强写出了第三首离别诗。

写完这三首诗歌之后,李长白终于重重松了一口气,好似有什么巨大的压力从身上移开了一样。

而此时,那些全神贯注盯着自己国家诗人的棒子国选手全都是兴高采烈,一下写出了三首诗歌,这在他们看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这也已经足够对抗华国的象征物了,他们真是这样想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