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回娘家 - 那年代我的经历 - 云海常川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那年代我的经历 >

第101章回娘家

正月初六是我们这里回娘家的日子,在这一天是出门率最高的日子。

我们这里的习俗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其他地方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而我们这都是初六这天回娘家。

听老人们说,过了破五回娘家才不会把邪祟霉运带到娘家。

姐妹多的在这天可以团聚一起,所以人们把这天也称“会连襟”的日子。

一大早,母亲就为我们做好早饭,而她却整理回娘家带的礼品物什。

“妈,你吃完早饭再收拾东西吧。”

看着母亲早饭也不吃,我对母亲说。

“你们先吃吧,我收拾好了再吃。”

母亲边整理东西边说。

“好久没去你姥姥家了,除了带点吃的东西,在带一些生活用品吧。”

其实,平时母亲很少去姥姥家。

因为姥爷在我三岁的时就去世了,而姥姥又找了个后姥爷。

母亲和这个后姥爷不对脾气,因为这个后姥爷,母亲经常和姥姥吵架。

所以,姥姥家没大事,母亲一般不去。

平时过完节,父亲说去姥姥家都被母亲否决。

今天母亲主动要回娘家,可能是好久没见姥姥,想姥姥了。

“咱们起程走吧?”

吃完早饭母亲收拾好碗筷对父亲说。

“走不走还不是你说了算吗?今天是你回娘家,我们都是跟着你蹭饭的。”

父亲打趣的对母亲说。

说走就走,父亲同样在走出大门时放了一串鞭炮,我们全家就向姥姥家走去。

去姥姥家有十里的路程,而且都是宽阔比较平坦的大路,比走山路省力的多。

其实,我们也有好久没见姥姥了,母亲不去姥姥家,我们自个也不想去。毕竟有个后姥爷,我们去了也觉得有些别扭。

记得有一年,我升学考试就是在姥姥村学校考的。

母亲让我中午去姥姥家吃饭,本来准备要去的,可是一想到有个后姥爷,就打消了去姥姥家吃饭的念头。

那天,我硬是忍着饥饿,等到下午考完试回家才吃的饭。

我有两个舅舅,大舅比我大十岁,二舅比我大八岁。

我们年龄相差不算太大,虽然甥舅相称,可在一块好像兄弟一样的玩耍,无话不说。

平坦的路就是比山路好走,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来到姥姥家门口。

姥姥看着我们一家的到来,高兴的合不拢嘴。

姥姥中等身高,微胖,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额头长着一颗肉瘊子。

人常说:头上的瘊,盖金楼。意思就是说头上长肉瘊子的人有福,一生吃喝不愁。

可姥姥却没有像人们说的那样,听母亲说姥姥一辈子受罪命,年轻的因为没饭吃,还带着母亲讨过饭呢。

姥姥把我们全家迎进家中,又沏茶,又给我们端果盘,热情的招待着我们。

不时的问着家里的近况,搬回老家是否习惯,问我和姐姐学习咋样,仿佛要把我们全家这几年的事情刨根问底,都搞清楚。

我知道姥姥不是操闲心,而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

母亲喝了一杯水之后,开始尽做女儿的义务,帮姥姥收拾家里边。

帮姥姥擦柜子够不着的地方,打扫姥姥弯不下腰,没打扫干净的旮旯。

直至中午也没和姥姥说了几句贴心的话,一直在忙的做着家务,打扫完家里又开始做午饭。

不是母亲不想和姥姥说贴心话,而是母亲知道和姥姥在好多事情上有意见分歧。

母亲和姥姥脾气都不怎么好,总会因为对事情的不同观点而吵架。

所以,母亲为了不和姥姥闹矛盾,只能多干活,少说话,这也是母亲孝敬父母的独特方式。

中午时分,母亲和姥姥准备好一顿丰盛的午餐。

终于,饭菜准备好了,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开始享用这顿美味的饭菜。

饭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汤。

大家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天,气氛十分融洽。

母亲和姥姥看着大家吃得开心,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们辛苦准备的饭菜得到了家人的喜爱,这让她们感到无比满足。

在这个温馨的时刻,一家人忘却了烦恼和疲惫,享受着彼此的陪伴和关爱。

这样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无比珍贵,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这份亲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