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后遗症状
李无神睡了一天小半夜,才缓缓醒来,眼神呆滞,脸色惨白,他哆哆嗦嗦起身,出了院子,缓了许久,点燃油灯下了一大碗面条,吃完后,坐在了大厅发呆,神色恍惚。
痛,太痛了,哪里都痛,痛不欲生,李无神觉得自己算是能扛疼痛的,经历这一遭,才发觉以前那些,都是过家家,哪怕是此时此刻,他身子依旧是不自觉颤抖,疼得他麻木不仁。
看了一眼天色,李无神苦笑不已,一天没做饭,也不知道书院孩子如何。
他有些坐不住,拖着疼痛不堪的身子,在厨房忙碌了起来,包了包子馒头,炭火蒸在锅里,天亮应该刚好可以吃,又炸了一篮子油条,盖在了桌子上。
李无神连夜朝着道悬山而去,踩着草鞋,借着快要消失的月光,忍着疼痛,摸黑上山。
旭日东升,李无神脸色发白,敲开了院门。
少女铜雀见他的惨白的脸色,吓了一跳。
李无神,你怎么了,生病了不成,铜雀问道。
没有没有,就是昨天拉了一天肚子,看起来有些虚脱,吃了药已经好了,李无神找了个借口糊弄了过去,拖着疼痛的身子,进入了厨房忙碌了起来。
铜雀看了一眼天色,眼中露出几分复杂神色,李无神只怕是摸黑上山,应该是怕一群书院的孩子饿着了,多好的师弟,可惜开不了窍,铜雀每每都惋惜不已。
做完了早饭,李无神拿着几个包子,坐在了外面的椅子上,吃了起来。
今天来的早,李无神才发现早上的铜雀,竟然是在打拳,打着一套他看不懂的拳,时快时慢,颇为奇特,自从那天朝九跟他说了一些,李无神思绪发散,琢磨了起来,夫子和铜雀,莫非是和朝九一样的人。
小镇的外来者,又是什么样的人,这些人进来,找什么东西,那条金角,奇兽,不是野兽,两者似乎极为不同,他家里的猴子,与道悬山原先那群,也是极为不同。
李无神边吃边看,直到铜雀打完了一套拳,一群孩子跟随夫子上山顶。
想着朝九说的话,李无神今天来的早,跟着一群孩子上了竹楼,坐在了角落里。
随着夫子的话缓缓展开,李无神开始昏昏欲睡,然而这次课堂结束,李无神惊奇发现,自己虽然依旧打瞌睡,却记下了不少东西。
做了一顿午饭,李无神把晚饭也做了,都是干粮之类的,蒸一遍就能吃。
铜雀说是下午她来蒸,让李无神下山休息。
李无神也不坚持,他本就打算下山,跟铜雀借了个竹篮,打了一篮子没采完的果子,李无神沿着山间小路走下。
一名七八岁的孩童,背着一背篓的药草,艰难下山。
李无神来到了后边,伸手拉起了背篓。
药童子,我替你背下去,如何,李无神看着稚嫩的童子,笑容灿烂说道。
无神哥哥,你怎么这么早下山,好啊好啊,药童子卸下了不大的背篓。
李无神接过,背在了身后,疼得他龇牙咧嘴,身体颤抖不已。
给,吃个果子,李无神朝着个子不高的童子递出篮子。
童子拿了个果子,放在嘴里,吃了起来,看着李无神的脸问道:无神哥哥,你脸色好难看,是不是病了,一看就是生病了,下山了找老头子替你看看,不收钱。
哦…没事没事…拉肚子,已经好了,你怎么天天都是自己进山,山里也不安全,李无神心疼问道。
没事没事,我身上带着毒药,采药撒一把,安全得很,这一般的野兽可打不过我,药童子不以为意笑嘻嘻说道。
李无神眼中露出思索,这药铺,只怕是和朝九一样的人,不是普通人,难怪了,以前没关注,如今一看,处处透着不同寻常。
李无神在药铺门口,卸下了背篓,在童子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踩着草鞋,朝自己家里而去。
药童子挺喜欢和热心肠的李无神说话,一路上夸他如何厉害,小小年纪懂得多,能自己进山采药,以后是个了不得的药师傅。
药童子被夸得飘飘然,一路上仰首挺胸,走路生风。
回到了院子,看着两个大水缸,里面装满了水,李无神露出笑容。
他没见到三人,来到了装有那条金角的水缸,里面半缸红色的石子,金角不时吃上一颗,水缸口一个竹篓套在了上面,还压着一块大石头。
李无神看着红色的石子,有些惊奇,这东西,莫非也不同寻常不成,这明显是朝九弄来的。
他转身回了屋里,打开了那本草剑诀,略过了什么剑斩意中人的部分。
翻开了第一页,来到了天井,摆出一个古怪的姿势,不停在院子里调整,双手虚抱胸前,身子前倾一点,脚步微蹲。
李无神盯着太阳,保持着这动作,心中不停观想那一条条运转的路线,尝试看看是不是自己也能修炼,像朝九说的,开窍后一切不同。
李无神没察觉其他的异样,倒是保持这个姿势越久,他的身子就越重,越来越重,最后他憋得脸色通红,死死咬牙坚持,一直到太阳西下,李无神收了剑谱,开始做饭。
自从能记下夫子课堂的不少话语,李无神夜里做了院子的早饭,准备了中午的午饭,然后深夜摸黑上山,做了早饭跟着一群孩子去课堂。
踩着草鞋,穿着一件兽皮大衣,李无神觉得异常寒冷,朝九说得没错,开窍了,冬冷夏热,他每天都察觉比之前更冷了几分。
秋收接近尾声,没多久一群孩子回了家,李无神再也不用起早摸黑上山,鱼夫子恢复了每天一节课。
让李无神无语的是,下了山的孩子,没多久就只剩下四人继续上课了。
一个小女孩,七八岁的模样,三个小男孩,一个和他差不多大,小个一两岁,两个五六岁的男孩。
鱼夫子愁眉不展,只剩下四个学生了,加上一个听不懂也在坚持的李无神,四个半,他有些肉痛,太贪心了,想着一网打尽,如今好了,也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人。
早知道就都留在山上了,鱼夫子懊悔不已。
铜雀已然死心,小镇鱼龙混杂,只怕是大能不少,不可能便宜让书院占了,只怕是如今不少小镇的孩子,都拜有师父了。
书院铜雀也无心扩了,一个竹楼都嫌大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