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出个远门
除夕守岁后,一直到元宵之夜,李无神都一副悠闲模样,小镇上的人大都如此,直到这个新年过去,李无神开始恢复了拔剑求学的生活。
深山四季分明,冬雪开始溶解,初春的暖阳洒落。
小镇上开始恢复了忙碌的生活,一个个身影在田间劳作。
然而今年却是怪事连连,千亩良田积雪化开,本是一副水丰田忙的时节,田地却是开始干旱,没多久便是荒凉景象,田地干枯,寸草不生,刚要下地的百姓傻了眼。
纷纷查看,李无神每天路过一块块干旱的田地,心痛不已,这可是一年农忙时,要是种不上麦子,小镇不知多少人要饿肚子。
虽然如今狩猎不愁,可没有米面,如何维持一日三餐,总不能天天吃肉。
往年这时候,他就要开始忙碌几个菜园子,种下种子,静待发芽,今年他不需要在忙碌,那几个菜园子,如今成了一栋竹楼,朝九晚五住在了里面。
山中积雪化开,流水潺潺,落入田地间就消失无踪,极为奇特。
最终有人道出了真相,田地下有怪物,名为旱魃,旱魃诞生,赤地千里,凶悍无比,旱魃畏火,诞生之地邪气滋生,伴随着瘟疫等种种疾病,因诞生干旱,出世后戾气滔天,谓之旱魃。
听着这段描述,不少百姓忧心不已,妖魔鬼怪层出不穷,先是山鬼,魁,如今又来了旱魃。
听说田地下还有雷蛙,等待第一声惊雷就出世,这日子一天天不消停。
李无神同样忧心不已,杞人忧天,他帮不上忙,看着田地干旱,无人问津,也是焦急不已。
每天在小镇外,送着六名书院弟子上山,担心一不小心就遇见旱魃和雷蛙。
如今诸多外来者,开始在田地间行走,拿着魑魅魍魉的珠子,一边企图感应到地下的雷蛙,一边看看能不能顺手除了旱魃。
上到了书院,李无神听完了一堂课,下到了半山腰,少女铜雀叫住了他。
李无神,我要出一趟远门,你要不要跟随我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少女铜雀眯眼而笑问道。
李无神一愣,挠头问道:铜雀姑娘,远门有多远,什么时候回来。
很远很远的门,远到许多人一辈子也走不完,陋巷少年,草鞋背篓,冬雪春雨,终日与大山为伍,你应该去看一看世界,去看一片海,一座王朝,一个圣地,一方世界,铜雀声音悠悠道。
李无神听不懂,他只听懂,外面的世界,还有大山为伍,陋巷破院子,草鞋一少年,似乎与外面格格不入。
李无神眼中带着三分憧憬七分畏惧,他有些想去,又有些害怕。
一锭金子朝着他抛开,少女铜雀转身而去,一段话传入了耳中。
李无神,快回去准备准备,咱们后天启程,这是雇你的酬劳,回来再给你十锭金子。
李无神接过金子,眼中露出喜悦,听到还有十锭,二话不说点了点头,对着铜雀喊道:我去,我这就去准备,后天在山脚下等你。
李无神激动异常,金子啊,大财主铜雀,他两眼放光,迈着激动的脚步,朝着山脚下飞奔。
路过干旱的田地,一个大坑出现,他围过去打听,得知下方有一头旱魃,有高人看不下去百姓疾苦,出手找到了旱魃。
他咧嘴一笑离去,终究是有好人,这田地再不耕种,一年就荒废了,有人还是出手了。
回到了院子里,李无神开始忙碌起来,做完了一桌子饭菜,开始在院子里四处翻翻看看,出一趟远门,只怕是时间不短。
院子里的东西,李无神提前点了一遍,哪些东西要带上,哪些东西要保管,家里的东西放在哪里,李无神拿出纸张列出来,生怕东隅和桑榆回头找不到。
如此忙忙碌碌,直到黑夜降临,两女回到了院子。
吃饭期间,东隅说后边挖出了一口棺材,旱魃就藏身其中,出手伤了不少人,瘟疫气息四散,有高人出手,重创了旱魃,逃窜进入了大山,让李无神出门小心些,别中了瘟疫,小镇如今忙着把旱魃走过的地方都烧一边,巷子里的药老和童子去镇上救人。
听到旱魃逃进大山,李无神忧心,山中妖魔鬼怪够多了,如今又多了旱魃。
他也把将要出远门的消息跟二女说了一下,拿出了一张纸,事无巨细交代了起来,家里东西都放在哪里。
听说是出远门,两女都笑了笑点头,陋巷天井浅,走出去看一看,说不定回来的少年会有些不同。
李无神连夜做着这种准备,只觉得一个背篓装不下,挑挑捡捡,最终带了三套衣服,三双草鞋,一把卷刃的斩马刀,做饭的调料,野辣椒干,打火石,一顶草帽。
多得东西放不下,带了一锭金子,林林总总,准备了一番。
第二天李无神把要出远门的消息跟苦瓜巷的人都说了一遍,带着腊肉送给了镇上的几个孤儿和杨桃杨花姐妹,回到了家里,开始等了起来。
第三天一大早,苦瓜巷子一群人目送李无神背着背篓踩着草鞋离去,肩膀上站着一只猴子。
李瑶也出了院门,目送李无神。
李无神一步三回头,看着巷口的一群人,不停挥手,眼中带着不舍。
李瑶,李铁山,东隅桑榆,姜柔晚五童子,都是玩得好的人,苦瓜巷相处和睦,小镇都有所耳闻。
踩着草鞋,绕开了旱魃出现的地方,来到了山脚下,看见铜雀背着包裹,站在了山脚下等他。
李无神来到了近前,咧嘴傻笑。
朝着山路上的鱼夫子行礼,和书院弟子打了招呼,铜雀带着李无神朝着小镇外而去,李无神不时回头挥手,看着夫子一行送别的人,心头有些不舍。
李无神,行了行了,师父来送我,又不是送你,你老是回头做什么,少女铜雀拍了一下李无神的脑袋。
李无神挠头尴尬一笑,没敢再回头,亦步亦趋跟在了铜雀身后。
夫子看着远去的两人,笑容慈祥,眼中带着一丝担忧,站了许久许久,才带着一群弟子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