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58章“就口头说谢谢?”……
第58章第58章“就口头说谢谢?”……
周末还剩半天,田愿和许翊又踏上看房之路。
他们破例看了一套楼梯房,在四楼,爬上爬下只相当于在老家住所的高度。
楼梯房优点突出,布局正,每个房间采光足,缺点同样明显,步梯搬大件快递麻烦,车位依旧紧张。
既然破例第一次,第二次破例更加轻松。田愿和许翊又看了一套复式公寓,装修富有小资格调,缺点也是要爬楼梯。
一想到晚上加班回来,还要爬上楼才能躺下,顿时又少了一截力气。
并且二楼做了玻璃栏杆,从一楼客厅擡头看,卧室布局一览无遗,隐私性不佳。
田愿和许翊告别中介,又回到车上。
幸好现在不是七八月,一路走着没出汗。
都是结婚,江晓娜在老家已经准备好了婚房,布置好了未来的儿童房,田愿和许翊还在找租房的路上。
田愿没有特意比较,昨晚聚会偶然聊及,以前大家按部就班读书升年级,进度大差不差,工作之后的人生进程因为能力和环境,渐渐出现陌生甚至无法企及的偏差。
田愿问:“你当初决定租海韵壹号,一共看了几套房?”
许翊:“没看几套。前公司安排应届生住半个月酒店,给你一个租房过渡期。房子是以前师兄转租给我,他也是有女朋友才搬走,换更大的房子。”
田愿:“挺幸运的啊。”
许翊无奈启动特斯拉,“两房不好租。一般都是小家庭租两房,两公婆、刚出生的小孩加上老人,这类结构的家庭比较稳定,搬家没有年轻人频繁。”
许翊不愿意看城中村,过滤掉一批房源,小区一般只能中介带看,多了一笔中介费。
田愿:“我有一个同事,一年左右搬一次家。”
许翊:“换工作?”
田愿摇头,“单身搬一次,恋爱搬一次,分手又搬一次。”
许翊笑了下,若不是他们领了结婚证,这次吵架,说不定田愿也会赌气搬走。
人的住所随着人际关系而变动,充满未知的变化性,田愿也经历过类似的迁移。
读书时,校园是成长的地理坐标,毕业后,住所成了时间的锚点,一个地方就是一段时期的记忆。
回到海韵壹号,许翊点上外卖,又翻看业主直租群,忽然捧着手机挨着田愿坐到沙发。
他指着群里三个小时前的消息,“有人发了一套二房房源。”
田愿:“哪?”
许翊:“就这。”
走了半天,田愿双腿发软,揉着脚踝,还没反应过来。
她问:“这个小区?”
许翊:“嗯,看照片好像隔壁栋。”
两颗脑袋凑一起,看许翊的手机,他们的发丝纠缠到一起。
房东发布只有实拍照片,没有vr看房或户型图,看起来各块功能区域面积得当,尤其客厅没有大到浪费空间,毕竟田愿和许翊的客厅使用率不高,经常坐在书桌前用电脑,要不就滚床上。
田愿:“好像可以看看,租金多少?”
许翊:“我加房东问问。”
许翊点了下房源发布人的微信头像,从昵称、显示性别和头像,都是女号。
他思忖一瞬,说:“你加吧。”
田愿:“我没在群里。”
非好友不能直接推送微信名片,唯一途径只有拉田愿进群,让她自己添加好友。
许翊:“我拉你进群。”
田愿反应过来,吕琪造成的后遗症还没完全消失,这人吃一堑长一智,懂避嫌了,刚才看房中介是男人,他才直接加。
她说:“行。”
田愿等群主通过,又等准房东通过好友申请,一直到了吃饭时间。
许翊:“水电物业费应该是统一标准,除了房租,还有什么要问的?”
田愿倒想问前任租客退房原因和租房时间,间接可以推测房子缺点,但估计问不出。
她说:“车位。”
许翊:“小区够车位。”
田愿:“这房名下的车位有没有绑定月卡。”
海韵壹号像大多数小区,不设固定车位,一户只能办理一张月卡,部分不住在小区的业主有可能将房和车位分开出租,房租正常按月收租,车位租赁一次性收取“手续费”。
如果不能办理月卡,停车费按日计算,比月卡费贵100块左右。
五位数的卡地亚许翊可以不眨眼买给田愿,两位数的停车费有时要吐槽一句抢钱。
许翊说:“还是老婆聪明,我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