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事情没有办好,军法处置
曹操:“孤即将与荆州刘表开战,元直可曾听闻此事?”
徐庶:“丞相,微臣已然有所耳闻。只是臣自从离开朝堂,便决心归隐故里,闭门读书,专心侍奉老母,从此不再过问世事。待到丞相平定晋中之乱后,臣愿在这乡间田野之中,遥遥为丞相庆贺。”
曹操:“元直啊,毕竟你我君臣一场,也有数载情谊。如今你执意离去,孤明日设下宴席,为你饯别送行,再赠予你一份薄礼,聊表心意,如何?”
徐庶刚欲开口推辞,曹操却抬手示意道:“且慢!令堂年事已高,此去路途遥远,车马之事还需妥善安排才好。”
徐庶心中感动不已,连忙躬身谢道:“丞相大恩大德,微臣没齿难忘,铭记于心。”
曹操微微颔首,表示满意:“嗯~如此甚好。”
徐庶:“丞相,如果您没有其他特别的指示或安排,那么微臣就先告退了。”
曹操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徐庶的请求,并目送着他离去。
他微微躬身施礼。然后转身缓缓离开了房间。
待徐庶的身影完全消失后,曹操立刻叫来身边的内侍,语气严肃地吩咐道:“来人啊!立即去传唤杨主簿和五官中郎将到这里来。”
内侍领命后匆匆离去,传达曹操的命令。
房间里暂时陷入了一片宁静,只有曹操沉思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似乎在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和决策。
片刻之后,杨主簿和五官中郎将先后赶到,他们走进房间,向曹操行礼请安。
曹操抬起头,看着眼前的两人,向杨修和曹丕提及徐庶有回荆州之意,并询问他们对此事的看法。
杨修:“回荆州?他难道不知道,丞相即将与刘表交战?”
曹操不屑道:“刘表何人?徐庶何人?他岂能为刘表所用?”
杨修踌躇道:“额。。。但是。。。徐庶曾经效力于刘备呀,而刘备现在也在荆州。我还听说徐庶的昔日好友诸葛亮,现在也在刘备麾下效力。那。。。徐庶会不会。。。”
曹操看向曹丕:“你怎么看?”
杨修也看向曹丕。
曹丕这会儿却在走神。
曹丕猛然惊醒,一时之间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努力回忆着刚才的话题,慌乱之中胡乱接道:“哦,元直先生真的不肯留下来吗?”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他原本期望曹丕能够给出一些有见地的看法。但此刻看来,曹丕似乎并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曹操一脸严肃,眉头紧得能夹死苍蝇:“你这小子,我讲了半天,你到底有没有听进去啊?怎么心不在焉的!你现在不是管着校事府吗?”
曹丕赶紧回答:“是的,父亲。”
曹操直接下令:“那好,这件事交给你去办。”
杨修在边上听到,开始琢磨起曹操的意图。
曹操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吧。”
曹丕和杨修都恭敬地行礼,然后离开了。曹操叹了口气,感觉有些疲惫。
曹丕刚走出院子,就看见徐庶在凉亭里等他,像是有话要说。曹丕环顾四周,见没人,才放心地走过去。
徐庶看起来有些紧张:“公子,丞相有急召见你,估计是商量怎么处置臣的事吧?”
曹丕想救徐庶一命,于是拉他到一边没人的地方,诚恳地说:“徐先生,您之前答应过要辅佐我弟冲儿,但现在冲儿不在了,您能不能辅佐我呢?这是我唯一能想到救您的方法了。”
徐庶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说:“看来丞相还是不打算放过我。”
曹丕急了,说:“徐先生,如果您真的不想留下,那就请尽快离开吧。晚上再派校事府的杀手去找您,那您恐怕就难逃一劫了。”
徐庶感激地看了曹丕一眼,说:“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不必了。”曹丕摆摆手,说完转身就要走。
徐庶急忙道:“公子,我与公子无缘,但我愿意为您举荐一人。”
曹丕好奇地问:“是谁?”
徐庶回答:“司马懿。”
“司马懿?”曹丕有些失望,因为司马懿之前已经拒绝过他。
于是摇头道:”他拒绝我了。”
但徐庶却郑重地说道,说:“公子,潜龙在渊,能不能用司马懿,就看您自己的本事了。”
“臣告退,公子请多保重。”说完,徐庶拱手告辞,快步离开了。
到了晚上,黑衣人真的来了,他手持长剑,悄悄潜入徐庶的卧室。
一剑刺向床上的被子,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黑衣人立刻意识到不对,但已经来不及了。
“小人无能,徐庶房间空无一人!”黑衣人回到丞相府禀告说没能抓到徐庶。
曹操听后,淡淡地说:“孤早就料到消息会泄露,你下去吧。”
“游离!”曹操高声喊道。
游离急匆匆地走进来,行礼说:“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