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司马朗点了点头,一脸正气地说:“放心吧,我做事自有分寸。我就老老实实做我的工作,如果那平原侯真要我干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事儿,哼,我宁可豁出去,直接找丞相评理去,我也不怕!”
这时,远处传来张春华等人欢快的声音,他们刚从竹筏上下来,就大声询问着:“李富贵,咱们的饭准备好了吗?肚子都饿扁了!”
李富贵闻声,连忙应声道:“好了好了,饭菜都热腾腾的,就等你们来了。快过来吧!”
司马朗则一脸认真地对司马孚说:
“三弟啊,你都这么大个人了,早就过了成家的年纪,爹心里头可急着呢。
他老人家已经给你物色好了一个姑娘,颍川陈氏家的,跟陈群是同宗兄妹,真正的名门闺秀,书香门第出来的,那品行相貌,没得挑,一等一的好。
趁着丞相这几天不在城里,我和仲达都能抽空,明天我就和你二哥去给你提亲,怎么样?”
司马孚听了,有些为难地说:“大哥,你和二哥都日理万机的,我的婚事就不用你们操心了。”
张春华在一旁插话道:“三弟,这事儿啊,你早晚得面对的。成家立业,人生大事嘛。”
司马孚叹了口气:“我是真的还没准备好成亲。如果只是为了成亲而成亲,日后对姑娘家不公平,那也是不仁不义啊。”
张春华:“你也要有你自己的人生。也该忘了她了,重新开始了。”
说到这里,司马孚突然话锋一转,看向司马懿:“二哥,如果当初你没娶到二嫂,你会忘记她吗?”
张春华笑着望向司马懿:“忘了我?你会忘了我吗?”
司马懿深情地看了张春华一眼,坚定地说:“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我永远不会忘记春华的。”
司马懿说完看向司马孚: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遇到的人和事也不同。”
司马孚听后,轻轻叹了口气:
“是啊,事不同而理同,理不同而情同。
二哥说得对,但我就是想安安静静地,高高兴兴地继续想着她,这也不行吗?”
司马朗见状,连忙打圆场:
“行行行!当然行!三弟,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我们尊重你的决定。”
打马赶来的曹丕曹真二人,也来到了河边。
曹丕走上前,笑中带着几分玩味:“哎,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这么好的风景,一家人能聚在这儿,享受天伦之乐,真是难得的好时光啊!”
司马朗等人见状,连忙行礼:“拜见中郎将大人。”
曹丕笑眯眯地回道:“伯达啊,听说你最近又升迁了,真是可喜可贺!”
司马朗谦逊道:“谢中郎将!”
司马懿走上前来,向二人邀请道:“中郎将,将军,何不一同用膳?”
曹丕摆摆手,眼神中带着一丝深意,对司马懿说:
“仲达,你先别忙着张罗饭食,我有事找你,咱俩得单独聊聊。”
曹真则恶狠狠的瞪了司马懿一眼。
司马懿心领神会,跟随曹丕走到河边,曹真刚想跟上去,曹丕摆手示意曹真在远处等候。
“仲达啊,我和子建兄弟俩,能有你们司马家的两位智者辅佐,真是三生有幸。”曹丕语气平和,却暗藏锋芒,“不过,我倒想听听,你这位兄长打算如何助我弟弟一臂之力?”
司马懿拱手答道:“不过是尽臣子之责,忠君之事,同时也是尽孝于家族。这是我们的本分。”
曹丕轻笑一声,话锋一转:“好一个忠孝两全。那我倒要问问,你们司马家的‘忠’,究竟是忠于谁?”
司马懿不卑不亢地回应:“自然是忠于丞相大人。”
曹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别以为我不知道,父亲偏爱子建,想让他做世子,你大哥不就顺势而为,去辅佐他了吗?”
司马懿面色严肃,正色道:“中郎将此言差矣。所谓尽忠,绝不是顺从主上一时的好恶,而是要顾及丞相百年之后的基业。
就像臣辅佐中郎将的世子之途。
就是在帮中朗将向丞相尽忠、尽孝。”
曹丕步步紧逼,眼神锐利:“若我成了世子,你大哥如何自处?”
司马懿回答得从容不迫:“中郎将英明神武,定能妥善处理此事,保全我大哥。”
“那若子建成了世子呢?”曹丕继续追问。
司马懿:“臣这一生与中郎将共进退。”
曹丕:“你敢与你大哥争?”
司马懿:“我大哥是个老实人。他不会和任何人争,他去平原侯府一定是杨修或者丞相的主意。作为司马家只能顺从和承受而已。”
曹丕冷笑:“好一个司马家,你们这是在两边下注吗?”
司马懿诚恳地说:
“中郎将,臣之心意已决,定与中郎将共进退。
至于大哥,臣会尽我所能确保他的安全。在这乱世之中,司马家别无选择,唯有如此。”
曹丕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