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子桓,你为何哭泣?
司马懿见状,眉毛轻轻一挑,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
“哭,就对了。”
曹丕闻言,一脸诧异,仿佛没听明白司马懿的意思。
司马懿见状,重复了一遍,语气更加坚定:
“就哭,用你的泪水表达你的悔意和思念,丞相自然会明白的。”
曹丕点了点头,虽然心中仍有诸多疑虑,但此刻的他已经别无选择,只能按照司马懿的建议去做。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情绪,然后迈步走出了牢房。
大军出征的号角已经吹响,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道路两旁,为即将踏上征途的勇士们送行。
场面既庄重又充满温情。
曹植见状,心中豪情万丈,他跨前一步,向曹操行礼道:
“父亲,儿臣特作白马诗一首,愿为父亲及三军将士壮行!”
曹操满眼宠溺地望着曹植,笑道:
“我儿之诗,定能为我三军增色不少。”
曹植随即高声吟诵起来: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字字铿锵,句句激昂,引得周围百姓和将士们纷纷侧目,赞叹不已。
然而,一旁的曹丕却显得有些不自在。
他低声对身边的司马懿说:“他再这么念下去,我可真是一点儿都哭不出来了。”
马一元一听,冲动地喊道:“打他!”
司马懿略一思索,趁曹丕不注意,一拳打在了他的眼睛上。
曹丕顿时眼睛酸疼,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
曹操见状,关切地问道:
“子桓,你为何哭泣?”
曹丕心中暗自叫苦:我能说司马懿打的吗?
他连忙躬身行礼,声音哽咽地说道:
“回父亲,儿臣贻误军机,本应受罚。
但父亲非但没有加罪于儿臣,反而给予宽恕和庇护。
这几日来,儿臣日夜反思,深感愧疚。
如今天下大乱,父亲身为丞相,尚且亲冒矢石,身先士卒。
儿臣作为您的儿子,怎能不以国事为重?
儿臣只是恨自己不能随父亲马前趋,为国披坚执锐,征战沙场。
儿臣在此恳请父亲在外征战时,务必保重身体,饮食起居都要多多留心。
儿臣愿以百死之心,期盼父亲能够得胜而归,还天下一个宴乐太平。”
说罢,曹丕俯身大拜,泪水与辛辣的汗水交织在一起,泪水哗哗的,显得格外真诚。
马一元在一旁瞧着这场面,悄悄地缩了缩脑袋,心里犯起了嘀咕:
“咱这戏码,是不是演得稍微过了点?这眼泪鼻涕的,看着都让人心疼,
但...是不是也有点儿太煽情了?”
曹操的目光在曹丕身上停留了片刻,心中既有欣慰也有感慨。
他转头看向曹植,轻叹道:
“子桓这番话,情真意切,让人动容。
但说到底,还是比不上子建的诗歌,字字珠玑,句句直击人心,少了些子建那份诗中的韵味与豪迈。”
曹操语重心长地说:
“子桓啊,起来吧,不必太过拘礼。
孤这次出征,命你留守许都,这责任可不比前线轻松啊。
许都是我们的根基,一切政务、军需都需你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