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父子俩的沉默震耳欲聋
曹植连忙表态:“儿子绝不敢再欺瞒父亲。”
曹操继续追问:“荀彧书房中的那册书简,与你是否有牵连?”
曹植坚决否认:
“儿子对此事一无所知。
即便我有心争夺太子之位,也绝不会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去陷害二哥。”
曹操又问:“那杨修呢?”
曹植摇头:“他虽平日行事不羁,但如此重大的欺君之罪,他亦不敢轻易涉足。”
曹操听后,心中大石落地,他扶起曹植,眼中满是欣慰与释然:
“如此便好。
那么,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谁?
真的是子桓吗?”
言罢,他眉头再次紧锁,陷入了沉思。
曹操轻轻地将曹植扶起,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最不愿见到的就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牵涉其中。
此刻确认了曹植的清白,他心中的那块巨石终于落地。
曹植抬头望向父亲,眼中满是忧虑:“父亲,这件事,您真的非要追查到底吗?”
曹操目光如炬,反问:“你说呢?”
曹植低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父亲,二哥他性情温和,孝悌有加,若说此事是他所为,儿实难相信。
无论最终真相如何,若因此伤了兄弟情谊,乃至父子之情,实非我们所愿。”
曹操闻言,眉头紧锁,厉声呵斥:
“幼稚!你可知这不仅仅是家事,更是关乎国家社稷的大事!
怎能因个人情感而置大局于不顾?”
曹植被父亲的气势所震慑,连忙起身再次跪倒在地:
“父亲,儿子明白您的苦心。
无论二哥还是我,我们都是曹家的血脉,我不愿看到家族因争权夺利而四分五裂。”
曹操怒不可遏,猛地站起身,大声呵斥:
“站起来!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哪里还有半点我曹家儿郎的骨气!”
曹操失望地望着曹植,痛心疾首地质问道:
“你何时才能明白为父的苦心?
为何我执意要你争取太子之位,你真的不懂吗?”
他重新坐下,语气稍缓:
“才华固然重要,但仁德之心更为难得。
这是我所欠缺的,也是我希望你能传承下去的。
孔子有言:‘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我希望在我之后,你能以你的仁德之心,让天下人看到我们曹家的真正价值。”
曹植闻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深深一拜,声音哽咽:
“儿子惶恐,是儿子的放纵不羁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曹操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
“你辜负的不仅仅是我,更是你自己。
要实现心中的理想,仅有赤子之心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学会谋略与权术。
我若离去,你该如何自处?”
曹植抬头,眼中满是迷茫与无助:“父亲,儿子真的已经无路可退了吗?”
曹操望着儿子,几次欲言又止,最终长叹一声:
“我希望,你从这里走出去后,能好好想清楚这一切。”
言罢,他转身离去,背影显得格外孤独而坚定。
曹植独自跪在原地,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良久,他才缓缓起身,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决心。
.................
在大理寺的门口,大臣们站得久了,腿脚都显得有些疲惫,一个个脸上挂着掩不住的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