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杨修的取死之道
“报!”
一名将领来到司马懿帐外。
司马懿正吃着晚饭,抬头说道:
"进来吧。"
将士行了个礼,急促地说:
"大王刚刚发布了今日的军中口令。"
司马懿轻轻放下手中的筷子,示意道:
"说来听听。"
"是,口令为'鸡肋'二字。"
将领回答道。
司马懿闻言,眉头微蹙,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品味这二字背后的深意,随后神色变得凝重:
"嗯,我知道了。
你退下吧。"
"末将遵命,告退!"
来人行礼后迅速离去。
这时,张春华夹起一块鸡腿肉,打趣道:
"嘿,这大王还真是随性,选个口令都是'鸡肋',怎么不直接来个'鸡腿'更贴切呢?"
司马懿站起身,目光移向墙上挂着的战略舆图,沉思道:
"大王此举,恐怕并非儿戏。
'鸡肋'二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暗含了他对当前局势的犹豫与无奈,怕是已有了撤退的念头。"
张春华闻言,也放下了碗筷,走到司马懿身旁,凝视着舆图:
"哦?何以见得?"
司马懿解释道:
"'鸡肋'之说,正是我们目前处境的写照。继续进攻,胜算难料,且损耗巨大;
但若轻易撤退,又怕错失良机,更可能将天子置于险境。
大王心中,必是百般纠结。"
张春华担忧地问:
"那真要退吗?你之前不是说,一旦撤退,天子安危难保吗?"
司马懿摇了摇头,目光深邃:
"退与不退,并非我能左右。
那就看杨修给大王那边出的是什么主意了,如果我是杨修的话,我会向大王进言,将天子迁至邺城,以避关羽。
大王素不愿与天子共居一城,此时魏国若要迁都的话,会迁至洛阳。
那远在邺城的中郎将,就会成为弃子,平原侯与大王共居一城。
长此以往,他离太子之位就会越来越近,”
张春华不解:
“可这都是打仗的时候,杨修还有脑子想这些?”
司马懿苦笑:
“这就是杨修,心心念念想的都是打赢太子之位这一仗,只要给他一点希望,就会翻起滔天的浪。”
张春华追问:"那你打算如何应对?"
司马懿转过身,目光坚定:
"我来此,是为了打赢这场仗,而非与杨修争权夺利。
当前之急,是找到第三条路——既能退关羽,又能保全大局,不让魏国根基受损。
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战,我们输不起。"
.............................
第二天清晨,司马懿被外面突如其来的喧嚣声唤醒。
他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出营帐,只见军营内一片忙碌景象,士兵们搬运行囊来回穿梭,行色匆匆。
“哎,兄弟,往里再挪挪!”
这样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氛围。
司马懿加快步伐,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直奔大营之外。
只见众多将士正汗流浃背地搬运行李,准备启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