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七次
陆逊回到吴国宫殿。
孙权迎上前来,目光深邃:
“伯言,对于魏国的未来,你有何看法?”
陆逊躬身行礼,沉声道:
“以微臣浅见,曹丕必将登上魏国太子之位,而司马懿,此人深不可测,必将成为魏国朝政的重要支柱。”
孙权微微点头,随即话锋一转:
“孤有意命你为副将,与吕蒙将军配合,利用他生病之机迷惑关羽,再由你截断其后路,此计可行否?”
陆逊闻言,心中虽有豪情万丈,却也难掩谦逊:
“主公,臣年少识浅,恐难当此大任。
江东之地,猛将辈出,何须我这初出之辈?”
孙权闻言大笑:
“伯言勿谦,想当年周公瑾赤壁之战时,亦不过弱冠之年,便能大败曹军。
司马懿虽与伯言同龄,却已在魏国崭露头角。
伯言之才,实不输于他们。
况且关羽自视甚高,定会轻视于你,这正是我们出奇制胜之机。”
陆逊闻言,心中虽有顾虑,但更多的是被孙权的信任所感动。
他深知朝中老臣多主张孙刘联盟,此计一旦实施,必将引起非议。
然而,面对孙权坚定的眼神,他终是鼓起勇气:
“只是朝中意见纷纭,臣恐……”
孙权不待他说完,已大步走到剑架旁,抽出长剑,剑光如电,映照在他坚定的脸庞上:
“孤既敢用伯言,伯言又有何惧?
敢否担当此任?”
陆逊望着孙权手中的长剑,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待,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决心。
他郑重地跪下,声音坚定:
“臣,陆逊,定不负主公厚望,誓死完成嘱托!”
孙权满意地点点头,将宝剑亲手递到陆逊手中:
“刘备有诸葛亮,曹操有司马懿,而我江东,则有伯言这样的年轻才俊。
伯言,你能否立下赫赫战功,为江东争光?”
陆逊接过宝剑,眼含热泪,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把武器,更是孙权对他无尽的信任与期望。
他深深一拜: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所托!”
君臣二人相视无言。
...................
曹操大帐内,司马懿完成与孙权的交涉刚回来。
曹操正慵懒地躺在榻上翻阅书简,头也不抬地问道:
“那孙权,他对你都说了些什么?”
司马懿恭敬地立于一旁,他清晰地回答道:
“孙权跟臣说,与其归顺朝廷,不如归顺魏王,说魏王您才是顺应天命之人。”
曹操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他轻声道:
“这孙权,果然是个心机深沉的碧眼儿,他这是想把孤架在火上烤啊。
那么,你又是如何回应他的呢?”
司马懿并未立即回答,而是踌躇了一番,仿佛是在整理思绪。
随后,他郑重其事地三跪九叩,行了一番大礼。
曹操见状,也从榻上缓缓起身,盘腿而坐,目光如炬地直视着司马懿:
“你这是何意?莫非有要事相告?”
司马懿抬起头这才开口:
“臣对孙权说,天命所归,非但在于个人之得失,更在于国家之兴衰。
吾王您的成就,已如同奠基新朝的周文王一般,为后世所敬仰。
孙权若明智,自当归顺于您。”
曹操听后,不禁叹了口气,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