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杀杨修
曹操低头凝视司马懿片刻,沉声道:
“好一个前车之鉴。”
司马懿闻言,连忙叩首请罪:
“臣言语有失,恳请大王宽宏大量,恕臣之罪。”
曹操缓缓问道:
“你目睹杨修被囚,心中可有快意?”
司马懿恭敬回答:
“臣无心与杨主簿一较输赢,臣随大王出征,只盼大王大获全胜,这才是臣做行军司马的职责所在。”
曹操蹲下身,目光深邃:
“你也擅藏,杨修已经不能再辅佐子建了,我要让你辅佐子建,如何?”
司马懿闻言,惊愕之余,连忙推辞:
“臣才疏学浅,恐难胜任辅佐子建公子之重任。
再者,子建公子亦未必愿有臣辅佐,望大王明察。”
曹操闻言,轻叹一声,挥手示意:
“罢了,确是迟了,迟矣。你且退下。”
司马懿躬身行礼:
“臣遵命,告退。”
言罢,他站起身,缓缓步出营帐,却又忍不住回头,似乎有话未尽。
“大王,臣尚有一事相求,望大王恩准。”司马懿再次躬身请求。
“但说无妨。”曹操应道。
司马懿恳切道:
“臣欲往探望杨主簿,望大王成全。”
曹操眉头微皱,似有不悦:
“你倒是对狱中之人颇为挂念。”
司马懿诚恳回应:
“逝者如斯夫,臣一路行来,没有敌人。看见的只有朋友和师长。
曹操闻言,轻轻摆手,算是默许。
司马懿感激道:
“谢大王恩典。”
随即转身离去。
曹操欲起身,却不料身形微晃,曹洪连忙上前搀扶:
“大王小心。”
曹操感慨万分:
“逝者如斯夫,子以为他的话,可有深意?”
曹洪犹豫片刻,答道:
“大王或可召集众谋士,共商大计。”
曹操苦笑:
“你们都认为,可以联合孙权。”
曹洪点头:
“司马懿之计,确是当下最佳之选。”
曹操叹息着走向内帐:
“其实,众人皆心知肚明,孤已无力独吞江东,一统天下之梦,恐难实现。”
他转头望向曹洪,眼眶泛红,曹操知道自己老了,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能不能看到天下一统的那一天。
曹洪亦含泪望向远方,心中同样五味杂陈。
........................
司马懿来到看押杨修的地方,只见杨修被囚于木栏之内,面容虽显憔悴,却依旧不失风骨。
杨修抬眼,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未曾想,此地竟能再见故人,仲达近来对我倒是颇为关注啊。”
司马懿对着杨修行了一礼。
杨修话锋一转,问道:“你可曾想到,无需迁都便能解困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