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陈群求见
天色渐晚,如墨的夜色缓缓笼罩了整座司马府,府内烛火摇曳,光影在案几的竹简上跳动。
李富贵脚步匆匆地来到书房前,恭敬地禀报:“公子,陈群求见。”
正在书桌前专注书写的司马懿微微一顿,随即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目光中透着一丝疑惑,轻声说道:“快请。”
李富贵得了吩咐,赶忙转身快步走到府门处,将陈群迎了进来,脸上堆满了笑意,热情地招呼道:“长文先生,快请。”
司马懿听到动静,也起身迎了出来,脸上立刻浮现出热情的笑容,拱手作揖道:“长文兄公务繁忙,今日惠临寒舍,真是让这陋室都生辉,有请有请。”
陈群手里拎着一个小包裹,见到司马懿出来,赶忙上前拉住他的胳膊,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说道:
“仲达,自从你随先王出征之后,您我一直没有机缘私下相见。不知最近在忙些什么啊?”
说着,还轻轻拍了拍司马懿的胳膊,那模样看着甚是亲昵,让司马懿都不禁微微一愣,今儿这长文兄怎么如此热情,这举动倒是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了,不过面上依旧带着微笑,不动声色地看着陈群。
“呃,小弟在写奏疏,想拟几条新政,只是写得不大顺。长文兄下顾,可是有事赐教?”
司马懿疑惑的看着他,他实在摸不透陈群此番前来的用意,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被陈群拉着的胳膊,心里越发觉得奇怪。
陈群听了,先是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说道:“啊,没有,没有,只是我最近得了一件好东西。特意给令尊送来,先让仲达过过目。”说着,便将手中的包裹轻轻放到一旁的案几上,解开包裹上的细绳。
司马懿好奇地凑上前去,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盒子。待陈群将盒子打开,里面赫然放着蔡邕的碑文。
陈群顿时一脸激动,眼睛都亮了起来,指着那碑文说道:“这正是蔡邕生前所书碑文,您也知道,这些年战乱频仍,蔡邕先生的字迹大多都在战火中被损毁了,如今留存于世的少之又少,现在也只有他女儿蔡文姬才有所收藏,这可是我费尽了周折,四处托人、多方打听,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你看,笔法奇绝,骨气洞达,精彩飞动,气凌百代,好东西啊。”
“好东西,送给我啊?”司马懿眯着眼看着他,这说的都是我的词。
陈群似乎也察觉到司马懿表情有点不对劲,还是呆愣愣的点头,心里却有些打鼓,想着自己这一番举动会不会太刻意了些,可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了。
司马懿见状,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仲达不夺人之美,受之有愧吧?”
他一直盯着陈群,想从他的表情里看出些端倪来,越发觉得陈群此次前来定是另有目的。
陈群赶忙摆摆手,急切地说道:“哎~仲达,此等珍贵之物在我手上,那才是暴殄天物。我知道令尊一向爱字,特意送过来,您可一定要笑纳,笑纳啊。”
他脸上堆满了笑容,可那笑容里却隐隐透着一丝不自然,眼神也不自觉地闪躲了一下,心里盼着司马懿能赶紧收下,也好进入自己此行的正题。
司马懿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地拍了拍他的胳膊,说道:“长文兄有事相求吧?”
陈群尴尬地打着哈哈,说道:“仲达,你我私交甚久,无事相求,我就不能以礼相送了吗?仲达,你刚才说奏疏写得有些不顺,为何不顺?”
他试图把话题又引回到司马懿写奏疏的事儿上,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心里却还在盘算着该怎么把话题引到自己的奏疏上去。
司马懿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走到位子上坐下,又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总是不能切中要害啊。”
他确实为这奏疏的事儿发愁,毕竟这关乎着诸多方面,想要写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群见状,赶忙跟着坐下,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脸上带着一丝期待,说道:“愚兄不才,仲达,不妨先看看愚兄的奏疏草稿。”
说着,便将竹简递向司马懿,眼神里透着一丝忐忑,毕竟这可是自己耗费了不少心血琢磨出来的,也不知道司马懿会作何评价。
司马懿接过竹简,展开一看,轻声念道:“九品官人法?”
他对这个内容很是好奇,不知道陈群是怎么构思出这样一套制度的。
陈群见司马懿有了反应,赶忙点头,说道:
“这套制度我是思考了许久的,就是从仲达展露头角的那次约旦评开始。那会儿我就开始想,用人乃治国之本,正所谓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
可是为何汉室的选举制度如此混乱?为什么非得等到民间的风评推举?为什么国家就不能制定一套选举人才的法规,让有才的进,无才者退?所以我想将评选人才分为九等,如此一来,或许就能让选拔人才的事儿更加规范有序了。”
他说得眉飞色舞,越说越觉得自己这个想法甚是精妙,眼神里满是自信与期待,盼着司马懿能认可自己的想法。
司马懿眨了眨眼,心中暗自思忖着,嘴上却小声嘀咕道:“这才是士族的旗帜啊。”
他心里明白这九品官人法一旦推行,对士族的影响可不小,他在心里琢磨着其中的利弊。
陈群没听清司马懿的话,疑惑地问道:“什么旗帜?”
司马懿揉了揉鼻子,打了个哈哈,说道:“没什么。”
他不想这么早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毕竟这事儿还得好好斟酌斟酌,便敷衍了过去,然后又低头仔细看着竹简上的内容。
陈群看着司马懿的样子,心里有些迟疑,犹豫了一下,问道:“仲达,你是不是觉得我的奏疏,有些不妥啊?”
他心里没底,毕竟这只是自己的初稿,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漏洞,所以很在意司马懿的看法。
司马懿再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竹简上的内容,思索片刻后说道:“恐怕有些地方,还需商榷。”
毕竟这奏疏关乎重大,任何一点小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后续的实施,所以必须得严谨。
陈群听了,赶忙点头,说道:“是啊,要不我来找仲达你呢?中间有许多的细节还需商榷,烦请仲达,多多扶正。”
他一脸诚恳地看着司马懿,心里想着,司马懿向来心思缜密,有他帮忙参谋参谋,这奏疏肯定能更加完善,到时候推行起来也更有把握些。
就在这时,李富贵走了进来,恭敬地行礼后说道:“公子,夫人听说长文先生来了,已经备好饭,请到堂上一用。”
司马懿想了想说道:
“麻烦,跟夫人说,备些清粥小菜,我与长文先生要彻夜书写奏疏,就不在堂上用饭了。”
他显然是已经下定决心要和陈群把这奏疏好好完善一番了,当下也顾不上吃饭这些事儿了。
李富贵一听,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地说道:“公子,这不是还没复朝吗?怎么忙成这样?长文先生这么大的官儿在这里给你打地铺,这传出去恐怕让人笑话。”
他实在不理解司马懿这着急的劲儿,觉得现在还没到那么紧迫的时候呢,而且堂堂官员在这儿熬夜改奏疏,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不知道会被人说成什么样呢。
司马懿眉头一皱,严肃地说道:“这是天大的要事,快去吧,门关上。”他可不想听李富贵在这儿啰嗦,现在满脑子都是这奏疏的事儿,只想赶紧静下心来好好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