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这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 - 穿越成司马懿的乌龟 - 九喜丸子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46章这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

“臣上表言新政10条。”

司马懿神色沉稳,不慌不忙地缓步走出,身姿挺拔如松,他高举起那卷竹简。

殿里瞬间如同热油里溅入了水珠一般,立马炸开了锅。群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新郑?”

“什么新政?”

“还10条?”

“九品选官制?讲来听听。”曹丕目光落在手中的竹简上,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

司马懿微微躬身:“大王,这新政,涵盖诸多方面。

其一,乃是察举与九品选官法并行,旨在让选拔人才之途更为公正、合理,能广纳天下贤才,为我大魏所用。

其二,禁宦官干政,宦官本应恪守其职,辅助宫廷诸事,然过往不乏有宦官仗着身处内廷,肆意插手朝堂政务,扰乱朝纲,此番禁令,便是要杜绝此类乱象。

其三,禁外戚干政,外戚常因与王室的姻亲关系,妄图扩张权势,影响朝政清明,故需严加约束。

再者,设立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专为大王公文侍从,以便更妥善地处理诸多公文事务,让政令传达更为顺畅。

还有屯田等新政,共计10条,此皆乃臣与尚书令陈群经过多番商议所建,具体内容皆详细记录在上表文中,还望大王垂阅。”

司马懿说得条理清晰,每一项新政的阐述都有理有据,可殿中的群臣们听了,却是神色各异,各有各的心思。

曹丕微微点头,目光从司马懿身上移开,扫视了一圈殿下的群臣,开口问道:“诸爱卿,有何意见啊?”

话音刚落,一位老臣便站了出来,满脸忧色地进言道:

“大王,臣以为刘备随时都会起兵为关羽报仇,当下局势本就紧张,此时大王应以稳定国政为重,万万不可贸然轻言变法。变法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恐生内乱,还望大王三思啊。”

那老臣说得情真意切,说完便恭敬地低下头,等待着曹丕的回应。

“是啊,大王。”

“是啊,大王不可贸然变法呀。”

“不可贸然变法呀。”

“不可变法。”

“大王不可变法呀。”

曹真见众人都在反对,心中暗自得意,觉得时机已到,便上前一步,拱手高声说道:

“大王,天下人尽皆知。孔子曰:三年不改父之道,以为孝,如今先王国丧方毕,司马中丞就急于变先王之法,司马懿你是何居心?”

曹真的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满,试图用先王之礼来压制司马懿,让他的新政无法推行。

“到底是何居心?”

“司马懿你到底是何居心?”又有人高声质问着,反对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还是变法变什么法?这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不是你们这些只会玩笔杆子的人玩出来的。”

一位武将模样的臣子满脸不屑地大声说道,他觉得这天下是靠着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才得来的,像司马懿这般靠写写文书就想变法,实在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话里话外都是对文臣的轻视。

“对,是我们打下来的。”

其他武将也纷纷响应,他们平日里就觉得文臣们动动嘴皮子、写写文章就能左右朝堂决策,心里本就有些不服气,此刻更是借着这个机会发泄着心中的不满,一时间,大殿内武将和文臣之间的气氛似乎都变得有些剑拔弩张了。

“我们打的是真刀真枪,一句话变个说法,这法令改来改去不就是显得你们能耐吗?”那武将继续说道,越说越激动,脸都微微涨红了。

“对呀,”

“对呀,曹将军说的对,”其他臣子也跟着应和着,整个大殿内乱哄哄的,场面一度有些失控。

“说的对,”

“说的没错。”

“曹将军言之有理。”

曹丕见群臣越说越激动,眉头皱得更紧了,脸色也变得越发严肃起来,他猛地站起身来,喝道:

“都不要再说了!古有云听用我谋,庶无大悔,乃君臣恳恳之求也,众爱卿的意见孤都知道了,司马中丞,你也知道了吧?”

众人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纷纷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司马懿微微颔首,他知道这新政想要推行,必定会面临重重阻力,只是没想到这反对的声浪会如此之大,当下也只能等待着曹丕的进一步决断了。

“退朝!”

曹丕见众人安静下来,便冷冷地丢下这两个字,随后拂袖起身,朝着殿后走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