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隐形人,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180章隐形人,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大侠,这是怎么回事?”
殷素素阴阳怪气地询问,不是她想讥讽李兆廷,而是她非常好奇,既是在询问缘由,同时也是打听八卦。
《吕氏春秋》记载:
——女人打架,最好看了!
尤其是两个绝色美人打架,两个美人一红一白,红的热烈如红玫瑰,白的婉约如白月光,让人如何抉择?
红玫瑰不是墙上的蚊子血,而是心口的朱砂痣,白月光不是饭黏子,而是永远不能忘怀的刹那间的美好。
李兆廷垂头丧气的坐下:“我来狐狸窝喝牛肉汤,发现程帮主也在,邀请程帮主拼桌,然后就打起来了。”
张翠山小声教训张无忌:“拈花惹草是不对的,你看看你的李叔叔,到处拈花惹草,打坏这么多房子……”
李兆廷满脸尴尬:“听说狐狸窝是天鹰教的产业,打坏的房子……”
“李大侠这话就见外了,你对我们有救命之恩,房子算得了什么,我早就看狐狸窝不顺眼,想砸了装修!”
殷素素在花钱方面非常大方。
就连张翠山也不知道,自家夫人既是魔门妖女,也是超级大富婆。
原剧情中,殷天正把殷素素的嫁妆送到武当,随同送去的生活用品,有足足二百件,每一件都是奢侈品。
一座销金窟算得了什么?
只要人没死,随时都能盖起来。
最近两日,殷素素从天鹰教弟子口中得知李兆廷的赫赫威名,用几间房子换取李兆廷的人情,大赚特赚。
就算把码头砸了,也不算亏。
钱什么时候都能赚,赚李兆廷人情的机会,过了这村,没有这店。
或许是听到殷素素的声音,冯素贞和程淮秀眼神交汇,同时出招。
冯素贞身着红衣,手持争锋剑,剑术清丽潇洒,契合自然,在波涛浪涌的剑气中,隐隐蕴含着某种格律。
常人用剑,都是要打破束缚,越是天马行空,越是无拘无束,越能发挥剑法威能,哪有主动束缚自己的?
冯素贞的剑不是束缚自己,而是确定边界,天马行空不是胡思乱想,无拘无束不是肆无忌惮,出剑收剑,不能一味照搬套路,也不能离经叛道。
万事万物都要有“度”。
这个“度”是谁规定的?
没人规定!
人与人不同,剑与剑不同,强行制定某种标准,只会自讨苦吃,但随着冯素贞出招,只在交战范围内,在两人剑锋之间,逐步制定出边界限制。
圣王剑法,内圣外王。
秦朝时期,小圣贤庄庄主伏念创出的儒家剑法,为万物制定规则。
伏念选择的规则是“礼”。
冯素贞选择的规则是“度”。
二者没有高低上下之分。
冯素贞不是伏念,没经历过战国数百年乱世,不理解伏念的想法。
伏念不是冯素贞,千年之前提出的思想理念,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无论剑法还是理念,都要与时俱进。
万事万物都在向前发展,故步自封只会导致灭亡,伏念对未来的路,有过些许创想,把设想刻在竹简上。
时隔千年。
儒家绝学重现人间。
圣王剑法非常克制慈航剑典。
慈航剑典没有固定招数,需要内心紧守一点,保持内心清明澄澈,观察敌人破绽,随心而动,随意而行。
心有灵犀也好,剑心通明也罢,都极度依赖使用者内心的灵悟,灵感来了妙招滔滔不绝,如果内心蒙尘,剑心沾染尘埃,剑法会变得狗屁不通。
慈航剑典就是先前说过的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剑法,越是天马行空,越是无拘无束,剑法威能越是强大。
冯素贞给程淮秀订下规矩,不许随意发散思维,不许肆无忌惮出招,这里限制一下,那里留下一道指令,剑气与剑气间,编织出一张天罗地网。
层层叠叠的剑气如蚕茧、如镣铐、如木枷、如罗网、如倒扣金钟,让人出剑如负泰山,收剑如担须弥,手腕好似绑了铅锤,力量速度飞速减缓。
程淮秀有种在海底比剑的感觉,压力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所不至,淡然无痕的剑心通明,出招收招之间,被水流显化出了刀削斧凿的痕迹。
千年之前,道门天宗掌门晓梦与小圣贤庄庄主伏念以剑论道,以道门天宗绝技心若止水、万川秋水,化小溪潺潺为沧海碧波,伏念一剑刺出,为水流制定规则,剑气碰撞瞬间,水流绽放朵朵浪花,以示“见花问道”理念。
冯素贞和程淮秀比剑亦是如此。
冯素贞进退自如,渊深如海,但绝无怒海狂潮、滔天巨浪,以圣王剑法束缚剑心通明,却总是留有余地。
程淮秀总是能在剑招被束缚到极致时找到出路,每次“突出重围”,剑法都越发灵巧,就如同脱胎换骨。
同理,冯素贞总是能在程淮秀豁然开朗时,重新凝聚剑网,任凭程淮秀左冲右突,终归被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剑网所束缚,只能一次次突破。
成功则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