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第383章寇彦卿请战 - 晚唐:朕 - 请叫我木根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晚唐:朕 >

383.第383章寇彦卿请战

皇帝陛下下诏,令河北东道观察使敬翔严查此事,上下官员,凡有涉及的,必定严办,并将结果通报全国各道州县。

一时间,全国震撼。

凡是有心思在贡物上面打主意,这一下子绝了他们的路子。

李晔对刘鄩道:“贡物这件事,给朕找几个笔杆子比较好的,到这些盛产贡品的地方走走看,查访一下民间疾苦,将打探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写成报告,朕要言之有物,要实事求是!”

“诺!”

写出来要干什么,自然要让官员学习,要开大会,开小会学习心得,比如一个捕蛇者说,皇帝陛下愣是让百官学了几个月。

还有皇帝的语录,不光要学,还要写成文字向皇帝汇报思想。

当然也有头铁不愿意附和的,比如大理寺少监卢旋,以清流之名跟皇帝陛下对着干的。

皇帝陛下只是在闲时顺提一句:“卢旋不思惘正,是不是也想鱼肉百姓啊!”

每当李晔不知道如何行事的时候,就想想伟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凡是不听话,思想跟皇帝对着干的,自然要批臭他,清流算什么,连儒家也要被皇帝重新来解释,这天下嗓门最大的自然便是皇帝。

龙辇上,李晔躺在踏上,下首刘鄩在翻看这书。

忽然,车架停了下来!

“陛下,下雪了,朱大都督在外面请旨,是不是早些扎营!”

“离幽州还有多远?”

“还有三十里,怕是今天来不及了!”

“扎营吧!”

李晔走下龙辇,北风如刀,赵喜递上狐裘遮挡。

“陛下!”

朱珍上前道。

李晔看向朱珍,忽然发现,朱珍的头上有了几缕白发!

“朕还记得初见朱大都督的时候,意气奋发,这一下过去好些年了吧!”

朱珍笑道:“陛下,快十年了!”

天苍苍,野茫茫,李晔握住朱珍的手,不无感慨道:“前些年的时候,群臣就上奏,要给朕修陵寝,朕想啊,这天下能太平,可不是朕一人之公,朱候亦是功在千秋!”

“陛下,臣可不敢居功,臣本来就是一反贼,能到现在封侯,全是因为陛下的恩典啊!”

“你啊!”

“哈哈!”

诸将安顿好营地之后,都来到皇帝陛下的龙帐觐见。

“诸位,朕已经准备了美酒肉食,不过嘛,要等会……”

十余万大军连营十余里,一眼望不到头。

李晔如往常一样,带着亲卫兵马还有诸军指挥使来到各军营地。

“兵卒的棉衣还够吗?”

“回陛下,够,每都还多加了两百套棉衣,晚上值夜的都穿两套棉衣。”

“肉食,酒呢?”

“每人半斤肉,除了值夜的,每人半斤酒,饭团,面饼管够!”

这就是物质丰富的豪横,大唐除了关中三天两头的闹旱灾,江南淮南已经连续五年大丰了,只不过黄河去年泛滥了一次,在曹州决口了一小段,淹了数州之地,不过仓内有粮,倒也不慌。    按照户部侍郎孙揆的统计,大唐这些年已经攒了一年的粮食。

…………

寇彦卿一直以来存在感不大,他的宣武后军军现在还是杂牌军,还没有正式的军号。

事实上,原本汴军底子的诸将领,爬上去的不在少数。

连跟皇帝动过手的张存敬,现在也是一军指挥使,还是有军号的左忠武军,建制两万人马。

而他的宣武后军现在还是八千人马,这老天啊,为何不给他立功的机会!

带着麾下千余骑兵到这新罗,也没有捞上功劳,跟着皇帝陛下打仗,似乎没什么要他做的。

这次大帐之后,诸将饮宴,恰好渤海国使者觐见。

皇帝陛下当即召见,没想到才半个月不见,渤海国主想着借兵征讨高句丽部!

“陛下,高句丽部蛮横,渤海国主大让撰请陛下借兵五千,以助剿贼!”

五千?这大让撰国主也太小家子气了吧!想了想也是可笑,怕是担心唐军喧宾夺主吧!

细问之下,才明白大让撰的尴尬。

使者有些局促,道:“渤海国左金吾将军豪塞是高句丽人,国主有意清除高句丽人在军中的影响,没想到事情败露,被豪塞抢了先,现在围了龙泉府,国主恳求大唐出兵相救!”

李晔微微摇头,历史上渤海国的灭亡,也是跟高句丽人的反叛有关系,没想到大让撰有心准备,还是被高句丽人争了先,要知道高句丽人在渤海国属于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不足两成。

“豪塞有多少人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