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把这条老命给你好不好?
第389章把这条老命给你好不好?
“嗯?”这七八个老头儿也都惊疑不定地望向了李秋,一个个面面相觑!
不过也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他们那张老脸上又露出了释然的神情,宛若觉得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都是符合常理的事儿!
毕竟在他身上出现的奇迹还少吗?
这几人凑到了一块,研究起了标点符号,由孔颖达代为讲述,李秋则是老神在在地坐在旁边,喝起了茶。
不得不说弘文馆的待遇着实不错,连茶水都是顶好的毛尖儿。
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思.
那就多泡几壶!
这期间也还有好几个标点符号,老孔是还没怎么搞明白的,就跑去请教了李秋后,再跟褚遂良等人解释!
很快,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
李秋仍在懒洋洋地坐着、还翘起了二郎腿。
许是在肚子里灌了不少茶水的缘故,他反倒精神了不少。
还有点小撑!
而这一帮老头子也总算清楚了,那十六个标点符号的用途,在一时兴起之下,还拿了两三篇文章
牛刀小试!
在尝试了效果之后,一个个更是赞叹不已、啧啧称奇,直恨不得立马就着手,将四书五经全给试一遍。
“李秋,还有个拼音呢?那又是拿来做什么的?”
好在孔颖达还是有点逼数的,仍记得关于拼音的事儿,不过却也没有过多重视。
毕竟能够见识到标点符号,就已经极为难得了,难道还能再有一件不成?
这标点符号也只是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不大可能!
“拼音其实是拿来给孩童识字用的。”
李秋开口了。
“识字?!”
这群老头儿也都紧蹙着眉,那浑浊的老眼中还满是疑惑。
如今让孩童启蒙识字、一般都是跟着去念《千字文》,这一方法也颇为简单粗暴。
不过总的来说,效率并不算太高!
因为各地的方言不太相同,关中话,蜀中话,山东话等等,种类繁杂!
而官话采用的则是关中口音,这其实也不算有多流行,各个州郡之间的老百姓要交流起来,还是颇有些困难的。
就更别提小孩子识字的事儿了!
口音相差甚远,也极为影响地区之间沟通,鸡同鸭进,反正都听不懂,那跟聋子有什么区别?
这也导致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并不算多高!
“说穿了,这其实是一种天下都可以共用的口音,并且还是用拼音去识字的,倒是简单许多.”
李秋缓缓解释了起来。
如果要学拼音,那肯定就要推行普通话了,这跟如今盛行的官话也大相径庭、不过却也极有必要!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做了什么?
书同文、车同轨!
为的就是增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这本就是一统后的大趋势!
而如今能有一个大伙儿共同的口音,也不同于任何地方的方言,并且还是在不消除各地乡音的前提下.
又有何不可?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颇为重要的一点:为何如今大唐的老百姓对那官话会无比抵触?
官话,那就是关中一带的口音!
那凭什么我们要学这个?
看不起我们各个地方的方言还是咋地?
这不就是摆明了对其他地方的不尊重?
各地的纠纷也就随之引起来了!
不学不学,说什么也不可能学的,那是数典忘祖!
老百姓们对家乡的归属感,还是极为强烈的,尤其是乡音!
听着就让人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