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寒暄
于是吕天虾便没有再犹豫,因为他对这个小镇子上的许多事情都了解得不是那么十分透彻,毕竟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人。所以现下跟着高珊珊这个本地人,而且是对当地有独到了解的官府里的人,是最为稳妥的。
高珊珊并不知道吕天虾在几分钟之内的心理活动,只当他是了解了现下事情的大致情况,以及调查车马行的利害关系。
于是高珊珊转了个身,朝远离官府的那个方向走去。
高珊珊走出去四五步之后,忽然想到了什么,回了个身,看了一眼刚刚跟上来的吕天虾一眼,想了想开口。
“你有车吗?”
吕天虾有些懵逼。
穷乡僻壤里来得穷人,因为意外,也是机缘巧合吧,来到了这个之前闻所未闻的小镇子上,在家乡且没有车,在这个新地方怎么会有了车?
吕天虾摇了摇头。
高珊珊一脸我早就知道你没有车的表情,倒还像是不死心一般,有琢磨了琢磨,又回了个头,朝吕天虾问了一嘴。
“你有马吗?”
吕天虾更加懵逼。
有没有马这个问题,和方才那个问题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总之车和马这样的大型物件,对他这个穷乡僻壤里出来的,初来乍到的穷小子来说,怕是想都不能想的吧。
吕天虾再次摇了摇头。
高珊珊一脸,我又早知道你没有马的表情,点了点头,倒是没有再犹豫什么,直接看了有些懵的吕天虾一眼。
“我有车有马。”
“跟我走吧。”
高珊珊丢下这句话,便转了个身,自顾朝前走去。
吕天虾有些错愕,这样的话语,和满不在乎的潇洒的神情,难道不是大户的富家出来的纨绔子弟,为了追求某家小姑娘的时候惯用的套路吗。
这话倘若从男子嘴里说出来,吕天虾怕是要觉得对方是个有几个臭钱就拿出来显摆的,道德品质败坏,三观不正的渣男。
可这样的话语从高珊珊这张樱桃小嘴里说出来,这样故作潇洒的神情从高珊珊这张俊俏的脸上显现出来,到让人觉得没有那么扎眼了。
反倒是有种反差的萌态,就如同楚丁香那般温柔娴静的长相的女子,手持两把短刀和自己一路过关斩将时候那般,让人觉得有些意外,又有些惊喜。
吕天虾没有再想那么多,现下并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因为小虎子现下还不知是不是凶多吉少,毕竟人命关天,这节骨眼上不允许出一点岔子。
于是吕天虾迈开步子,三下两下追上了高珊珊,和她一前一后地走着。
高珊珊见现下也走出去一段距离了,官府的人倒也不甚能注意到了,况且方才看吕天虾在公堂之上的表现,也是有些惊讶,对他的印象倒是很好的。
于是高珊珊便可以把步调降下来些许,等吕天虾迈出去一步便和她站在同一条线上来。
吕天虾虽然自幼没有接触过什么女子,作为一名光荣又坚定的直男,却也不是瞎子不是傻子,高珊珊这忽然降下来的步调,他若是不能理解,给忽略过去,那便是要让人朝下一辈子了。
于是吕天虾就保持了原有的步幅,在和高珊珊齐平之后,刻意压下了步子,保持和高珊珊基本相同的步幅步调,与她并肩走着。
在同行的路上,高珊珊觉得心情很是愉悦,于是便琢磨了琢磨,你不言我不语未免太过尴尬,还是应该说点什么,交流交流才好。
毕竟之后是要一起搭档进行调查的,两眼一抹黑,对对方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显然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利的。
高珊珊这样想了之后,便想着和吕天虾说点什么。
按理说年轻男子和妙龄女子同行,尤其是将认识不久的时候,女子因为一贯的矜持,所以应该由男方来开启话题才好。
可是吕天虾大约是因为心中太过记挂小虎子的事情,精神始终紧绷着,于是并没有多余的思维来想着怎么和女孩子开口聊天。
高珊珊等了等,等不到吕天虾开口跟自己说话,于是只得自己想了想,开口问出去第一个问题。
“吕天虾,听口音,你不像本地人。”
虽然大家说的都是官方的中原话,可不同地区的人说话难免还是多多少少会带着些自己地方的口音的。
况且天残谷离这青石镇实在是距离遥远,怕是有了横穿一整个国土的距离,口音难免会关中地区的人听着明显些。
所以即使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高珊珊,通过几句简短的交流,听出自己并不是本地人来说,也是很正常的。
吕天虾点了点头。
“姑娘的耳朵很灵,我的长大的地方离这里确实很远。”
“那你为何会不远万里赶来这个地方,可是有什么缘由?”
确认了吕天虾不是本地人之后,高珊珊忽然对身边这个人有了莫大的兴趣,因为每一个不远万里来到另外一个城镇的人都是出于某种原因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高珊珊偏了个头,看着吕天虾的眼睛,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得忽闪忽闪。
一问到为何会来这个地方,吕天虾便是一阵头疼,因为这个故事过于的冗长,且穿插着许多自己并不想回忆起来的黑暗片段,叫人很是不想回忆。
于是吕天虾总是刻意跳过这段故事,让自己也不要那么时刻想起来。
现下高珊珊这样问自己,吕天虾被迫要回忆这段肉疼的经过,吕天虾虽然本能的排斥,回了个头看到高珊珊孩子一般求知欲写在脸上的神色,吕天虾倒是不太能够拒绝。
于是吕天虾只得一个头有两个大地理了理很乱的头绪,想着怎么把前不久才经历的乱糟糟的故事,精炼简短地讲出来。
吕天虾清了清嗓子。
“我来自遥远的一个小山谷。”
“因为看到一档叫做‘江湖好声音’的选秀节目,才想着收拾行囊出这趟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