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上门提亲
第54章上门提亲
“大姐,今天夫子夸我了呢,我跟大哥先去做作业。”秋禾一蹦一跳窜进了屋子。这娃子调皮,但自从进学堂之后,竟也没以前那样调皮捣蛋的了,这是个不错的开端。秋月很是欣慰,两个弟弟用功读书,也算是对她跟小妹这阵子吃苦受累的回报。冲他点了点头,“快去做作业吧,天黑了就要点灯了。娘跟小妹都还没有回来,晚饭可能要晚点儿才能吃。”其实饭菜都是做好的,热热就成,只等瞧见牛车驶进村口,便可以热饭菜了。
秋月正唠叨着,恰好瞧见一辆牛车驶入村口来,牛车上坐着两个人,一大一小,正是娘跟小妹。不知为啥,秋月一见到那牛车,自己整日惶惶不安的心却在这时犹如大石着地。
远远地,就听见小妹的声音欢腾地闹起来,“爹,大姐,我们回来了!”
秋月闻了话,赶紧进灶屋里洗手准备热饭,并朝堂屋里俩个挨着坐着写作业的少年说道:“你们快点儿将作业做好,娘和小妹到村口了,待会儿就吃饭。”
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夏炎乍然听见秋林的声音,突然间就来了精神。他猛地纵身一跃跳过了门槛,撒腿子就往院子外去了。瞧着那杳杳而来的牛车上秋林那张欢快明媚的脸,夏炎眨了眨眼,心头像是被一股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给填充着,渐渐地就要膨胀起来。
等他发觉时,他只感到他的四肢百骸都在微微地打着颤。这种感觉实在太奇怪了?怎么会这样?夏炎突然之间有点儿怕见到秋林,想趁着秋林还没发觉他时躲开。事实上,他也那么做了,转过身子往屋子里走。
“阿黄,你想我没?”牛车一停稳,秋林已经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板,跑了过去将阿黄两条后腿给抱住。
夏炎浑身打了个激灵,僵直了身板儿站在原处。
秋林自问自答道:“你不说话,我就当你是默认了,哈哈!”秋林脸上又露出快活的笑容来。
夏炎禁不住头疼,这个疯丫头!
“疯丫头,一回来就招呼阿黄了去,还不快进屋洗洗手,准备吃饭了!”秋月从灶屋里探出个脑袋来,冲院子里在跟阿黄嬉闹的秋林说道。
秋林这才放过阿黄,撒着腿丫子一骨碌钻进灶屋去了。夏炎蹲在原处努力平复着自己起伏不定的心跳。
秋林一边洗手,一边冲着大姐笑,笑得奸邪而暧昧。
秋月晓得今儿娘跟小妹去海棠村张家的,为的就是她的婚事。每个女孩子遇上这样的事儿,面皮子都会变薄。秋月也一样。见秋林笑着这样意味不明,她的脸下意识红彤了起来。“你笑个啥劲儿,洗了手赶紧将饭菜往堂屋里端啊!”
秋林也不着急,“二哥三哥都还没写完作业,从张家回来,齐婶儿塞给娘一包花生酥和糖角子,我跟娘不饿。”
“大姐,今个儿我见到阿成哥哥了。的确如表哥他们说的那样,稳重又孝顺,而且,他还跟我问起了你呢?”秋林慢腾腾说道。
秋月的脸一下子又通红了起来,像是打了胭脂一样。“你好端端的,提这些做啥?”
秋林先给大姐打预防针,“娘觉着阿成哥哥不错,你们俩的婚事,娘已经应下了。”
秋月张了张嘴,半响说不出话来,只是脸色越来越红。其实娘此次过去,便是给张家一个说法的。但如今这样的话落进自己的耳朵里,秋月不知是喜是忧。至那一瞬,她的心被完全搅乱了,有些慌。
这就意味着自己要嫁人为妻了?这是不是太快了,她都没有准备好?而且定亲之后,娘铁定会捆着她跟她学针线女工活儿的!想想,秋月觉得头痛。
“不过,大姐你也不必担心。阿成哥哥现在过了童生试,现在还要忙着准备秋闱。而且娘和齐婶儿说你们年纪都还小,这件事不必操之过急的。先定亲就好了。大姐,我瞧着阿成哥哥委实不错,说不定日后还能给你挣个诰命夫人回来当当呢!”大姐今年十四岁,不必急着嫁人。
秋月默默无语,将准备好的饭菜往堂屋里端。
吃过晚饭之后,韩氏果然找秋月谈起了这件事情。韩氏将孩子们都赶到院子里去玩了,在西厢房里点了一盏烛火,屋子里头又静又黑,只能听见蚕吞食桑叶时发出的“沙沙”声响。秋月靠窗站着,韩氏则坐在一把椅子上,神色庄严含着怜爱。
“今个儿娘去了张家,见到了张家的孩子阿成。那人聪慧又老实,如今年纪虽小,但也可瞧出他的品性一二。是个值得托付终生的。那样的人家,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娘替你应下了,相信过不久,张家便会请媒婆过来的。”
秋月再一旁听得面红耳热,怎么最近她听得最多的就是关于成亲的事儿?这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而且表哥娘和小妹都过去瞧了,想必那人还是不错的。她嫁过去也不会受什么委屈。秋月红着脸默默点了点头。
果不其然,这还没过几天,就有媒婆上门了。这媒婆正是本村的赵媒婆,穿一身大红棉布衫子,脸上抹了厚厚的胭脂,隔着老远都能闻到一股香味。瞧着面容约莫着有四十岁上下,打扮地却比十八岁的丫头还要花哨。不过媒婆就是这行头,图的就是一个喜庆。
“恭喜恭喜啊,大妹子,你可真是好福气啊,能与这样有钱的人做儿女亲家,真是羡煞旁人了!”那赵媒婆刚坐下来就忙不住地跟韩氏奉承。
韩氏以为这来提亲的正是张家,一时间也笑得合不拢嘴。“赵媒婆哪儿的话,客气客气。”
那赵媒婆随手端了茶杯抿了一口,她从韩氏这话里头也寻思出味来,这韩氏是愿意的啊!那这可就好办了!赵媒婆将瓷碗轻轻搁下,笑得花枝乱颤。“说起来你家大女儿可真是个有福气的,嫁给那杂货铺的儿子,日后定是吃穿不用愁,安心地坐阔太太吧。”
她顿了会儿,又道:“大妹子觉得这婚事如何,倘若应下了我婆子这就去走一趟,赶紧回了话,以免夜长梦多。”
韩氏点头,一脸高兴地答应下来。“那就有劳赵媒婆多跑一趟了。”
赵媒婆慢腾腾站起身来,笑得一脸灿烂,“哎,我们这当媒婆的,不就是忙碌的命,这几步路,不碍事的。大妹子,你就好生准备准备,让大女儿风光出嫁吧。”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韩氏怎么听着这话有些不对味,但又想可能是自己多想了,遂起身送赵媒婆出院子。
且说那日张家办完童生宴会,当夜齐氏拉着张成坐下,道:“阿成,你如今也大了,也是该说门亲了。你如今忙着考试,可这婚事也不能耽搁。这许家阿月我瞧着挺好,既能干又不是个软包子被人欺负的。改日,咱们便去纳彩,这件事儿早定下来的好。”
张成磨磨蹭蹭一会儿,这才说道:“娘,要不等爹回来,咱们商量一下再决定。毕竟这是终身大事,半点儿马虎不得。”张成始终觉得这样定亲也太过草率了,他都没有见过那姑娘一面。不行,他得改日去洛水村瞧瞧!
那日赵媒婆去许家提亲时,张成正赶到洛水村。拉了一大婶儿问好他家在何处,便小心翼翼往那边过去了。却没想到这会儿正从许家走出一人来,瞧这模样打扮,定是媒婆无疑。
许家只有大女儿到了定亲的年纪,小的几个都还小。这婚事莫不是给她说的?
张成拉住了那媒婆,急急问道:“敢问这位大婶儿是来向许家何人提亲?”
赵媒婆被这不知打哪儿冒出来的人给吓了一大跳,这啥人,动手动脚,说话还文绉绉的!赵媒婆有点儿不耐烦了,但一想自己刚才做媒那么顺利,连对方姓甚名谁都不必细说,韩氏就应下来了。她做媒还从未碰见这么顺利的事儿!这样一想,赵媒婆自然有些洋洋自得了。“当然是她家大女儿了,这可是我做媒最顺利的一个,太不可思议了,直接就应承下来,看来我这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夫又长进了!”
哗!犹如一瓢凉水兜头淋下,张成僵在原处,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许家的人也实在太可恶了,将他们张家当猴耍!这转眼间,就应下了别家的婚事!
赵媒婆忙着去给杂货铺的老板娘回信儿,哪里还顾得上这不知打哪儿冒出来的人?风风火火往村里的杂货铺去了。
张成站在许家院子外僵了很久,一口气直堵在喉头,让他万分难受。直到从屋子里走出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张成呆呆瞧着她,唇红齿白、眉宇透着英气。张成像是整个魂儿都被吸走了,一时之间竟忘了吸气。
秋月瞧到这边站了个与自己同龄的少年,他脸色不善,紧绷着脸瞪着自己,好似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秋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朝那人过来:“你这小哥哥打哪儿来,可是有啥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