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林振国没借你车? - 四合院:重生1960,众禽慕了 - 英晨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59章林振国没借你车?

“不需要,有傻柱和几位老前辈在那里了。快回床上吧,明天我还得上班呢。”林振国挽着娄晓娥让她回到床上休息。

四合院的中间区域,也就是贾家的位置,

“柱子,林振国没借你车?”易忠海见傻柱空手返回,赶忙询问。

“他说许大茂借用自行车去约姑娘了,还没还呢。”傻柱面带不悦地说。

“那你干嘛还不赶紧去找许大茂要?怎么在这磨叽呢?”贾张氏跑出门口对着傻柱喊叫。

“没这个必要了,今天一天许大茂根本没回家,估计是去他父亲那边了。”易忠海补充说明。

“那怎么办啊?秦淮茹已经开始阵痛了,得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才行。我告诉你,如果你弄不好,伤到我的孙子,我和你不完。”

“嘿——这事与我有何相干,没完没了的?你自己想方法去!”傻柱反唇相讥。从刚才听林振国说许大茂又在找女朋友开始,他的心情就一直不太好,此时再被贾张氏这么一激,他还怎么憋得住。

“柱子,帮帮我!”屋内传来秦淮茹哀怜的呼救声。一声“柱子”直刺心房,傻柱浑身一震,是啊,屋里的可是他心中的女神秦淮茹即将临盆,他怎能袖手旁观。

“好的,秦姐姐!我马上想办法,您先别着急!”傻柱答道,随即易忠海提议:“柱子,你快去隔壁院子借辆推车吧,不能耽搁了。”

“我去就是!”说着,傻柱火急火燎地出了四合院。“贾张氏,你还在愣着做什么?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去医院啊!”

“我要是走了,那棒梗和小当咋办?还是让一大妈一起过去吧。”贾张氏实在不愿意再折腾,她更多的是担心到医院后的开销。

“一大妈今天身体不舒服,已经服药休息了。要不你把孩子交给二大妈或三大妈照顾吧,让她们帮忙看着点。”

“不行,她们照顾我不放心,你叫二大妈或者三大妈去医院吧。”贾张氏直接拒绝。

“你——”易忠海被噎住了,心中暗骂:贾张氏,这毕竟是你家的事情,你都不亲自安排人手,却指使我们这些外人去张罗,这合适吗?但面对贾张氏,他也只能无奈地来回奔走于各家之间,终是将二大爷、三大爷给叫了出来,如此一来,陪同秦淮茹生产的,竟成了这三家的男人和傻柱一家。

所幸医院不远,秦淮茹很快就进入了待产室。“你是产妇的家属吧?请拿这表格去交费。”一位护士对在场的男人说道。众人中,数傻柱年纪最小。

“那是我的秦姐姐,不是我的妻子。”傻柱脸一红,说道,“不过费用我会替她处理的,请把单据给我。”“那就麻烦你了,动作快点!”护士将表单递给他后便回到产房。

“易大爷,能否借我些钱?今天出门没带上。”“需要多少?”易忠海问。

“住院费0.5元,药品费0.88元,助产费3元,其他治疗费0.2元,合计4.58元。”傻柱按单上的金额回答。

“这是4.58元,够你交了,快去吧。”易忠海没有丝毫犹豫地拿出钱递给傻柱。

“那我先告辞了,明天厂里还要上班。”刘海中的声音响起。

“行,你和老阎先回去。二大妈和三大妈,麻烦你们留下来帮忙照顾秦淮茹,我和傻柱男人家照顾不太合适。”

“啥?这贾张氏不管?”二大妈、三大妈面面相觑。原来邀她们前来,并非要留下的。

“嗯,家里有两个孩子要照料,她不能来了。”易忠海语气略显尴尬地解释。

“老易,你这样做有点儿不公平啊,刚才你怎么不提前说?你要是说了,我们可以留下来照顾棒梗和小当,根本不用你们再过来的。”刘海中抱怨道。现在已经是深夜,贾家的孩子们肯定已经睡着了,哪里还需要别人照顾,明显是贾张氏故意找借口不来照顾。

“老刘,都已经这样了,还说什么呢。你也是院里的管事大爷,邻居有难怎能袖手旁观呢。放心吧,等秦淮茹出院了,她一定会来感谢你们的。”易忠海安慰道。

“哼!”刘海中无可奈何,只能气鼓鼓地跟着阎埠贵回去。

1961年2月14日,除夕

四合院的居民们早早地聚集在院子里,开始了每年一度的传统活动——全院大会。

“每到除夕,我们都会举行一次全院大会,既回顾过去的一年,也展望新的一年。特别是今年,我们院里有不少喜事。第一件事,我们的院子再次被评为优秀四合院,街道办也给了我们一些物质奖励。等会儿大家到三大爷那里领取。”易忠海指着阎埠贵说道。

“好!”听到有奖励,大家情绪高涨。

“第二件事,是最近林振国和娄晓娥结婚了,还有贾家的秦淮茹昨天生了一个女儿,取名槐花。这些都是我们院里增添新成员的好消息,大家同意吧?”

“同意!”大家高兴地响应,其中傻柱的声音最响亮。

“第三件事,就是最近的工级考核结果公布了,我院中有两人分别晋升为二级工和**工,一人晋升为八级钳工;另外,柱子在节后将正式担任轧钢厂二食堂的班长。这些都是工资上涨、职务提升的好事,大家都该为他们鼓掌祝贺!”易忠海面带喜色地说道。

“啪啪啪——”四周响起了掌声。

“我们这点成就不算什么,还是一大爷了不起,八级钳工啊,在整个轧钢厂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就算在整个南锣鼓巷,他也是独一无二的。从今以后,咱们院的人出去,别人都会高看一眼,毕竟咱们有个八级工!”傻柱得意地说。

难怪今天的大会上,刘海中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原来是因为易忠海晋升成了八级钳工,而刘海中却没能通过考核。易忠海此刻迎来了属于他的荣耀时刻,未来四合院的日子可能会更加热闹了,林振国心里暗自想到。

“柱子,不要过分表扬!工级的提升,只要大家多努力工作、积累经验,都有机会。所以下一年,大家都要加油,争取更多的晋升机会!大家觉得怎么样?”易忠海鼓舞道。

“好!”大家再度齐声响应,这一次主要是轧钢厂的工人。只是他们的美好希望可能要落空了。

从1961年起,龙国会着手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整。遵循“农轻重”的原则,钢铁业的重点将从“扩大生产”转为“缩小规模”。许多钢铁厂将会遭遇产量下降或停业的命运,而依赖这些钢铁厂的轧钢厂,也会步入长期的低迷生产期,这一状况将延续十余年之久。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工作者很难有许多机会去提升技术和积累经验。加上自六十年代起,工人技能提升的评定由**统一规划,由于实际执行中遇到的时间、地点及人数协调上的困难,导致工人获得晋升评定的机会变得十分稀缺,渐渐地形成了“熬资历”、“大锅饭”、“平均主义”这类心态,人们不再积极追求技术上的进步,这一点或许也是刘海军至今未能升至更高级别技工的重要原因。

"今天是件大好事,咱们应该好好庆祝一番。我有个建议,不如今晚的团年饭大家一块儿吃,由柱子当主厨,怎么样?"易中海趁热提出,打算利用四合院内的聚餐来赢得邻里好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