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太子昭训 - 和九千岁共梦后,我白切黑瞒不住了 - 梧桐春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2章太子昭训

太子扶着车棂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楠木的纹理几乎要被他捏进掌心。他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的怒火几乎要烧穿理智,可大脑却在飞速运转——不能慌,更不能失态。

他太清楚眼下的处境了:宋琼瑶这一招,是釜底抽薪。她当众哭诉,又亮出“伤痕”,若他不认,众人只会觉得他是仗势欺人,毁人清白;若认下轻薄之事,东宫的名声便会一落千丈,他储君的地位也会受到动摇。诸王虎视眈眈,朝中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他想起宋琼琚——那个在御湖边从容吟出“闲云潭影日悠悠”的女子,既得了皇后的青睐,又有舅家的势力支撑,娶了她,对东宫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可宋琼瑶呢?她空有国公府嫡女的身份,父亲宋桓是个只会舞刀弄枪的武夫,手中无半分实权,娶她,简直是亏本的买卖。

可眼下,他没有选择。宋琼瑶把事情闹到了众目睽睽之下,在场的都是世家权贵,只要有一个人把今日之事传出去,无论真假,对他都是致命的打击。他这个太子之位,看似稳固,实则如履薄冰,容不得半点差错。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意与不甘,脸上的阴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他缓缓走下马车,步伐沉稳,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众人的心尖上,让周围的窃窃私语声渐渐平息。

他走到宋琼瑶面前,弯下腰,伸出手,动作轻柔地将她扶了起来。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臂时,他能感觉到她身体的僵硬,可脸上却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仿佛方才的争执与控诉都只是一场无伤大雅的误会。

“这都是孤与宋姑娘的一场误会,”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许是孤今日饮酒稍多,言语间让宋姑娘多心了,让诸位见笑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眼神里带着几分深意——那是一种看似温和,实则暗藏压迫的眼神。“孤确实有意在崔姑娘入宫之后,纳宋姑娘为昭训,”他刻意强调了“崔姑娘”,既是为了安抚那些知道他与崔家有婚约的权贵,也是为了给这场闹剧一个合理的解释,“今日不过是想与宋姑娘提前商议此事,没成想竟闹出这样的误会。”

最后,他看向众人,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容,可那笑容却不达眼底,反而带着几分冰冷的威胁。“列位都是明事理之人,想来不会将这点小事放在心上,更不会向外乱传,让东宫蒙羞吧?”

这句话像是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让在场的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认下了宋琼瑶,等于给了这场闹剧一个台阶,可同时也在赤裸裸地威胁——今日之事,到此为止。若是有人敢出去乱说,便是在质疑东宫的决策,便是在与他作对。

宋琼瑶靠在太子的臂弯里,垂下的眼帘遮住了眸中的得意。她能感觉到太子扶着她的手虽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可这又如何?她赢了。从今往后,她便是东宫的昭训,即便暂时比不过崔姑娘,也总算在东宫有了一席之地。父亲的怒火,宋琼琚的得意,都将成为过去。

她悄悄抬眼,看向那些原本议论纷纷的世家子弟与夫人,只见他们纷纷低下头,或是移开目光,没有一个人敢与太子对视。吏部尚书夫人甚至赶紧拉上了车帘,仿佛多看一眼都会惹祸上身。她心中愈发笃定,这场赌局,她赌赢了。

太子扶着宋琼瑶转身,准备重新上车。他的脚步依旧沉稳,可心中却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他知道,宋琼瑶这样的女子,一旦进入东宫,必定会掀起更多风浪。可他别无选择,只能先稳住局面,再做打算。他回头看了一眼在场的众人,眼神中的压迫感越来越浓,让那些原本还想议论几句的人,彻底闭上了嘴。

马车再次启动,缓缓驶出宫门。车轮滚动的声音重新响起,却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喧嚣。身后,世家的马车也陆续动了起来,可车厢内却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沉默着,心中各有盘算,却都清楚——今日之事,烂在肚子里,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东宫的威严,容不得半点挑战。

宋琼瑶坐在车厢内,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宫门,嘴角终于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她轻轻抚摸着手臂上的红痕,痛感还在,可这痛感却让她无比安心。这深宫之路,她总算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接下来的路,她会走得更稳,更远。

而太子,坐在对面,看着宋琼瑶那副柔弱可怜的模样,心中的寒意却越来越重。他知道,从今日起,东宫再也不会平静了。他拿起车案上的茶盏,指尖用力,几乎要将茶盏捏碎。这场由宋琼瑶掀起的风波,不过是个开始,他必须尽快想好对策,否则,后患无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