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婉拒天价 - 开局黄金屋,我带全村致富 - 夜无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五十一章婉拒天价

一顿酒后,两人重归于好。方金子听说记者要来的事,当场就拍胸膛说他在镇上还认识些人,到时候都邀请来芦苇村参观。过了几天,县里的记者来了。

县里来了两个记者,一个胖胖的中年人和一个少女。

王清对这次记者采访非常重视,停掉了手里其他的事,和方武天方金子亲自作陪,在小木桥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

“欢迎,欢迎。”

记者的车刚一到,王清就快步走过去,握着那个胖胖的手说。

胖记者是县报社的主编,姓张。这两人刚才沿途路上已经领略了自然风光。

张主编说:“王村长,客气了,我对你的事略有耳闻,很感兴趣,咱们好好聊聊。”

王清笑了。

肯定是来前武天霖乡长没少在记者面前吹嘘他,张主编对他有了印象。

随同来的还有方金子县里的朋友,向方金子打着招呼,其中还有乡里的几个委员,和县里大公司的的老总。看来方金子的能量还真不小。

刚建成的新桥壮观雄伟,宽敞整洁,足有五六丈宽,可供两辆大车同时通过。桥那边,田野悠然,青草遍地,一条河悠悠流向远处。

河上游着一群鸭子,隐约可以望见芦苇荡,浅滩上鷗鹭齐鸣,俨然是一副世外桃源景象。

方金子那几个朋友都拿出手机对着眼前美景拍照。

张主编忍不住说:“小杨,这芦苇村还真不错,看来我们这趟来对了。”

小杨记者则忙着拿着相机对着周围的田园景色一阵拍。

一行人回到村里,先去大槐树,王清今天可做足了功课。提前让苗苗姐三婶子等人已经把大槐树打扮一新。

遮盖了半边村子的树冠上挂着红灯笼,飘着彩带,树身裹上了象征喜气的红绸子。

不消说,村里的村民全都聚集在大槐树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等张主编小杨记者和方金子的朋友一来,那些人看到遮盖了半边村子的树冠,和几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的树身,都惊诧地张大了嘴。

“啧啧,怎么有这么大的树。”

“哇,这树要几个人才能抱过来吧?”

两个记者完全被震撼了,眼里闪出兴奋的光,围着树身仔细察看起来。

粗大的树身上是一圈圈象征岁月和沧凉的纹路,那些纹路每一个都是那么逼真,充满沧桑。可以想象这棵大槐树曾经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岁月。

周围的村民都情不止禁地议论开了。

“三婶子,我听爷爷说这大槐树清未就已经有了,是真的吗?”

“对啊,老村长也说过这话,说是清未有个状元回村栽的,一直流传下来。”

“以前都说大槐树有灵气,相爱的男女只要手拉手抱住树身,就能婚姻美满,一生幸福。”

……

一片议论声中,王清大声喊道:“小梁会计。”

早已准备好的小梁会计立即拿出一个发黄得书册大声念道:

大槐树,清雍和年,为状元李某所栽,沐浴神明,历数百年。

此树曾流传一个故事,据说一个姓李的秀才爱上员外家的小姐,员外嫌弃穷。秀才于是栽下大槐树,并跪拜明志。十年后秀才高中状元,回到村里发现小姐竟然未嫁在等他。日日于大槐树下为他祈求上苍保佑。

这段佳话流传下来,后来人们都说大槐树有灵气,相爱的男女手拉手抱着树身转一圈,就会婚姻如意幸福美满。

小梁会计念完,记者和客人都被吸引住了,结果每人都兴致勃勃地抱着树身转了一圈。

“王清,真没想到啊,芦苇村有这样的好景观。你们早应该拿出来了。”张主编赞叹说。

乡里一个委员也说:“王清,芦苇村的自然风光真是不错,怎么以前没有想到这个点子。”

王清和方武天都笑了,张主编可是经常走南闯北,什么景观没见过,能这么说,说明大槐树这个路子还真走对了。

小杨记者笑呵呵说:“王村长,等我们的报道一出来,我估计会有很多青年男女会来抱大槐树,到时你可别被吓着了。”

“呵呵,”王清开心地笑了。

从大槐树出来,一行人去了荒坡上的木耳基地。

苗苗姐和翠萍嫂子早就把木耳棚布置一新,一眼看去,一排排木耳架整齐有序,架上长满了又大又鲜嫩的木耳,鲜嫩欲滴,看着就是打心眼里喜欢。

张主编忍不住说:“好鲜嫩的木耳,看得我都馋了。王清,你是咋种出这么好的木耳?”

“不光木耳,王清的蔬菜在全县都是头一份,城里饭店抢着收购呢。”

苗苗姐当然不忘趁机夸夸王清,不知不觉间,苗苗姐内心深处已经下意识把自己和这个男人连在一起。听到别人夸奖王清,她心里也乐滋滋的。

“哦,太好了,小杨,看来我们今天有口福了。要吃到全县头一份的蔬菜。”

“嘻嘻,我现在肚子里馋虫都在叫了,你们要是再说呀,我可忍不住啦。”小杨记者笑着说。

这时候,王清突然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从架上摘下一个木耳塞到嘴里。

“王清……你怎么生吃?”

看着一道道愕然的目光,王清呵呵笑着说:“这就是咱芦苇村的特产,能生吃的木耳。”

苗苗姐三婶子等人昨天已经见到王清生吃木耳,想不到王清原来早已想好要给记者展示,都暗暗赞叹他头脑就是灵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