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8“应该早点找到你的”
chapter38“应该早点找到你的”
翁如晤站在公司六楼的作品墙陷入沉思。墙的最上面一排是所有的游戏和动漫角色,竖体排列,两面墙像在下雨;另一面墙是20部广播剧,都是网络上热门的文学作品改编,但都不是听众心中的“爆款”,换句话说,公司断断续续地做了广播剧,却像是被潮流推着走,提起热门广播剧,这些剧都不曾有姓名。21年的动画剧未能准时交付闹了很大的风波,老板还被起诉,闹得沸沸扬扬;加上吴裘曝出的出轨丑闻直接让公司口碑下滑,同期的男演员被“防爆”,资源减少后解约离开,广播剧业务直接断档。耽美广播剧主阵地不在上海,听众看到演员的社媒ip变成北京,都会猜测是去配广播剧……一来二去,无限声域的几乎已经不再主动开发广播剧,只接影视改编大ip的广播剧,一线声优合作,加上无限声域出名的后期制作,保住咖位,不打冒险牌。配角的思路也要换一换,如果以前是捡边角料生活,现在就要创造出新的路给自己走,之前要躲起来吃饭,现在要自己开一条路给老板看。声音演员逐渐走到台前,配音公司开始策划声音为主的线下剧。其他公司改编的经典ip的悬疑剧获得成功,邀请了许多知名学院派配音演员,加上知名的携带流量的大佬,口碑颇好。无限声域也采买了一部民国上海背景的剧目《封锁》,有票房基础的电影更有受众,电影请的都是一线明星,拍得非常洋气,质感十足。声演剧都是配音演员,第一部剧由经验十足的老板亲自上阵,效果只会更令观众身临其境,唯一不足的是老板们准备时间不足,后续场次肯定是青年演员上,就需要专业的舞台导演进行指导。公司里科班出身的人不少,但导戏需要专业经验十分成熟的人,选了半天,都在走戏的过程里觉得缺了些什么,临时请一位外援,演员们各个都有脾气,很难被驯服。公司这才在群里发消息:“还有谁有导戏经验吗?举贤不避亲,自己人们踊跃报名!”几个关系相熟的朋友都在指认翁如晤。她的确不是默默无闻的演员了,公司的朋友变多了些,徐宪最先站出来拥护他。翁如晤洗过澡看群,火速…
翁如晤站在公司六楼的作品墙陷入沉思。墙的最上面一排是所有的游戏和动漫角色,竖体排列,两面墙像在下雨;另一面墙是20部广播剧,都是网络上热门的文学作品改编,但都不是听众心中的“爆款”,换句话说,公司断断续续地做了广播剧,却像是被潮流推着走,提起热门广播剧,这些剧都不曾有姓名。21年的动画剧未能准时交付闹了很大的风波,老板还被起诉,闹得沸沸扬扬;加上吴裘曝出的出轨丑闻直接让公司口碑下滑,同期的男演员被“防爆”,资源减少后解约离开,广播剧业务直接断档。耽美广播剧主阵地不在上海,听众看到演员的社媒ip变成北京,都会猜测是去配广播剧……一来二去,无限声域的几乎已经不再主动开发广播剧,只接影视改编大ip的广播剧,一线声优合作,加上无限声域出名的后期制作,保住咖位,不打冒险牌。
配角的思路也要换一换,如果以前是捡边角料生活,现在就要创造出新的路给自己走,之前要躲起来吃饭,现在要自己开一条路给老板看。
声音演员逐渐走到台前,配音公司开始策划声音为主的线下剧。其他公司改编的经典ip的悬疑剧获得成功,邀请了许多知名学院派配音演员,加上知名的携带流量的大佬,口碑颇好。无限声域也采买了一部民国上海背景的剧目《封锁》,有票房基础的电影更有受众,电影请的都是一线明星,拍得非常洋气,质感十足。声演剧都是配音演员,第一部剧由经验十足的老板亲自上阵,效果只会更令观众身临其境,唯一不足的是老板们准备时间不足,后续场次肯定是青年演员上,就需要专业的舞台导演进行指导。公司里科班出身的人不少,但导戏需要专业经验十分成熟的人,选了半天,都在走戏的过程里觉得缺了些什么,临时请一位外援,演员们各个都有脾气,很难被驯服。公司这才在群里发消息:“还有谁有导戏经验吗?举贤不避亲,自己人们踊跃报名!”
几个关系相熟的朋友都在指认翁如晤。她的确不是默默无闻的演员了,公司的朋友变多了些,徐宪最先站出来拥护他。翁如晤洗过澡看群,火速报名:“我!我导过很多!”
半年前她还会退让,自己只做配角。这次也是配角,但给老板导戏,这不是明摆着的机会吗?
老板倒是很开心,最近翁如晤一直在他面前反复刷脸熟,他已经知道她是个颇有才华的员工:“好的,那这次就猪儿来。”
怎么跟着姚舜君一起叫小名啊!
微信群里连着跟了二十几个“那这次就猪儿来”,臊得翁如晤老脸通红。
接下来的日子,翁如晤饭都顾不上吃,每天都忙着改戏,演员一起吃盒饭,每个人拉一张折叠凳,七个背影非常荒凉。叶展真跑来公司一起吃饭,都被她旺盛的工作热情震惊:“翁如晤,你这事业走起来了,完全没有业余时间了。”
“机会难得,我也不是真的试得上。”
“你现在都不打网球了。”
“没办法啊,再打一次左眼白内障了怎么办。”
周围一片哄笑。但翁如晤的确发现了,自己虽然喜欢运动,但并没有那么喜欢打网球,租一次场地很贵,养这个爱好也很贵,多半是为了维护张炎的面子,以及尽量不和他无聊地打发时间。为了男人培养爱好,就像维护一张不知道证明给谁看的“自己又体面又幸福”的牌匾。剔除男人之后,她才发现自己的爱好独立,感受也变得细腻了,球场里留下的记忆是,麦耘恒高瘦的身影,击球的利落和……他不怀好意的笑容。但翁如晤指了指电梯:“吴裘也在,他来录音。”
“他还有工作呢?”
“不重要的配角,换个艺名呗。”翁如晤抿了抿嘴:“人总要活下去。”
饭吃完了继续排练,叶展真趁着休息递来手机:“你看李茉的微博。”
翁如晤凑过去,李茉发了条花里胡哨的微博:“靠眉来眼去就能得到机会,像是把我脆弱不堪的心理防线戳了个巨洞。这样越级拿到机会,只会让那些勤恳进棚的人努力像笑话。我推现在只能换人配音,或者换成ai,我的心都快死了。”
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看不懂了。翁如晤努力拼做了阅读理解,这是在揶揄她有姚舜君这样的后盾的意思?
能让前台李茉都知道,就是公司里有人八卦。翁如晤走出去,路过前台转弯就是洗手间,因为无限声域女生多,三楼特意给女孩们的镜子加了一圈灯,旁边还摆了卷发棒和收纳架,翁如晤一次都没有使用过这些东西,但第一次停下来打量自己,也许是暖色调的灯光烘托了氛围,也许是得到了满意的角色令她心情舒畅,也许就是连续被肯定的状态让她也进入了“红气养人”的光环里,她第一次在照镜子的时候自言自语:“我还挺漂亮的?”
这条微博让翁如晤产生一种诡异的骄傲。在外人看来,这是明面上的来过公司的男人送给她一个机会,但实际上背后的努力鲜少有人知道——她在湖边练习基本功的早晨;跟着人艺的表演和台词课平板支撑练肺活量,琢磨过每个角色去争取试戏,失败了也会夸赞竞争的女孩;每个拿到的角色都会自己试着去研究感情线,百分之九十五地入戏,再剩百分之五审视自己……哪怕业余的时间也在拟音工作室里打杂,去感知白噪音,空闲时间都在脑子里磨戏,她的生活里没有杂念。
更何况每一个机会,都是她看准了抓住的,她深知在声音行业,真正吃香的工作机会都落不到女演员身上,反而更像是女演员们找到机会把路淌出来了,男演员们就会自从长出来。
至于男人,也不是她一见钟情了恋恋不舍求来的。配角不妄想女主戏份——说不定哪天真正的女主角来了,她要演的是被抛弃被羞辱的后续,旁人看来就是,大快人心。
所以翁如晤才不在意李茉的微博,无非是之前都在同一层办公室里,收入拉不开档次,她误认为自己也是混吃混喝的普通人,她并不会回家就摆弄游戏男主的立牌,不会每天妄想虚拟的男人爱自己,更不会小肚鸡肠地等待拉每个人下水,她想红,做梦都在背台词。
那就写只和自己有关的结局,男人在她这里的牌,都写着“过客”。
排练一个月,周末还要上课,翁如晤瘦了一大圈,异常拼命。而麦耘恒周末来上课,看到她凹陷的眼眶,脸直接垮了下来:“你生病了?”
“最近太忙了。我们很久没见了吗?”
“每周的周末见你,三个周末,你已经快脱相了。”
哪有这么夸张。麦耘恒也略显疲惫,翁如晤伸手去摸他的头发,像抚摸自己养的小猫:“你怎么也看起来很累。”
“公司有些事情要处理。”他神色严肃:“来上配音课是解压的唯一方式了。”
这会儿才反应过来,面前的男孩并不是完全的学生,他还顶着一整个团队的技术支持,看得出心情很差。上课时他的手机一直在震动,放在旁边影响上课,麦耘恒走过去直接关机,十分烦躁。
但他课后还是温柔地留了一整个开心果千层蛋糕:“排练时吃吧,不要亏待自己。”
“你不留下吃吗?等等我,我很快切好……”
“时间有些来不及。”麦耘恒晃了晃手机:“如果喜欢的话,短信告诉我。”
匆忙离开的麦耘恒,背影令人眷恋。但接下来的信息麦耘恒也回复得很慢,看来是真的很忙。
临近演出,翁如晤在学生群里发了志愿者免费和广告,麦耘恒都没有回复。她发了邀请函给麦耘恒,对方的回复是:“抱歉,最近公司有些事情,我走不开。”
演出当天,排练一整个月,演出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在商场7楼的剧场外贴着大大的海报,白灰色民国背景加上暗红色的剧名,光是看海报就知道是谍战风格。已经有观众在排队,翁如晤紧张地调试设备,亲自试了每一个话筒,还确认了每个人的台词,让第一部公司的声演剧顺利完成。台词是她亲自调整过的,每个演员声线的变化程度也都是她亲自确认的,老板最后一个到场,也要绝对服从翁如晤的指令和调度,观众开始入场,翁如晤站在角落和郭寅共用一个话筒——他们负责这部剧的旁白和六个不重要角色。
专业演员,完全应付得来。
演出还有十分钟,重要角色徐宪就站在老板身后演男二号,候场的时候揶揄翁如晤:“那两个在意你想追你的男人都没来啊,不难受吗?”
翁如晤十分镇定:“我知道你想让我伤心,觉得他们追我追得像争宠一样,但现在不来仿佛给我胸口插两刀。但你放心,我什么事都没有。”
“铁石心肠啊。”
“不是。”翁如晤面如土色:“是因为我心在嗓子眼——我紧张死了。”
灯光熄灭,老板开启第一句台词:“他不是你的太太,所以这份薄礼,还请见谅。别太惊讶,血,我们擦干净了。我们想要的秘密,您说了,保佑您未来平安。”
演出开始。
从开场到结尾一个半小时,翁如晤的台词不多,全都背得滚瓜烂熟,果然演员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是她亲自……做这部剧的导演。
但叶展真没来,麦耘恒忙得没能出现,姚舜君没有叫来的理由,避嫌。于是台下观众爆满,闪光灯让她睁不开眼,但没有人为她按下快门。
人生还是要“避谶”,有些话只要说出来,就会立刻应验。她说不需要观众,于是这场演出,一个来支持她的人都没有。做主演的都是公司里有名的声音演员,每个人都有一束鲜花,是粉丝送的,台下不少人拍照,也许趁着这个机会,善良的粉丝也会帮她拍几张照片,修图一同发过来,当然更多的是把她马赛克掉。
“接下来让我们请出本次剧目的导演翁如晤老师,猪儿老师请!”
翁如晤走到舞台中央,在台前谢幕。台下并没有认识她的观众,也没有任何亲友,但她依旧享受这一刻的荣光,礼堂聚光灯这一刻为她而亮,她深深鞠躬,下次即便还是一个人,这种沐在大家的掌声中的感觉令她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