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贾长生的新目标 -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 三吃糖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80章贾长生的新目标

第680章贾长生的新目标“来人,传周猛与陈渊进宫!”贾长生突然高声喊道。

不多时,周猛与陈渊匆匆赶来。两人进入书房后,恭敬地向贾长生行礼。

“陛下,不知唤臣等前来有何事?”周猛率先开口问道。

贾长生指了指书案上的情报,说道:“如今大隋虽已初立,但周边各国虎视眈眈。朕一直在思考,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走。这大元与大清,与我大隋接壤,对我们的威胁也最大。朕有意先对他们其中之一动手,你们有何看法?”

周猛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若要动武,大元的铁骑确实是个劲敌。但他们的军队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却在攻城略地方面稍显不足。而大清的八旗军,同样骁勇善战,且其军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都很强。不过,无论攻打哪一国,我们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陈渊接着说道:“陛下,臣认为我们不能仅仅从军事角度考虑。大元与大清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大元在草原上的影响力深远,若我们贸然进攻,可能会引起其他草原部落的联合反抗;大清则与周边一些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开战,我们也要考虑到其他国家是否会趁机插手。”

贾长生微微点头,说道:“你们所言都有道理。但朕认为,我们不能一直被动防御。若不主动出击,迟早会被这些国家所吞并。朕意已决,先攻打大元。”

“陛下圣明!”周猛和陈渊齐声说道。

“不过,在攻打大元之前,我们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贾长生继续说道,“周猛,你负责整顿水军和陆军,加强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着手研究对付大元铁骑的战术。”

“臣遵旨!”周猛领命道。

“陈渊,你负责筹备粮草和物资,确保战争期间的后勤供应。还要密切关注各国的动向,尤其是大清,防止他们在我们攻打大元时趁机偷袭。”贾长生又对陈渊说道。

“臣明白,定当竭尽全力!”陈渊回答道。

贾长生又与他们商讨了一些细节问题,如如何利用地形优势、如何分化大元的盟友等。待商议完毕,周猛和陈渊退下,贾长生独自一人在书房中,开始仔细规划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

他深知,攻打大元并非易事,这将是一场关乎大隋生死存亡的较量。但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相信凭借着大隋将士们的英勇和智慧,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隋帝国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周猛亲自带领士兵们进行训练,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训练场上都能看到士兵们刻苦训练的身影。他还召集了军中的谋士和将领,一起研究对付大元铁骑的战术。他们根据大元铁骑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作战方案,如利用强弩和火器远距离攻击、设置陷阱阻碍铁骑的冲锋等。

陈渊则四处奔走,调配粮草和物资。他亲自前往各地的仓库,检查物资的储备情况,确保每一样物资都充足且质量上乘。同时,他还派出了大量的间谍,密切关注着大元、大清以及其他各国的动向。

而贾长生,每天都会听取周猛和陈渊的汇报,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计划。他还亲自前往军营,鼓舞士兵们的士气。

“将士们,我们大隋帝国刚刚成立,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元对我们虎视眈眈,企图侵犯我们的领土。但朕相信,你们都是我大隋的勇士,有着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力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败大元,保卫我们的家园!”贾长生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大声说道。

士兵们齐声高呼:“打败大元!保卫家园!”声音响彻云霄,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隋攻打大元的准备工作逐渐就绪。然而,就在这时,大元却突然有了新的动作。他们似乎察觉到了大隋的意图,开始在边境地区增派兵力,加强防御。

“陛下,大元已经有所防备,我们是否要改变计划?”周猛得知消息后,急忙进宫向贾长生汇报。

贾长生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大元增兵,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我们的威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朕相信,只要我们准备充分,战术得当,一定能够突破他们的防线。”

“可是,陛下,大元的防御加强后,我们的进攻难度会大大增加。”周猛担忧地说道。

“朕知道。”贾长生说道,“但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退缩。你回去后,继续完善作战计划,尤其是针对大元加强防御后的情况。朕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突破的方法。”

“臣遵旨!”周猛虽然心中仍有担忧,但看到贾长生坚定的眼神,他也鼓起了勇气。

周猛回到军营后,与谋士和将领们日夜商讨,不断修改作战计划。他们仔细研究了大元边境的地形和防御布局,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陛下,我们发现大元在边境的一处山谷防御较为薄弱。虽然那里地势险要,但只要我们能够巧妙利用地形,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突袭,就有可能突破他们的防线。”周猛再次进宫向贾长生汇报。

贾长生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好,这个计划不错。不过,突袭的部队一定要挑选最精锐的士兵,确保万无一失。”

“臣已经挑选好了,都是军中的精英。”周猛说道。

“很好。”贾长生说道,“进攻的时间就定在三天后。这三天时间,你们要继续做好准备,同时要注意保密,不能让大元察觉到我们的行动。”

“臣明白!”周猛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三天,大隋的军队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士兵们擦拭着武器,检查着装备,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终于,到了进攻的那一天。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一支由五百名精锐士兵组成的突袭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向大元边境的山谷进发。他们身着黑色的夜行衣,行动迅速而敏捷,如同鬼魅一般。当他们来到山谷附近时,发现大元的守军果然如情报所说,防御较为松懈。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摸进山谷,然后突然发动攻击。大元的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陷入了混乱。

突袭部队趁机迅速突破了山谷的防线,为后续的大部队打开了通道。周猛率领着大隋的主力部队,如潮水般涌入大元的境内。一场激烈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贾长生在都城内,焦急地等待着前方的消息。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胜负将直接影响到大隋的未来。他默默地祈祷着,希望大隋的将士们能够旗开得胜。

大元边城,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大隋的军队宛如神兵天降,在贾长生的精心部署下,趁着夜色对大元边城发动了闪电袭击。大元的守军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的抵抗。城墙上的烽火尚未燃起,大隋的士兵们便已如潮水般涌入城中。喊杀声、兵器碰撞声瞬间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大元的士兵们在慌乱中仓促应战,然而,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

仅仅一夜之间,这座原本坚固的大元边城便易主大隋。城中的百姓们惊恐地躲在家中,透过门缝和窗户,看着那些身着大隋军服的士兵们在街道上穿梭。大隋的军旗在城楼上高高飘扬,猎猎作响,宣告着这场战斗的胜利。

贾长生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进入城中。他的目光冷峻而威严,扫视着这座刚刚被征服的城市。“安抚百姓,不得扰民。”他轻声下令,声音虽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遵旨!”身边的将领们齐声应道,随后迅速安排士兵们展开行动。

就在贾长生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向大元腹地进军时,一封加急战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他的计划。“陛下,大事不好!岛国的海盗勾结倭寇,偷袭了我大隋的船队!”一名信使气喘吁吁地跑到贾长生面前,单膝跪地,双手呈上战报。

贾长生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他接过战报,快速浏览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这些可恶的岛国贼寇,竟敢在此时偷袭我大隋船队!”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稍作思考后,贾长生做出了一个决定:“传令下去,停止对大元的进攻,全军暂时驻守此地。立刻召集众将,朕要商议对策。”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遵旨!”信使领命,迅速退下。

很快,大隋的将领们齐聚在边城的议事大厅内。大厅内气氛凝重,众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忧虑。

贾长生坐在主位上,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说道:“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岛国的海盗和倭寇偷袭了我大隋的船队。这口气,朕绝不能咽下去。今日召集大家,就是要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这时,水军都督周猛站了出来,一脸愤怒地说道:“陛下,臣愿率领水军,立刻出征,踏平那些岛国贼寇,为我大隋船队报仇雪恨!”

贾长生微微点头,说道:“周爱卿的心情朕能理解。但此事不可鲁莽行事。那岛国地处海外,地形复杂,且海盗和倭寇向来狡猾,我们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

这时,谋士陈渊也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我们首先要了解清楚岛国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军事部署、海盗和倭寇的巢穴位置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贾长生沉思片刻后,说道:“陈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陈爱卿负责,尽快派遣间谍前往岛国,收集情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