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迟看不如早看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眀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48章迟看不如早看

第248章迟看不如早看

其实这不是王齐志第一次这样建议。

修复中心刚成立,准备申遗的时候,他就这样劝过林思成。

铁质文保项目立项时,他又劝了一次。

第三次,是张安世墓盗掘案之后,但林思成一直说:京城肯定要去,但现在有点早,王齐志就做罢了。

时隔半年,又旧事重提,让林思成有些摸不着头绪。

王齐志叹了口气:“是你成长太快了!”

一到山西,林思成就如脱缰的野马,一发而不可收拾。

再看看这三个多月,他干了多少事?

其它都不论,只是一个焦煤遗址,就能让兄弟省份羡慕到眼珠子发红。也就来的时间太短,但凡稍久点,省山西文物局肯定得给颁个先进奖章。

王齐志一直都在想:林思成既然有本事,有能力,为什么不到更大的舞台施展?

恰好这次去京城,被老领导点拔了一下,王齐志的这种想法愈加强烈:古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他觉得,这一次的契机就相当好。

林思成却摇了一下头。

“老师,再过两年吧,我再沉淀沉淀……”

又是这句?

王齐志想了一下:“并不是让你把西京这边丢了不管,你放心,搞不成烂摊子。”

林思成又摇头:“不是因为这个!”

对科研机构而言,管理的权重顶多排第三。关键在于项目的含金量,以及团队的研究能力。

再说了,有爷爷坐镇,有学校帮趁,管理根本不是问题。

现有的项目按步就班,该申遗申遗,该注册专利注册专利,该与学校、政府合作的就合作。

即便换个地方,也是另起炉灶,重新换赛道。

王齐志一脸不解:“那是为什么?”

林思成想了一下:“老师,京城那地方,光有能力和关系,估计不太够!”

有能力,有关系,还不行?

王齐志眼睛一瞪,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好像……确实不太够?

如果像他这样的二世祖,那无所谓。无非就是安排个闲职,混份工资。

但林思成去了,可是要扬名立万的。

没有传承,没有资历,放武侠小说里,林思成就是那个无门无派的江湖小野修。

不拜山头,想靠单打独斗就开宗立派,别说门了,缝儿都没有……

转着念头,王齐志牙疼似的咧了一下嘴:“谁教你的?”

“书上学的!”

“呵~”

师生俩躲在角落里,旁若无人,嘀嘀咕咕。

会仪依旧是任新波主持,声情并茂,有条有理。

包括遗址的发现过程,发掘流程,有哪些重大的发现,以及对文化形成过程、文化遗存及地下叠压层的分析和推论。

起初还好,听到地方机构已经发掘完了上层文化层,一群专家愣了一下,眉头全皱了起来。

从发现遗址到现在,也就半个多月吧?

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级别这么高,文明标志这么明显的遗址,光是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得一到两个月。

要做文献调查,要实地踏查,更要分析计划,制定方案。

这次来,文物局更是带了最先进的科技勘探设备,准备一展身手。结果倒好,地方考古队不但揭开了地表层,甚至把第一层发掘完了?

而且,仅仅只用了半个月?

这已经不是草率、莽撞,这是犯罪。

一点儿都不夸张:这要是京城的哪家单位,专家们早开始拍桌子骂娘了。

毕竟和地方只有业务指导关系,并非直属管理,一群专家只能先忍着。

发火不至于,但该的还是得问一下。

“任处长,是不是太着急了些?”

“确实有些快,但现在已是六月底,再有半个月就是河津的雨季,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的降水量要远超往年,且时间长达两个月。

又因遗址临近涧河(遮马峪),每年这个时候,古垛南台地都会发生洪水、滑坡等现象,今年肯定更为严重。所以,考虑到灾害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风险,所以省文物局、考古院决定提前揭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