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67章“没追过人,先学习一下……
第67章第67章“没追过人,先学习一下……
王乐柔本来是想赶在应行生日的时候回来的,但因为临时有个小组作业没能回成。
她发给应行的祝福信息没有被回复,一开始还等了会儿,后来突然想起来应穗说过应行把手机丢家里了,就没再看。
他们隔着时差,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
高三后应行的学习压力很大,王乐柔也不敢太过打扰。
包括这次过来,她都跟做贼似的,头一天来第二天走,白天见过朋友,晚上见过应行,还在院里的桂花树上挂了一串灯笼,也算不虚此行。
隔天应行按部就班地去了教室,路上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却还是有些许的走神。
思绪时不时就会飘远,于是便搁了笔,后仰着靠在椅背上,短暂地放任自己想念。
当天早上王乐柔就走了,走之前给梁长凤留了药品和补品,给应穗留了新衣服和零食,给应行留了——一套秋衣。
当事人收到时有些哭笑不得,这个曾经无比抗拒的姑娘家到底还是给他把去年的秋衣补上了。
三月,又是一场百日誓师。
应行从去年的旁观者变成了今年的参与者。
他和同学一起站在教学楼下,仰头扫过走廊上围观的零零散散的其他年级,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
记忆中过去的画面交叠着新的,仿佛时间错乱似的,用不同的角度说着同一件事。
只是这次没有王乐柔。
一通热血澎湃的演讲后,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长进书里。
班主任趁热打铁,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介绍了各个梯队的大学,然后在后黑板上开辟了一处目标墙,让每个人都写上自己的目标院校。
很多人不是很好意思把自己的院校写上去。
但应行脸皮厚。
他本就不想被这些活动耽误时间,于是大笔一挥写下省重点,手一擡就把便利贴拍在了最高处。
时隔几月,班主任又一次看见这个目标院校。
他从最初的质疑到现在的肯定,没觉得应行就一定考不上。
不过他的想法似乎一直都不重要。
应行已经回到座位上,戴上耳机继续磨他的听力去了。
日子每天重复,以小时为单位争分夺秒。
应行开始稳定年级第一,并逐渐与第二名拉开分差。
老师也将视野放宽放远,跳出学校,将他的成绩往市里、省里去进行排名比较。
桐绍一中那处不存在的祖坟大有冒青烟的架势,不仅仅是他们班班主任,整个年级组都很关心应行最后阶段的状态和心理问题。
梁长凤为此被偷偷喊来学校好几次,连着说家庭没负担,会全方面支持孩子好好学习。
甚至开春之后,应穗都变得老实了不少,整天能走的就不用跑的,说话都轻声细语起来。
而这一切改变反应到应行那里,大概就是一种全世界都为他让道的感觉。
虽然的确舒适了不少,但更大的心理压力也随之而来。
他有时也会在房间里闷得透不过气,偶尔去院子里转转,看桂花树上的灯笼下挂着细溜溜的一道纸条,上面是王乐柔的字迹,写着“心想事成”。
指腹摩擦着那一小片纸条,心也跟着软了下来。
“心想事成,”应行小声念着,“你也是。”
四月,应行的瘸腿科目终于考过了他设置的最低分数线。
虽然只看单科,他的英语成绩依旧不高,但最起码是一个能用数学救上来的分数。
应行把每一科合计合计,以他平时的模考成绩,加上这次的英语最高分,危危险险能凑齐理想院校的分数线。
他的目标已经从本科挪到重点,再从重点挪到面向世界的一流重点。
同时他也发现,原来念大学并不怎么花钱,甚至只要考得高还能倒赚。
在他们这个小地方,出个重本简直就是光宗耀祖的事,不说他家了,他们学校都要敲锣打鼓拉横幅,再往他手里塞上一大笔钱。
这些他以前都没想过,也不知道。
像缩在茧里的虫子,分明只差最后一步就可以破茧成蝶,却有太多太多被困死在了那一个个虫茧之间。
他差点就被困住了。
好在,他足够幸运。
五月底,入了夏。
应行倚在栏杆上,把自己三模那张126分的英语卷子和王乐柔留给她的数学卷子折在一起,想撕了扔楼下,又没舍得。
侧过目光,看着走廊外纷纷而下的雪白纸屑,仿佛又独自一人重演了一遍当初与王乐柔在走廊时的对话。
距离高考不过十天。
很想她。